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仁學角度對孔子、孟子思想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大體包括“仁之形上考察”“何為仁”“仁何為”“仁之全德與展開”四個方面,展示了孔子、孟子思想的相同與差異、形上與形下、內(nèi)涵與外延、理論與現(xiàn)實、傳統(tǒng)與現(xiàn)在等諸多維度,有助于我們深入學習孔子、孟子自覺建構(gòu)儒學、尤其是形上體系的諸多努力與重要建樹,為進一步了解儒學、理解儒學、推進儒學提供了一種可能。
第一章 仁之形上考察
第一節(jié) 仁學研究之回顧
第二節(jié) 仁之形上考察 29
第三節(jié) 仁之有與無、有形與無形、人之仁與天之仁 35
第四節(jié) 天與命、性與命的區(qū)分 44
第五節(jié) “仁,天之尊爵”與內(nèi)在超越 60
第六節(jié) “天生德”與“天將降大任” 65
第七節(jié) “斯文在茲”與“舍我其誰” 68
第八節(jié) 從“我有天志”到“萬物皆備于我” 72
第二章 何為仁 83
第一節(jié) 自覺自信的仁愛宣言:“我欲仁,斯仁至矣”與
“仁者愛人” 83
第二節(jié) 人的本質(zhì)是社會性之確立:“鳥獸不可與同群”與
“人異禽獸” 95
第三節(jié) 對血緣、地域的超越:“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與仁義內(nèi)在 00
第四節(jié) 對自我的超越:“修己以敬”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07
第五節(jié) 對感性、身體的超越:孔顏樂處與“先立乎其大” 11
第六節(jié) 對功利的超越:“君子喻于義”與“何必曰利” 21
第七節(jié) 對環(huán)境的超越:“何陋之有”與“憂患生” 27
第三章 仁何為 38
第一節(jié) 為仁的方向:“為仁由己”與“求在我” 38
第二節(jié) 為仁的動力:“內(nèi)自省”與“集夜氣” 41
第三節(jié) 仁者的視野:“博施濟眾”與“親親而仁民”
“仁民而愛物” 64
第四節(jié) 仁之方:“以直報怨”與“躬自厚薄責人” 69
第五節(jié) 仁者的堅持:“恒其德”與“不可自暴自棄” 74
第六節(jié) 仁者的證成:“從心所欲不逾矩”與
“浩然正氣大丈夫” 81
第七節(jié) 仁者的狀態(tài):“仁者不憂”與“仁者無敵” 84
第八節(jié) 樂的人生境界:“仁者樂”與“眾樂樂” 86
第四章 仁之全德與展開 91
第一節(jié) 仁與禮:孔子的道德與政治 91
第二節(jié) 仁與政:孟子的道德政治化 94
第三節(jié) 仁與智:孔子的理想人格 97
第四節(jié) 仁與義:孟子的理想人格 231
第五節(jié) 仁與勇:仁者必有勇與三種勇、文王武王之勇 235
第六節(jié) 仁與孝:孔孟理解的現(xiàn)實家庭 241
第七節(jié) 立足現(xiàn)實有所超越的孔孟仁學 252
小結(jié) 大其心而觀之 273
后記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