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基德,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1962年生,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畢業(yè)(本科與碩士階段分別就讀于河南大學物理專業(yè)和教育學原理專業(yè)),長期從事教育學和教育技術學理論研究。在《教育研究》、《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等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四十余篇,主編、參編、撰寫教材與專著八部。現(xiàn)任教育部教育技術學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信息技術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的緣起
第二節(jié) 選題的目的
一 搶救歷史資料,還原歷史真實
二 豐富教育技術學基本理論研究內(nèi)容
三 提煉歷史智慧,為當代教育技術中國之路提供借鑒
第三節(jié) 研究的原則
一 史料的"一手"原則
二 "忠實"于歷史的原則
三 把握"來源"與"去脈"
第四節(jié) 撰寫的思路
一 實證梳理:分析電化教育先驅(qū)學術活動的史實
二 理論剖析:把握電化教育先驅(qū)學術思想的內(nèi)涵
三 應用探索:賦予電化教育先驅(qū)學術思想新的價值
第五節(jié) 人物的遴選
一 人物遴選的必要
二 人物遴選標準
三 代表人物的選出
第二章 陶行知電化教育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陶行知的學術生平
第二節(jié) 陶行知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提出
一 技術工具能夠更好表現(xiàn)生活
二 技術工具在教育中不可或缺
第三節(jié) 陶行知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內(nèi)容
一 技術工具的種類多樣:要打破局限,擴大范圍
二 技術工具的選擇要有針對性:面向教育對象需要
三 技術工具的應用要適當改造:組合加工以提高效果
第四節(jié) 陶行知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啟示
一 技術工具要在實踐中應用,實現(xiàn)知行合一
二 技術工具要融入現(xiàn)實生活,促進知識共享
三 技術工具要根據(jù)社會需要,支持現(xiàn)代人培養(yǎng)
第三章 郭有守的電化教育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郭有守的學術生平
第二節(jié) 郭有守的電化教育活動
一 作為主要成員,發(fā)起、籌備中國教育電影協(xié)會
二 作為實際領導者,推動中國教育電影協(xié)會發(fā)展
三 梳理、匯編中國教育電影協(xié)會實踐活動
第三節(jié) 郭有守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內(nèi)涵
一 以"法"治理教育電影,規(guī)范教育電影管理
二 注重電影的教化功能,堅持電影的教育性
三 立足國情,注重教育電影的國際化發(fā)展
第四節(jié) 郭有守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價值
一 發(fā)揮教育行政部門作用,優(yōu)化教育技術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
二 處理好"國際化"與"本土化"的關系
三 健全信息法律,增強信息道德教育
第四章 舒新城的電化教育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舒新城的學術生平
一 早期的求學生活
二 任職教育界
三 供職中華書局
第二節(jié) 舒新城的電化教育活動
一 早期嘗試性的"電化教育"活動
二 后期投身"電化教育"活動
第三節(jié) 舒新城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內(nèi)涵
一 從建國的高度認識電化教育之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正確定位電化教育,明確電化教育與教育之關系
三 電化教育要和社會需求、教育對象的需求緊密聯(lián)系
四 結(jié)合中國社會實際,培養(yǎng)電化教育的"專才"和"通才"
第四節(jié) 舒新城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價值
第五章 晏陽初的電化教育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晏陽初的學術生平
第二節(jié) 晏陽初的電化教育實踐活動
一 組織法國華工識字運動
二 編寫適合平民教育的課本
三 編寫適合士兵使用的課本
四 運用無線電廣播推動平民教育
五 計劃開辦平民電影廠
六 定縣實驗以后的平民教育
第三節(jié) 晏陽初電化教育實踐的意義
第六章 孫明經(jīng)的電化教育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孫明經(jīng)的學術生平
第二節(jié) 孫明經(jīng)的電化教育活動
一 孫明經(jīng)從事電化教育事業(yè)的背景
二 孫明經(jīng)的主要電化教育活動
第三節(jié) 孫明經(jīng)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內(nèi)涵
一 文化傳播觀
二 電化教育媒體觀
三 電化教育本質(zhì)觀
第四節(jié) 孫明經(jīng)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價值
第七章 徐公美的電化教育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徐公美生平簡介
第二節(jié) 徐公美的電化教育貢獻
一 徐公美電化教育實踐活動
二 徐公美電化教育相關論著
第三節(jié) 徐公美電化教育思想
一 徐公美對電影的認識
二 徐公美"電影與教育"的關系
三 徐公美所倡導的非常時期的電影教育
四 徐公美的電影教育管理思想
