胡適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在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和文學史上有過重大的影響。本書精選胡適各個時期有代表性的散文編輯而成,從中不僅可領略胡適的散文風格,還能充分認識胡適為人為文的精神,看到這位新文化大師的風貌。
本書在每篇文章后面都附有較為詳細的注釋,并有簡短的導讀,希望能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并理解胡適的散文。當然,讀者心目中都會有自己的胡適,我們這些“附驥”式的文字聊供參考而已,還是進入胡適的散文世界細細體味吧!
★重溫現(xiàn)代名家的心路歷程和思想智慧!汲取現(xiàn)代名家的思想精華。
★編選者對原著中生僻的字和詞做了必要的注釋,并在每篇文章后附有精煉的解讀與評點。
★讀者朋友翻開本書的同時,一定會體驗到高效通暢的閱讀快感。更加準確地理解現(xiàn)代文學經(jīng)典名著。
★優(yōu)質(zhì)紙張印刷,精美裝幀,適合廣大讀者收藏,也是饋贈禮品的選擇。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骍,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罩菘兿,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于世。
幼年就讀于家鄉(xiāng)私塾,19歲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生,留學美國,師從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夏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與陳獨秀同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他的文章從創(chuàng)作理論的角度闡述新舊文學的區(qū)別,提倡新文學創(chuàng)作,翻譯法國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從事白話文學的創(chuàng)作。他于1917年發(fā)表的白話詩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批新詩。胡適信奉實用主義哲學。
“五四運動”后,同李大釗、陳獨秀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分道揚鑣,由“問題與主義之爭”開其端,倡導改良,從此改變了他“20年不談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態(tài)度。他于1920年代辦《努力周報》,1930年代辦《獨立評論》,1940年代辦“獨立時論社”。1938~1942年出任國民政府駐美大使。193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去美國。1952年返臺,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長。1962年在臺北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