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5 元
叢書名: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青年著作資助項目
- 作者:劉小兵著
- 出版時間:2016/11/1
- ISBN:9787564535933
- 出 版 社:鄭州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I206.42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本書從歷史記憶與想象、文學傳播與接受、士人精神傳統(tǒng)的形成等多個維度,探討了竹林七賢與唐代文學之間的歷史與文化關聯(lián),重點關注唐代士人在精神氣質上曾受過七賢所代表的“竹林精神”怎樣的影響,同時,關注唐代文學對由七賢所創(chuàng)造的“竹林文學”有過哪些方面的接受。
劉小兵,男,1968年生,祖籍江蘇銅山,生于山東惠民,長于安徽肥東;初中畢業(yè)后當過10年棉紡工人,2001年自學考取寧夏大學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2009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黃淮學院文化傳媒學院副教授,《天中學刊》編輯部編輯,中國陶淵明研究學會理事,黃淮學院“中原民俗與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成員。近年來主要學術興趣和研究方向為魏晉隋唐文學及中國古代文論。目前已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參與國家及省級科研課題5項。
緒論
第一章 竹林七賢故事在唐代的傳播與接受概述
第一節(jié) 歷史記憶:從《晉書》看唐代史家對竹林七賢故事的記述
第二節(jié) 文學記憶:唐代類書對竹林七賢故事的傳播作用
第三節(jié) 童年記憶:從《蒙求》看唐人對七賢事跡的接受與傳播
第二章 唐人對竹林七賢的集體追憶
第一節(jié) “山陽”:唐人追憶七賢的符號
第二節(jié) “竹林猶在”:唐人墓志中的七賢追憶
第三章 七賢的詩性與才情在唐代的嗣晌
第一節(jié) “奏嵇康之琴”:嵇琴流出的唐音
第二節(jié) “阮氏逸韻”:阮嘯在唐代的回響
第三節(jié) “阮咸牌”琵琶在唐代的發(fā)現
第四章 仕與隱:不同的時代,共同的歌哭
第一節(jié) “何事懶于嵇叔夜”:唐人對“嵇康之懶”的接受
第二節(jié) 從竹林之隱到“大隱隱朝市”:阮籍之隱對唐人的啟示
第三節(jié) 重風神,也重功名:唐人對“山公之啟”的價值認同
第四節(jié) 褒貶不一:唐人眼中的王戎之“俗”
第五章 “從來愛物多成癖,辛苦移家為竹林”:唐人與竹林
第一節(jié) 竹林清風:唐人的詠竹詩文與“七賢想象”
第二節(jié) 白居易的“戀竹”情結與魏晉追尋
第六章 “我?guī)燂逡埂保禾拼膶W與嵇康
第一節(jié) “更師嵇叔夜”:唐人詩文中的“嵇康記憶”
第二節(jié) “臥看中散論”:唐人對嵇康散文的接受
第七章 從正始之音到大唐歌者:唐人對阮籍《詠懷》詩的接受
第一節(jié) “詠懷”范式的繼承與開拓
第二節(jié) “宗莊”'祖騷“”續(xù)雅“的接力
第三節(jié) 經典意象及經典句式的接受
第八章 “酒神精神”的傳承:唐人對劉伶及其《酒德頌》的接受
第一節(jié) 唐人對“酒圣”劉伶的追憶與效法
第二節(jié) 游于醉鄉(xiāng)的傲世者:“五斗先生”王績
第三節(jié) 酒以全身的閑情人:“醉吟先生”白居易
第九章 “懷舊空吟聞笛賦”:唐人對《思舊賦》的接受
第一節(jié) “鄰人思舊情”:使事用典
第二節(jié) “更賦山陽笛”:另賦新篇
結語
附錄:“正始之音”考辨
參考文獻
后記
《唐代文學與竹林七賢/卓越學術文庫》:
李白對阮籍的接受已為學界所共識,如王運熙認為:“李白的五言古詩有很大成就,其中《古風》五十九首是他的代表作品,它們直接繼承了阮籍《詠懷詩》、陳子昂《感遇詩》的傳統(tǒng),廣泛地表達了他對黑暗政治的不滿,他的懷才不遇的感慨和隱遁游仙的消極思想。”僅就李白《古風》五十九首與阮籍《詠懷》八十二首比較而言,其明顯的接受痕跡即有如下:
一是皆為五言古體的詩歌樣式,大型組詩的形式,題材內容也較多相似之處,如詠志、詠物、詠史、游仙、感諷時事等。
二是比興傳統(tǒng)的繼承!短扑卧姶肌吩u李白《古風》第四十四:“純用比興,亦騷雅之遺,金鑾召對,欣有托也!比钤妼︱}雅傳統(tǒng)的繼承自不待言。
三是創(chuàng)作心態(tài)的接近。二人皆有以大才自許的自戀情懷和窮途而哭的悲劇心理。如《古風》第五十四首:“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蒼榛蔽層丘,瓊草隱深谷。風鳥鳴西海,欲集無珍木。□斯得所居,蒿下盈萬族。晉風日已頹,窮途方慟哭。”其《贈閭丘宿松》曰“阮籍為太守,乘驢上東平”,其《贈徐安宜》曰“訟息但長嘯,賓來或解頤”,都是對阮籍的追慕,《唐代文學與竹林七賢/卓越學術文庫》已有部分章節(jié)論及李白對七賢尤其是對阮籍的多方面的接受,這里不再重復。
總之,李白與阮籍,可謂異代知音。也正因此,后人對李白《古風》五十九首的閱讀與品鑒,也與對待阮籍《詠懷》有近似之處,如皆著眼于比興手法的運用,盡力尋求其中的微言大義。如對“其二”的分析,原詩如下:“蟾蜍薄太清,蝕此瑤臺月。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