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不忘初心.挺你向前
算一卦
近和一個有信仰的女學者在北京一咖啡廳里談一個有趣的項目,談著談著,女學者突然話題一轉說:“申志民,我給你算一卦吧!
我笑了一下,說好。女學者借助手機,輸入我的生辰八字,默默念叨。三分鐘后,她說話了:“你今年會一路得到貴人相助,你的運程順風順水!
我從不信所謂“算命”,但我對她說的話深信不疑。在媒體這一行從業(yè)近十年來,我常常遇到各種貴人——父親母親,親朋好友,采訪對象……以及新媒體洪流中從未謀面卻默默幫助我的人。
幫助我,未必是給予我金錢上的滿足,有時候可能是推動我前行的一句話。比如12年前,在武漢,我的大一同學桂小軍無意中的一句“凡事必先主動”,讓我感恩至今。
問心
2014年4月,我開始采訪全國知名的公益人物,這是一次采訪,更是一次“問心”之旅。因為是問心,我更在乎聊天中的語境與心境。我慢慢由一個規(guī)則的接受者變成了一個規(guī)則的設計者,比如,我會告訴明星的助理或新聞官,這不是一次采訪,而是一次問心之旅,明星們可以坦然講述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講述中一定要真誠,不敷衍,因為我是真誠的,所以我期待我的采訪對象也對記者真誠;我還會規(guī)定約見的場所,一定不是新聞發(fā)布會現場,不是媒體群訪現場,不是KTV等娛樂環(huán)境,一定要找一個安靜的、明星大腕們可以將內心中所有的事情都放下的環(huán)境,接受我的專訪一定是重要的事情。
各種不妥協的“談判”中,公益名人及其團隊接受了我的建議。一個個專訪順利進行。
發(fā)現
每一個專訪,我都真正走入了受訪人的心靈。
訪談中,崔永元面對各種質疑,吐槽如果再次被無端潑臟水,干脆關掉基金會;韓紅面對我“如果你的基金會出事了,你怎么辦”的犀利問題,用一句“我殺了他們”,道出了她的直爽與俠義;姚晨認真傾聽我所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為了給出一個讓她自己滿意的答案,她寧可打破采訪節(jié)奏安靜地停下來思索三分鐘;陳坤坦言來自單親家庭的他在孤獨行走中所獲得的能量和力量;濮存昕悄然講述別人罵他哈巴狗之后的困惑,以及面對不解中的公益堅守.;陳光標一連被我質疑三個半小時,坦然回答我每一個問題的他向我坦言不會“遺臭萬年”;曹德旺發(fā)愁“錢多了怎么辦,只能捐出去,只能做公益”;任志強、馮侖在賀蘭山和阿拉善分別和我席地而坐,講述他們的心路歷程。
專訪中,我發(fā)現,公益名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生動而又有趣,他們的公益理念勢必會給公眾尤其是公益組織、愛心人士一些啟發(fā)。
等待
果不其然,我的判斷是對的。系列名人訪談發(fā)表后,引起社會強烈反響。一次溫州出差,溫州多個公益組織負責人相聚一起談公益,談著談著聊起了崔永元先生是如何做公益的,以及崔永元如何將公益當成生活習慣……我問他們是怎么對崔永元做公益知根知底的,他們告訴我說,信息來源于一個知名記者的一篇報道。
我笑著說,我就是那個“知名”記者,你們所講述的正是我所采寫的報道。
話音剛落,全場齊刷刷將目光投放在坐在角落里的我。我能感受到崔永元等公益名人在公眾環(huán)境中所帶來的能量和力量。這促使我有了“一定要出版一本讀起來輕松,對每一個有愛心的人都有啟迪的訪談錄!钡南敕。
在出版這本書之前,有電視臺主播采訪我,問我為什么要出這本書,是認為這本書的明星們都很牛都值得學習都沒有作秀么。主播的問題將我的思緒拉到了專訪這些名人們的現場,他們面對我提出的各種“作秀說”“動機不純說”,多是莞爾一笑。然后說,時間會證明一切,別人罵你了,質疑你了,沒關系,公益呢,還得要做。
我認同時間會證明一切。通過本書,我愿意為這些公益名人提供一個表達自己內心的平臺。如果他們中的一句話或幾句話能如我的大學校友一樣,觸動我們的心靈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積極的影響,我認為我就做了一件很牛的事兒。我愿意靜靜地等待奇跡的出現。
