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教室,以法科人才培養(yǎng)為目的與宗旨,以法學教育和基礎研究為主要內容,結合當前研究和時事熱點,為法科學生提供最新、全面、實用、有溫度的知識補給。本書主要從法學大家指導、法學鑒定式案例分析、實務評述、法律文獻導讀等方面,為讀者解析中國民法體系化建設、法學鑒定式案例分析、法律文獻檢索、法理學經典著作研讀等議題的內容、方法和示例,以期對法科生的法律思維建構有所助益。本書切近新時代法學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也為當下的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聚海內名師而授,匯天下英才而教。為法科學生提供新鮮、全面、實用、活潑的知識補給!
儒者在朝則美政,在鄉(xiāng)則美俗
蘇亦工(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日前,出版社囑我為法學院系學生寫上幾句畢業(yè)前的寄語,作為一名從事法學研究、教學工作三十余年的教師,感覺有點推托不掉,只得勉為其難了,但又感到很慚愧,也很惶恐。首先,我想聲明,在此只能談談個人的一點想法,這些想法很多人可能并不認同,這是讓我感到慚愧的地方。其次,讓我感到惶恐的是,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怕說得不中聽,引起大家的反感。我知道,寄語畢業(yè)生,最簡單也最安全的講法是向大家說些恭維、祝福的套話。這些話我也會說,想必大家已經聽得不少了。無非是:“你們是天之驕子”,“你們是狀元、才子”,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是高智商的群體云云。大概你們一走進大學校園,聽到的就是些諛辭艷句了吧?在你們行將走出校園之際,如果還沉湎于這些華麗的辭藻里不能自拔,我怕你們在今后的生活環(huán)境里會水土不服的。
不錯,你們確實都很優(yōu)秀。但是這個社會上優(yōu)秀的人很多,應該不止你們吧?只是很多人沒你們這樣幸運罷了。你們能走進大學校園、順利畢業(yè),是憑著自己的優(yōu)秀呢,還是憑著幸運?抑或二者兼有呢?但愿你們心里都能有點兒數。不要稀里糊涂地進來,又稀里糊涂地出去。如果到現在還弄不清楚,以后難免會碰壁的,幸運之神不可能永遠站在你這邊。要知道,這個世界從來不缺聰明人,但據說這世界上的蠢事都是聰明人干出來的。《紅樓夢》里的王熙鳳很聰明,結果怎么樣呢?“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闭炜克P÷斆鬟^日子是走不了多遠的!
孟子說:“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圣之事也。”剛開始做事很有條理的,不過巧智而已。但是能夠從頭到尾都做得很有條理,最終能成就一番事業(yè)的,那可就是圣人了。圣人的事業(yè)靠投機取巧是不行的。
看著你們即將離校走向各自的未來,就像看著我自己的孩子一個人初次離家遠行一樣。心情很是復雜,一方面為你們高興,你們終于大了,終于可以不依賴父母了。但是,更多的一面則是為你們擔憂,擔心你們還太年輕,太單薄,太脆弱,能不能夠應付得了當今這個復雜而又多變的世界?你們能行嗎?能扛得住嗎?
我?guī)н^一個學生,周圍的老師和同學都夸她智商高,她自己也以為自己聰明絕頂。只有我這個導師說她傻,簡直是傻氣四溢。你說什么她都聽不進去,那只有隨她去了。畢竟以后路要靠她自己走,走得怎么樣,只有憑她個人的造化了。這樣的學生,我見到的可不止一個,應該說不是個別現象,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些同學,人很聰明,學習能力很強,但就是做事不通情理。是何原因造成的呢?我反思了一下,應該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尤其是法學教育,究竟教給了你們些什么?你們學到了些什么?你們學到的那些法學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依我之見,那是一套經過漢譯的純西方話語體系,是全套的西方概念、制度、價值觀和文化背景的移譯。
我聽說,有個部門法博士生,記不得是民法還是刑法專業(yè)的博士生了,他說他感覺自己的文化祖國是德國。依此類推,憲法的博士生可能會覺得他的文化祖國是美國,有的專業(yè)可能覺得他的文化祖國是英國、法國、日本,如此等等。他們有這樣的感覺應該說毫不奇怪。但是我們不妨捫心自問,難道我們多年來的教育就是處心積慮地要把你們培養(yǎng)成黃皮白心的香蕉嗎?就是要把你們培養(yǎng)成會說中國話但連自己的文化祖國都忘卻了的西方人嗎?這樣的教育和學習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呢?請大家不要做意識形態(tài)化的理解,我說的與政治無關。
我個人以為,西方文化有兩個基本特征:那就是功利主義和斗爭哲學。法學應該就是西方文化這兩個特征的最集中體現。著名的德國法學家耶林有本名著叫作《為權利而斗爭》,這個書名應該說就是對全部西方法學的精確概括。西方法學上所說的權利是什么呢?學界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在我看來,說穿了,就是財產利益和可以折算成財產的利益。但不要忘了,西方的功利主義又是和個人主義捆綁在一起的。西方人鼓吹的斗爭哲學,通常都帶有濃厚的暴力色彩。
這樣的一套為自身利益而拼命斗爭的學說體系經過中國法學教師群體的概念化、教條化的理解或曲解并傳授給你們,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呢?北京大學有位已退休的教授錢理群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如今中國大學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是一群“絕對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包不包括你們呢?應該包括吧?但顯然不止你們,也應該包括我們這些教過你們的老師吧?