五 徐公美電影教育本土化思想
第四節(jié) 徐公美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價值與啟示
一 理論價值和意義
二 實踐價值和意義
三 堅持電影教育"中國化"的啟示
第八章 杜維濤的電化教育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杜維濤電化教育經(jīng)歷
一 參與籌劃并具體負責中國電化教育第一 個專職行政機構
二 赴美考察學習,并師從埃德加戴爾
三 首介埃德加戴爾的"經(jīng)驗之塔"
四 推動了首都電影播音工作者座談會,參與各種電化教育組織
五 參與電化教育期刊建設,積極開展理論研究
第二節(jié) 杜維濤電化教育思想
一 電化教育的內(nèi)涵與作用:對教育現(xiàn)代化與國家現(xiàn)代化的思考
二 電化教育運作模式與定位:"應歸國營","屬于教育"
三 電化教育改名之議:國際視野與本土創(chuàng)新的磨合
第三節(jié) 杜維濤對中國早期電化教育的貢獻
一 作為中國首位專職的電化教育行政領導者與執(zhí)行者
二 作為電化教育的研究者,杜維濤首介了戴爾的"繹驗之塔"
三 在中美電化教育交流中發(fā)揮了重要的橋梁作用
第九章 陳友松的電化教育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陳友松的學術生平
第二節(jié) 陳友松的電化教育活動
一 首次在大學內(nèi)開設教育電影課程
二 創(chuàng)辦當時"唯一國人組織之中國電影教育用品公司"
三 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個電化教育類期刊《電化教育》
四 編著了中國第一部有聲教育電影著作《有聲的教育電影》
五 對中國"電化教育"定名有所貢獻
第三節(jié) 陳友松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內(nèi)涵
一 陳友松的媒體技術觀
二 陳友松的電影教育觀
第四節(jié) 陳友松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價值
第十章 趙光濤的電化教育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趙光濤的學術生平
第二節(jié) 趙光濤的電化教育活動
一 編著《電化教育概論》一書
二 籌建省立徐州民眾教育館
三 自編自導甚至自演進步戲劇
四 籌建徐州第一座無線廣播電臺
第三節(jié) 趙光濤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內(nèi)涵
一 電化教育概念的界定
二 大教育視角下電化教育作用與功能的研究
三 關于中國電化教育行政機制的研究
四 關于教育電影的研究
五 系統(tǒng)闡述播音與教育播音
第四節(jié) 趙光濤對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價值
一 通過建立實體機構探索中國特色的電化教育發(fā)展道路
二 較早地向國內(nèi)引介發(fā)達國家電化教育情況
三 較早地專門研究電化教育行政以及電影電播行政
四 注重電化教育教學法的研究
第十一章 谷劍塵的電化教育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谷劍塵的學術生平
第二節(jié) 谷劍塵的電化教育活動
第三節(jié) 谷劍塵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內(nèi)涵
一 電影教育的哲學觀、教育觀以及媒體觀
二 教育電影的理論架構
第四節(jié) 谷劍塵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價值
一 對電影教育的深刻解讀,促進大眾傳播功效的研究
二 對教育電影分類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構建媒體分析的樣本
三 關注"人"的教學設計思想,促進了教學媒體生命力的延展
四 探討教育電影人才培養(yǎng)和學科,啟迪教育技術學科的思考范式
第十二章 劉之常的電化教育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劉之常的學術生平
第二節(jié) 劉之常的電化教育活動
第三節(jié) 劉之常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內(nèi)涵
一 電影教育的本質(zhì):是工具、是視覺教育的延續(xù)和發(fā)展
二 電影教育需要系統(tǒng)設計
三 電影教育離不開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
四 "整合"是電影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四節(jié) 劉之常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價值
一 推動了中國民眾教育和電影教育的發(fā)展
二 提出了電化教育名稱,宣傳了電化教育活動
三 引領了電化教育思想發(fā)展,匡正了電影教育實踐活動
四 提供了電化教育課程內(nèi)容體系的模板
五 探索了電化教育領域的研究方法
第十三章 蔡元培的電化教育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蔡元培的學術生平
第二節(jié) 蔡元培的電化教育活動
一 重視電化教育人才培養(yǎng),為電化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二 創(chuàng)立中國教育電影協(xié)會,為電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三 開電化教育立法之先河,為電化教育管理奠定了基礎
四 號召將電影運用于科學考察和社會宣傳,為媒體應用做出示范
第三節(jié) 蔡元培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內(nèi)涵
一 電影能增強教育效果,倡導教育電影化
二 電影具有教育性,一切電影都是教育電影
第四節(jié) 蔡元培電化教育學術思想的價值
一 充分肯定了媒體的教育價值
二 揭示了電影的教育功能
三 為電化教育搭起了"大電化教育"雛形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