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中國歷代名案》以通俗淺顯的文字和一系列膾灸人口的故事編寫而成!吨袊幕R讀本:中國歷代名案》講述了包括晁錯被誅、華佗之死、貍貓換太子、鍘美案、竇娥冤等一系列中國古代歷史名案。讓青少年從故事中鑒古明今。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是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yǎng)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果的同時,結(jié)合社會發(fā)展,注人了時代精神。書中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一、晁錯被誅
二、巫蠱之禍
三、直言受宮刑
四、華佗之死
五、請君入甕
六、貍貓換太子
七、鍘美案
八、烏盆記
九、竇娥冤
十、胡惟庸案
十一、明末三案
十二、楊乃武與小白菜
晁錯是西漢初期偉大的政治家,年輕時學(xué)過法家學(xué)說,很受漢文帝賞識,漢文帝讓他做太子的屬官,后來又升為博士。在文帝當(dāng)朝時,晁錯除了輔佐太子外,還對當(dāng)時國家大事發(fā)表意見,提出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大多切合實際,見識深刻,不但在當(dāng)時起到了積極作用,而且對后世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如《言兵事疏》《守邊勸農(nóng)疏》《貴粟疏》和《舉賢良對策》等,都是當(dāng)時杰出的政論文。晁錯的對策,深得文帝的嘉許,因此,文帝又把他由太子家令提升為掌管議論政事的中大夫。景帝登基之后對晁錯也是頗為看重的,但晁錯卻在他事業(yè)的頂峰時期突然被處以極刑,他的死的確是有些蹊蹺,甚至讓人費解。按照西漢的法律,大臣犯法,要經(jīng)過廷尉的審理后報給皇帝批復(fù)才能判刑,但晁錯的死是沒有這個程序的,而且他還受到了景帝的欺騙。景帝下旨召他進宮議事,晁錯穿著整齊的朝服,路過東市時被執(zhí)行了殘酷的腰斬。位列三公竟以這種方式被殺,而且晁錯既是景帝的老師又是先朝老臣,如此身首異處,不能不說死得慘烈和冤枉!
西漢王朝建立初期,地方諸侯的權(quán)力很大,并且威脅到中央的統(tǒng)治,因此,晁錯曾多次上書漢文帝,提出通過改革法令削減諸侯權(quán)力的建議。文帝雖然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但十分賞識他的才能。當(dāng)時,太子劉啟也很贊成晁錯的建議,而袁盎和不少大臣、功臣則持反對態(tài)度。漢文帝去世后,太子劉啟即位,就是漢景帝。景帝立即提升晁錯為內(nèi)史(京師長安的行政長官)。晁錯多次單獨晉見景帝,議論國家大事,景帝對他言聽計從,對其寵信程度甚至超過了九卿,丞相申屠嘉對此十分不滿意,一直想尋找機會出氣。正巧,內(nèi)史府坐落在太上廟(劉邦父親的廟)外面的空地上,門朝東開,進出不方便,晁錯就另外開一個從南面進出的門,鑿?fù)颂蠌R外空地的圍墻。申屠嘉知道后想借此過失,報請皇帝殺掉晁錯。晁錯得到消息后,立即向皇帝說明情況。等到申屠嘉到景帝面前告狀,說晁錯擅自鑿開廟墻開門,請把他送交廷尉處死時,景帝對申屠嘉說:“晁錯鑿開的不是廟墻,只是廟內(nèi)空地上的圍墻,沒有犯法。”申屠嘉只得謝罪而退,一氣之下,發(fā)病不起,不久就死了。這樣一來,晁錯的地位更加鞏固了,其他的大臣也不敢拿他怎么樣。
申屠嘉死后,不久晁錯又被提升為御史大夫,從此位列三公,他再次向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議,這就是后世流傳下來有名的《削藩策》。晁錯指出,高祖封同姓王,僅齊、楚、吳三個王的封地就分去了天下的一半。他主張對犯有過錯的諸侯王,應(yīng)削去他們的支郡,只保留一個郡的封地,其余郡縣都收歸朝廷直接管轄。晁錯特別指出其中危險性最大的吳王劉濞,先前吳國的太子和文帝的皇太子(即后來的景帝)下棋時被打死,吳王因此心懷怨恨,以有病為借口,不來朝見天子,按照法律本應(yīng)處死。但文帝不忍心治他的罪,還賜給他一根拐杖,允許他不來朝見天子,此后二十多年,劉濞_直沒有來長安朝見文帝。文帝對他算是極盡仁義了,但吳王不僅沒有改過自新,反而更加驕橫放肆,并且公然開采銅山鑄錢,煮海水熬鹽,積蓄經(jīng)濟實力,不斷擴張武裝力量,謀反叛亂之心已經(jīng)很明顯了。晁錯的看法確實很準(zhǔn)確,但他所提出的削地的辦法,卻人為地激化了矛盾,性急了一些。以西漢建國初期的實力,來對抗列國諸侯的共同反叛,是要冒相當(dāng)大風(fēng)險的。這也注定了他個人的悲劇命運。
果然,《削藩策》一提出來,立即在朝廷內(nèi)部引起極大震動。景帝下令,讓公卿、列侯和宗室共同商議,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景帝是站在晁錯這一邊的,因此沒有人敢公開表示反對,只有竇嬰(皇太后的親戚)站出來,同晁錯爭論起來,兩人因此也結(jié)了怨。最后,削藩的決定勉強通過。景帝決定: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ず脱、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晁錯還更改了三十多條諸侯的法令,在諸侯王中間引起了強烈的反對。
晁錯建議削藩,也使自己的處境極其危險,就連他的父親也特意從潁川老家趕到長安來找他,勸他說:“皇上與諸侯們畢竟是骨肉至親,你提議削藩,是在離間他們的感情,不僅眾諸侯會怨恨你,弄不好皇上也會怪罪你!倍隋e_直堅持認(rèn)為這樣做是為了國家的安危和天子的尊嚴(yán)。父親也不得不感嘆地說:“劉氏王朝當(dāng)然是安寧了,但是我們晁家卻危險了!”于是,這位老人回家之后就服毒自殺了,他不忍心看到晁家慘遭滅門。其實晁錯本人也已經(jīng)感到了危險和不安,只不過他已經(jīng)把個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了。他想用自己的忠誠和智慧回報一直相信他的明君,然而他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只是皇帝獨步天下的一顆棋子。
朝廷討論削減吳國封地的消息傳到吳國后,劉濞就開始策劃發(fā)動叛亂。他先聯(lián)絡(luò)膠西王劉印密謀,約好以聲討晁錯為名,共同起兵,奪取天下,許諾事成后二人平分天下,并與劉印訂立盟約,劉印又串聯(lián)齊地諸國,劉濞串聯(lián)楚、趙諸國,相約一同起兵。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吳王劉濞首先在都城廣陵(今江蘇揚州市)起兵叛亂,并向各諸侯王國發(fā)出了宣言書,以“清君側(cè),誅晁錯”為名,因晁錯侵奪諸侯封地,挑撥劉氏骨肉關(guān)系,干預(yù)朝政,所以要舉兵誅伐。同月,膠西王劉印帶頭殺了朝廷派到諸侯國的官吏;接著膠東王劉雄渠、苗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楚王劉戊、趙王劉遂,也都先后起兵,共同向西進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吳楚七國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