母親手里的口香糖
末了,回憶起主播問我的另一個問題:“公益明星距離我們的生活有多遙遠?”此時,我的腦海里沒有浮現崔永元、韓紅、姚晨、陳坤、曹德旺、濮存昕……
我想到了我的母親。幾十年來,但凡母親出門辦事,口袋里必然裝著幾包口香糖,見到熟人,遞煙似的給大家遞一片口香糖。遞過之后,大家很開心,母親也開心。
我相信這一片片口香糖能夠溫暖每一個人。我相信樸實的母親在用行動和日常習慣去做一件讓她認為開心的事兒。
家里有這樣一個“口香糖母親”,我也很開心。母親是我生命中個公益明星,她用那個簡單的動作告訴了我,公益明星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我經常對自己和身邊朋友說一句話:“如果你不忘初心,我一定挺你向前!”加油吧,小伙伴們!讓我們將微小的能量聚集成一團熊熊烈火。
申志民
2015年3月1日
序言
喝彩生命
名人富人做公益,已不是新鮮的事情。無論是動機說,效果說,亦或是制度說,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即是慈善公益成為他們抵達人生的一種方式。這既是社會躍遷的需要,也是應許時代的自我綻出。
書中的慈善家大家都已耳熟能詳,在我看來,他們的功績是倡導了慈善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影響了一代人,為慈善公益事業(yè)發(fā)展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書中的代表不僅僅是中國慈善公益的吉光片羽。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的精神生活的訴求日益顯現,更多的慈善公益家會出現。他們不僅僅是資金的提供者,他們還會更多地以社會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等方式,參與到社會問題的解決中。
越來越多年輕有為的人會相信,移動互聯網的速度、連接、涌現、迭代等特征,讓得道多助已不再是夢想。一方面,互聯網技術讓微公益、人人可公益的時代到來;另一方面,愛、關系與信任成為成功的必要要素,也是成就大業(yè)的必由之路。
做慈善公益的人,很容易被貼上崇高道德的標簽。書中所采訪的人物,有些我認識,有些為慈善公益做了什么我多少也知道一些。對他們而言,為社會做些什么是一回事兒,尋找真正的自我又是一件事情。他們在回饋社會的同時,滿足自我認同可能是其做慈善公益的更為重要的動力源泉。
現在想問的是,此書的出版,我們究竟想傳達怎樣的思想,是對這些慈善公益家的謳歌,還是希望有更多的效仿者、認同者?我想這些效果可能都會有,但這些不是慈善公益家和作者的選擇,希望它們是讀者自己的選擇和認定。
想起法國哲學家、外交家科耶夫所說的,人的歷史就是“為承認而斗爭”的歷史。做慈善公益的人,往往有著直面自我內心世界的勇氣,以及對自我靈魂的善惡有著高度的覺照。盲從的贊賞與批判,都是我們需要警惕的。這些心靈的掙扎,常常超越我們的經驗,需要我們在行動中不斷體驗才能有所覺察。
故事講好了,但喝彩遠未結束。無論是書中的主角,還是每一位閱讀者,現在承認的也只是歷史與當下,未來還很長。書中的人物,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他們的故事,我更愿意的是給我們每一個人一種啟明,一種在眾生喧嘩的世界中,能找到自我,找到自我發(fā)展的方向的啟明,相信善的力量,相信在失控中張力的美好,相信希望永遠在行動的路上。
申志民邀請我寫序,必然有他的道理。我只想說,新媒介賦權下,傳播即權力。在這個變遷的時代,自我賦權遠比組織賦權重要得多。希望有更多的申志民,記錄這個時代的行者,反過來,傳播公益也是一種公益。
后,讓我們記得,承認是在時間中的。我們唯有懷著這樣的信念并身體力行,社會才會更美好。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師曾志
2015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