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思想傳入中國,譯著不斷,可這些思想除了停留在高級知識人的頭腦中,它們始終未能在普通中國人的思維深處真正扎根。為什么?
《中國思維的根系》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思想史論著,而是從整體的認知論域出發(fā)探尋中國思維的基本特征和呈現(xiàn)形態(tài)的研究筆記,在與西方漢學的對話中,在新的視角下重新透視先人們的歷史境況和思想邏輯,以此喚醒、重現(xiàn)中國思維的“語法”。作者認為,作為維系中國數(shù)千年悠久傳統(tǒng)的內(nèi)生文化要素,中國思維是形塑中國精神特質(zhì)的重要歷史能量,而中國思維的“第二域”,即中國古代思想者論證具體問題時所持有的一般性認知規(guī)則、推理形式和思維路徑,是規(guī)定“中國之所以為中國”的關鍵要素。
適讀人群 :大眾 中國文明在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一直有一套不同于西方的預存觀念(presupposition)在起作用。由于在翻譯中未能發(fā)現(xiàn)和承認這種差異,致使我們對中國的世界觀有種似曾相識的錯覺。
——國際知名哲學家郝大維、漢學家安樂哲
中國何以為中國
找尋中國思維的“語法”
古人提問題的角度:為什么提這樣的問題,而不是提那樣的問題?
古人提問題的方式:為什么這樣提問題,而不是那樣提問題?
數(shù)千年來那些超越制度、建構制度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 關照形塑中國精神特質(zhì)的內(nèi)生要素
中國思維是維系中國數(shù)千年悠久傳統(tǒng)的內(nèi)生文化要素,是形塑中國精神特質(zhì)的重要歷史能量,它以“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的形態(tài)滲透進中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達到“日用而不知”的社會無意識程度。它不僅是“智性的”(intellectual),而且是“心性的”(mentality);不僅是“思想”(thought),而且是“情態(tài)”(mind)。
★ 超越衡量中國思維性質(zhì)的線性準則
盡管中國傳統(tǒng)思維與現(xiàn)代科學理性分屬不同的知識類型,但面對復雜豐富的現(xiàn)象世界,二者并非必然構成非此即彼的簡單對立。超越以“前現(xiàn)代”標簽作為衡量中國思維知識性質(zhì)的線性準則,剖析和理解其中自洽的內(nèi)在理路,是尋求和挖掘二者借鑒互滲之可能性的路徑之一。
★ 透析運用共時性描述的根本目的
在方法論上,“共時性”描述既不是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和證明真理而抽象歷史的所謂“宏大敘事”,也不是以抓到關鍵“鑰匙”而一勞永逸地實現(xiàn)解釋意圖的本質(zhì)主義,它僅僅是面臨整體性議題時的一個有用的觀察視角,一種便捷的透視工具,一項分析過往的認知取向。
目 錄
導論:問題意識與研究旨要/ 1
一、問題與困惑/ 1
二、“中國思維”的雙層論域/ 4
三、探討“中國思維”的“語法”/ 7
四、融入世界主義視角的“中國思維”/ 11
第一部分 認知/ 33
第一章 “中國思維”的“分類”路徑/ 35
一、“關聯(lián)性思維”與“統(tǒng)屬性思維”/ 36
二、隱喻性邏輯與推理/ 49
三、“有機整體論”的思維建構/ 72
第二章 “中國思維”的身體隱喻/ 81
一、“身體隱喻”的認知視域/ 81
二、中國思維建構的“身體”基礎/ 86
三、“身體”有機體的政治意涵/ 101
四、“身體隱喻”的政治認知后果/ 118
第三章 “中國思維”的象征與儀式/ 126
一、象征儀式之于“中國思維”/ 126
二、先祖祭祀與共同體象征/ 135
三、血緣共同體的突破與轉換/ 140
四、政治象征霸權的爭奪/ 145
五、“一統(tǒng)”:共同體的文化認同/ 155
第二部分 路徑/ 159
第四章 宗法:種群維系的樞紐/ 161
一、中國早期“共同體”的生成路徑/ 161
二、宗法制原理及其功能/ 167
三、宗法精神與公共政治/ 182
第五章 “天命”:宇宙秩序的政治意涵/ 190
一、“天象”的圖景/ 196
二、“天數(shù)”之推演/ 202
三、“天意”與政治/ 217
第六章 德性:群族稟賦的精神象征/ 243
一、德性本質(zhì)/ 245
二、“以德配天”與“敬慎厥德”/ 255
三、“德性”與“德行”的融合/ 263
第七章 崇圣:政治精神的神圣符號/ 269
一、圣王與“正”/ 269
二、“圣”之概念、內(nèi)涵與性質(zhì)/ 272
三、崇“圣”的符號支配/ 287
第八章 禮治:中國式“政治宗教”/ 314
一、“禮”之釋義/ 314
二、“禮治”秩序/ 321
三、“禮治”運作:德化/ 336
結語/ 363
附錄1:中國思想研究的獨特視角
——從《知識與文化》看“中國思想”研究之方法論問題/ 370
一、在“知識差異”的比較中“發(fā)現(xiàn)”中國/ 371
二、在“社會適應”的框架中尋求“理由”/ 382
三、凸顯“中國思想”之特質(zhì)/ 389
附錄2:“知識論”在“中國思維”研究中的意義/ 399
一、“知識是什么”的追問/ 400
二、以“方法論”替代“知識論”的誤區(qū)/ 406
附錄3:漢語與“中國思維”之社會認知功能的隨筆/ 413
參考書目/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