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批評》由蕭望卿所著,本著分為四個部分:朱自清序、陶淵明的歷史影像、陶淵明四言詩論、陶淵明五言詩論。語言流利華美。朱自清序強調陶淵明詩歌來自日常生活、語言平白的親切特質;歷史影像主要勾勒六朝以來歷代文人對陶淵明的認知;四言詩論,則從四言、五言的風格比較角度指出,四言束縛了陶淵明的性情,算不得成功;五言詩論,則詳述
本書曾為俞陛云舊作《宋詞選釋》的一部分,共收宋詞三十五家、二百八十一首,基本涵蓋了北宋時期的重要詞人、詞作。作者對書中所選詞作不僅加以箋釋,而且剖析層次脈絡,指出其關鍵和精警所在,兼及詞人逸事,考證故實,有時還參引前人評介,其高卓精深的詞學造詣和鑒賞力在仿佛信口道來的循文申意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錢注杜詩》是清代杜詩箋注的開山之作,蘊涵深刻而豐富的研究價值。本書圍繞錢注擇取三項論題,進行細致考量與深入闡析。一,《錢注杜詩》版本研究。首次梳理錢注稿抄本系統(tǒng),即初稿本、清稿本及歷次修訂增刪之批校本的存亡情況。重點考察傅斯年圖書館藏錢注寫本,初步揭示其版本價值,細致還原其流傳情境。二,《錢注杜詩》學術創(chuàng)見核心體系考
本書從歷史與文學的雙重角度,探察《花間集》成書的文化語境及其詞作的詩學藝術,并強調二者之間的有機聯系。作者分析指出,一方面,花間詞乃唐代文學和文化潮流的產物,作為文化產品,它們極能反映十世紀蜀國的社會文化風貌;另一方面,花間詞在詩藝方面有其自身發(fā)展的一貫性。全書共分兩大部分:上部為“文化語境”,分別闡述“時代之‘風’: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草木灰(外四首)、當我們說到愛(外三首)、小情詩(組詩選五)、一個人的季節(jié)(六章)、思(八章)、馬莉代表作選、詩意的光芒來自何處、麗塔·達夫詩選、三個宇宙:由外觀走向內省、《西夏史詩》的詩學考查等。
《世說新語》作為生動體現魏晉思想文化特征的經典著述,歷來深受讀書人的珍愛!妒勒f新語精讀》作者駱玉明多年執(zhí)教《世說》課程,聲譽卓著,而本書的寫作則不僅凝聚了課堂教學的精華,亦充分考慮到普通愛好者閱讀需要,在融通《世說》全書和廣泛采納前賢見解的基礎上,本書設列十余個專題,考察魏晉時代的社會結構與政治變遷、思想演進、文人心
《紅樓夢精讀》集中介紹和探討有關《紅樓夢》一書的種種迷魅。全書共九講,分別就這部名的作者與成書、楔子與原型、評點與版本、命意與人物、結構與修辭、前八十回與續(xù)書等眾多問題結合原加以聚焦談論,力求在現有的研究語境中為以上問題尋繹出佳答案。作者用筆輕靈,運思縝密,行文立論頗予人清晰明敏、優(yōu)游不迫的張力和氣度,以近來解讀《紅樓
《詩與思》收錄作者近年來的雜記、詩評、演講、感言等。作者的文字深刻、精辟,對詩詞的見解獨到,書稿是不可多得的詩評佳作,既具有閱讀美感又有指導引領。
曾祥波著的這本《宋詩史釋》選取宋詩近三百首,列為立國、建都、政事、黨爭、內患、外交、邊防、經濟、文化九門,繹以小序,一詩一事,釋以箋疏。小而言之,所選篇目多為首次注解。大而言之,以詩歌為載體呈現一朝一代之史事,有發(fā)凡創(chuàng)例之功。 可視為一種《宋詩紀事本末》或《宋史別裁集》。
《史傳與文學》所說“史傳”,是用劉勰《文心雕龍·史傳》中所說的“史傳”概念,指先秦至晉宋(即《文心雕龍》論述到)的史書,包括《春秋》、《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三國志》、《后漢書》等。史傳與文學的關系,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其一,史傳本身就是文學。史傳是文學,首先是一種觀念的認同,也就是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