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思維》是著名哲學家、教育學家約翰·杜威的代表作之一。1925年1月,孫伏園主持的《京報副刊》發(fā)出征求啟示,邀請海內外名流學者推薦“青年必讀書十部”。眾多學者紛紛響應作答!段覀內绾嗡季S》被胡適、潘家洵、李小峰、邵元沖、楊四穆、羅德輝、許昂若等學者列入推薦書單。
《我們如何思維》探討了人類思維的本質。作者運用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詳細闡述了我們進行思維時的不同過程。全書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思維訓練的問題”,說明什么是思維以及思維訓練的重要意義;第二部分“邏輯的探討”論述了邏輯上概念判斷、推理、具象與抽象思維、經(jīng)驗與科學思維等方法;第三部分“思維的訓練”討論了如何從活動、語言、觀察、課堂教學等方面發(fā)揮兒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培養(yǎng)他們科學的思維方法。
《我們如何思維》有助于我們了解思維的特性,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也有助于教師根據(jù)思維的發(fā)展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如何思維》是著名哲學家、教育學家約翰·杜威代表作之一,胡適、潘家洵、李小峰等學者曾推薦《我們如何思維》為“青年必讀書”。
1925年1月孫伏園主持的《京報副刊》發(fā)出征求啟示,邀請海內外名流學者推薦“青年必讀書十部”。眾多學者紛紛響應作答。《我們如何思維》被胡適、潘家洵,李小峰、邵元沖、楊四穆、羅德輝、許昂若等學者列入推薦書單。
約翰·杜威的哲學與教育思想
杜威在基本哲學路線上繼承了經(jīng)驗論傳統(tǒng)。他把經(jīng)驗解釋為超出物質和精神對立之外的中性的東西,既否定經(jīng)驗是客觀對象的主觀反映,也反對把經(jīng)驗看作是一種純粹主觀意識。在杜威看來,經(jīng)驗既包括人的情感、意志、思想等一切心理意識的、主觀的東西,也包括事物、事件及其特性等一切“客觀”的東西。杜威否定思想、概念、理論等等是客觀對象的反映,認為它們不具有客觀真理的意義,而只能作為有用的假設。它們不過是人們?yōu)榱诉_到某種目的而設計的工具,只要它們對實現(xiàn)目的有用或者對有機體適應環(huán)境有用,它們便是真理,反之就是謬誤。
杜威非常重視教育和哲學的關系,甚至把哲學看作是“教育的普遍理論”、“廣義的教育學說”。他認為,教育是人類生活所必需的,而思想和學習是人用來適應生活要求的工具,人為了生活而思考,所以哲學也是一種生活工具。掌握生活工具要通過教育,教育好像是實驗室。哲學的種種理論可以在其中經(jīng)過一番試驗,使之成為具體的。杜威一生的哲學活動從沒有與其教育活動分開,他的教育活動也從沒忘掉工具主義哲學。
從實用主義經(jīng)驗論和機能心理學出發(fā),杜威批判了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質提出了他的基本觀點,“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
約翰·杜威(John Dewey),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教育學家之一,實用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的思想涵蓋邏輯學、認識論、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哲學、美術和宗教。他的學術著作甚豐,僅目錄就達125頁,主要代表作有《民主與教育》《哲學的改造》《人類本性及行為》《經(jīng)驗與自然》《確定性的追求》《藝術即經(jīng)驗》《邏輯:探求的理論》《公眾及其問題》《人的問題》等等。
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杜威到中國講學,在北京、上海、山東、山西、江蘇、浙江等13個省市演講數(shù)十次,對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尤其是教育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胡適曾說“自從中國與西洋文化接觸以來,沒有一個外國學者在中國思想界的影響有杜威這樣大。”
第一部分 思維訓練的問題
第一章 什么是思維?
第二章 思維訓練的必要性
第三章 思維訓練中的自然資源
第四章 學校狀況與思維訓練
第五章 智力訓練的手段和目的:心理與邏輯
第二部分 邏輯的探討
第六章 完整思維行為的分析
第七章 系統(tǒng)推理:歸納和演繹
第八章 判斷:對事實的解釋
第九章 意義:或概念和理解
第十章 具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第十一章 經(jīng)驗思維和科學思維
第三部分 思維的訓練
第十二章 活動和思維訓練
第十三章 語言和思維工具
第十四章 觀察和思維訓練知識
第十五章 講課和思維訓練
第十六章 一般性的結論
二、需要引導以實現(xiàn)價值
人每天每時都在思索,這不是什么技術性和深奧的事,但也不是什么無足輕重的小事。這一功能必須是與智力相協(xié)調,每一次都不能有思維混亂。這是一種推理的過程,是在判斷情況的基礎上得出結論,間接地得出信念,正因為如此,這可能做對了,也可能做錯,所以需要謹慎小心,需要鍛煉。它愈是重要,出了錯的危害也就愈大。
比穆勒更早的一位學者約翰·洛克(1632-1704)闡述過思維對于生活的重要性和訓練思維的必要性,以便通過思維得到盡量好的效果和防止最壞的結果。他說,“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以這一種或那一種觀點為依據(jù),以該觀點作為行動的理由;不論他運用何種手段,他都是以自己這一有充分根據(jù)或并無充分依據(jù)的見解作為引導,按照這一正確或錯誤見解而投入他的全部行動力量……神殿教堂都有它們的神圣偶像,我們都看到有多少人為之頂禮膜拜。實際上,在人們的頭腦中,這些觀念和偶像都是始終指導他們行動的無形力量,他們都普遍心甘情愿地服從這一指導。因此,極其重要的是要非常用心培養(yǎng)自己的認識,正確運用自己的認識以探求知識和判斷實際效果!奔热灰磺杏幸鈱嵤┑幕顒右约拔覀兎N種力量的運用都有賴于思維,洛克強調非常用心培養(yǎng)自己的認識“極其重要”,就是恰如其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