再這樣說下去,你們要么很悲觀,要么很憤怒,同儕學者可能也會群起而討伐我了。這就是一開始我就聲明只代表個人觀點的用意所在。
好了,概括一下上文這些話的意思,不外是說:你們這些年來學到的西方知識體系與你們即將面對的中國社會是格格不入、完全脫節(jié)的。這就是我對你們的最大憂慮所在!
如此說來,你們的所學豈不是全都白費了嗎?那倒也不至于。不要忘了,你們畢竟還是中國人,你們就生活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活在中國人的社會中。只要你們能洗脫你們身上的四股氣,老老實實做人,扎扎實實做事,認真解讀人生的這本大書,解讀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的這本大書,當你們真正讀懂了人生和社會文化這兩本大書的時候,你們就會脫胎換骨,獲得新生。你們就可以真正消化吸收這些年里學到的西方知識,并將這些西方知識變成有益的營養(yǎng),變成你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動力。
哪位可能會說,您說的那四股氣是指什么,告訴你們,就是:傲氣、洋氣、嬌氣和俗氣!你們身上有沒有這四股氣?自己掂量去吧,不用跟我來爭!
等到你們走出校門之后可能很快會發(fā)現,你們這些年里在大學校園辛辛苦苦學到的那些法學知識,不知不覺間就被忘了個精光。不過不要為此感到苦悶,學習最要緊的是明理,忘掉那些具體的知識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有兩句話希望你們一定要記住,永遠要牢記!那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兩句想必你們早都耳熟能詳了。這兩句分別來自《周易》乾、坤兩卦《象傳》的名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你們認真思考過嗎?
長話短說,這里我僅借用《孟子·離婁上》的話來稍做闡釋:“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焙唵畏g一下就是:做事不成,要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埋怨別人,更不要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不能要求別人和你相向而行,要求別人配合你,跟你合作,甚至連夢都要求別人做得跟你一樣。那怎么可能呢?那是強加于人。什么事兒都不能強求,更不能靠暴力壓服。強扭的瓜不甜嘛!儒家說的自強是凡事要求自己,檢討自己,提高自己!
還記得電影《霸王別姬》里的那位戲班子老師傅教戲時說的那番話吧?有兩點:一個是從一而終,另一個是“自個兒成全自個兒”。他是講唱戲做人的道理,其實也是我們每個人辦事做人的道理。做事要一以貫之,善始善終;做人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成全自己,不要有任何的僥幸心理。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深意就在這里。希望大家能夠謹記不忘!
古語說:儒者在朝則美政,在鄉(xiāng)則美俗。這話典出《荀子·儒效》:“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边@里的儒者,與前面《周易·象傳》里說的君子應該是同指。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受過教育,有一定知識技能并有一定道德操守的人。你們都是受過一定教育、擁有一定知識技能的人,這應該是沒有疑問的了。但是你們是否都有一定的道德操守呢?是否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線呢?如果有,那你們就是儒者,就是君子!
希望我們的法學畢業(yè)生都能有自己的道德底線,也都能堅守住這個底線!儒者無論在朝在野,無論在上位在下位,無論為官、為商、為學、為民,無論走到哪里,都應該給也都能夠給他所到之處帶去一股清新、和諧、高雅的氣象。這就是我所理解的荀子在這里所說的“美”的含義,也是我對諸生的殷切期待!我想,這應該也是養(yǎng)育了你們的父母和所有教導過你們的老師們的共同期盼吧?再說一遍:儒者在朝則美政,在鄉(xiāng)則美俗。不管你們走到哪里,不管你們從事什么職業(yè),我們都期盼著你們能給你們所到之處帶去一股清新、和諧、高雅的氣象!成為儒者,成為名副其實的君子!
——為便于閱讀,腳注略去。
李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曾任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法學院院長助理。兼任北京市金融服務法學會理事,北京市物權法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德私法研究》編委。2008年度北航藍天新秀,2012年獲得校級教學成果三等獎,2014年度被評為2010級本科校級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指導教師,2015年度被評為校級優(yōu)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兩篇)。2005-2008,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后(其中2008年4月,在奧地利科學院歐洲損害賠償法研究所訪問);2002-2005,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其中2004年6-11月, 在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院訪問);1995-2002,北京大學法學本科、碩士。2008年5月開始任教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2010年6月晉升副教授。2019年7月晉升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民商法、德國私法、比較私法、法律與科技等。
法學大師課
法學的想象——大陸法系突破困境的議程設定/蘇永欽
法學專論:法學鑒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展開
隱喻與想象——關于民法鑒定式案例教學的思考/婁愛華
刑事訴訟案例研習的鑒定式展開/程 捷
鑒定技術在行政法案例研習中的應用及其困境/張冬陽
法學學堂
行為理論與階層犯罪論體系概述/江 溯
刑事訴訟法總則與分則關系之解讀——以認罪認罰從寬程序適用中的三個問題為線索/萬 毅
案例研習
QT金屬公司設立案之請求權基礎分析——出資抗辯、債務移轉與財產返還/嚴 城
級別管轄案例分析/陳杭平
證據“先天不足”的強奸幼女案/劉 昶
實務評述
論我國證明責任裁判在實務中的發(fā)展/曹志勛
實務第一站
談談法律文獻檢索這門技術活——入門秘籍/劉 明
法律文獻導讀
理解法理學——彼得·霍爾斯特德《法理學簡明讀本》導讀/孫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