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重點以個體出行者為研究對象,就其出行行為展開研究,借助恰當?shù)哪P蛯ζ涑鲂行袨楫a生機理進行解釋,并提出針對性的策略或措施對出行者的出行行為進行合理引導。本書在闡述了出行行為機理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出行行為研究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假設的基礎上,首先分析了影響出行方式選擇的因素及其作用機理,提出了不同出行方式傾向的人群劃分方法;然后在分析了小汽車使用者出行選擇機理及群體出行特征與城市土地利用及交通設施的關系基礎上,建立了個體出行方式選擇及區(qū)域出行結構預測模型、出行路徑選擇模型,并對動態(tài)導航下小汽車路徑選擇行為及對路網影響進行了研究;最后針對出行者出行行為產生機理及預測模型,提出了基于出行行為引導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包括低碳排放區(qū)收費政策、多模式快速公交通勤系統(tǒng)、租賃自行車策略等。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前言
第1章 概述1
1.1出行行為引導的必要性1
1.2出行行為分析方法4
1.2.1非集計理論模型4
1.2.2基于活動和活動鏈的理論模型5
1.2.3行為經濟學理論模型6
1.2.4復雜性理論8
1.3本書主要內容及章節(jié)結構9
第2章 個體出行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11
2.1出行選擇行為過程及影響因素分析11
2.1.1出行選擇行為過程11
2.1.2出行選擇行為影響因素分析12
2.2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出行方式選擇影響因素分析17
2.2.1結構方程模型基本思想18
2.2.2理論模型的構建及假設21
2.2.3指標的選取及樣本21
2.2.4模型結果分析及指標對的選取23
2.3不同出行方式選擇傾向的特性人群劃分方法23
2.3.1對應分析基本方法24
2.3.2出行方式選擇傾向特性人群對應分析劃分方法25
2.4出行方式持續(xù)使用意向模型28
2.4.1技術接受模型28
2.4.2計劃行為理論29
2.4.3服務質量、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關聯(lián)分析31
2.4.4租賃自行車持續(xù)使用意向建模與分析33
第3章 小汽車使用者出行鏈及出行方式鏈選擇機理分析46
3.1出行鏈定義及時空聚類46
3.1.1出行鏈相關定義46
3.1.2出行鏈類型劃分47
3.2小汽車使用者個人、家庭屬性與出行特征分析53
3.2.1小汽車使用者家庭及個人屬性分析53
3.2.2小汽車使用者出行總體特征55
3.3小汽車使用者出行鏈特征分析66
3.3.1小汽車使用者出行鏈總體特征66
3.3.2小汽車使用者基本屬性與出行鏈類型選擇分析67
3.4小汽車擁有者出行方式鏈特征分析69
3.4.1小汽車擁有者出行方式鏈類型劃分69
3.4.2小汽車擁有者基本屬性與出行方式鏈交叉分析70
3.4.3小汽車擁有者出行鏈與出行方式鏈選擇分析72
3.5小汽車擁有者出行鏈與出行方式鏈關系建模73
3.5.1指標的選取74
3.5.2模型的結構化75
3.5.3模型結果分析75
第4章 群體出行特征與城市用地及交通設施的關系分析78
4.1基于信令數(shù)據(jù)的個體出行信息提取方法78
4.1.1手機通信原理78
4.1.2基于移動終端的個體交通出行鏈提取方法80
4.1.3工作地居住地模糊識別及通勤出行辨識方法82
4.1.4基于地理時空學的出行鏈模糊分類辨識模型91
4.2區(qū)域出行時空特性101
4.2.1不同區(qū)域居住者出行空間活動范圍101
4.2.2不同區(qū)域工作者出行時空積聚分析103
4.3北京平均出行距離與通勤距離分布110
4.4區(qū)域出行距離與土地使用的關系114
4.4.1土地使用及出行距離表征參數(shù)指標的選取114
4.4.2區(qū)域空間位置與出行距離關系116
4.4.3居住人口密度與出行距離的關系118
4.4.4混合程度與出行距離的關系120
4.4.5土地使用指標對出行距離回歸模型120
4.5軌道出行用戶工作居住地分布121
4.5.1軌道出行用戶工作居住地辨識方法121
4.5.2北京地鐵1號線乘客居住地分布122
4.5.3北京地鐵1號線乘客工作地分布123
4.5.4站點乘客吸引范圍分布124
第5章 個體出行方式選擇及區(qū)域出行結構預測模型127
5.1效用最大化理論及非集計模型127
5.1.1效用最大化理論127
5.1.2二項Logit模型128
5.1.3多項Logit模型129
5.1.4累積Logit模型129
5.1.5巢式Logit模型131
5.1.6非集計模型的集計化133
5.2基于累積Logit的個體出行方式選擇預測模型及彈性分析134
5.2.1交通方式選擇廣義成本134
5.2.2交通方式意愿調查說明134
5.2.3個體出行方式選擇預測的累積Logit模型137
5.2.4模型結果分析142
5.3小汽車使用者出行鏈與出行方式鏈聯(lián)合選擇預測模型143
5.3.1模型建立143
5.3.2模型參數(shù)估計及結果分析145
5.4基于神經網絡的特定區(qū)域出行方式選擇預測150
5.4.1神經網絡與多項Logit模型在出行方式選擇預測上的比較150
5.4.2神經網絡在出行方式選擇上的應用151
5.4.3基于神經網絡的公交出行比例預測151
第6章 多模式公交出行路徑選擇預測模型153
6.1前景理論概述153
6.2公交組合出行廣義費用154
6.3基于前景理論路徑選擇建模157
6.4實例分析159
第7章 動態(tài)導航下小汽車路徑選擇行為及對路網影響165
7.1駕駛員路徑選擇行為研究概述165
7.2駕駛員路徑選擇影響因素分析166
7.3車載動態(tài)導航條件下的駕駛員路徑遵從行為168
7.4基于主觀決策權重效用理論的路徑選擇效用函數(shù)169
7.4.1有決策權重的路徑選擇的效用理論169
7.4.2決策目標權重和定位點的調查及分析171
7.5路徑選擇行為多Agent仿真模型175
7.5.1Agent技術及其在交通中的應用175
7.5.2出行前的多Agent系統(tǒng)建模178
7.5.3路徑選擇多Agent協(xié)商模型181
7.5.4出行路徑決策多Agent仿真模型的初始化186
7.5.5駕駛員路徑選擇行為仿真187
第8章 基于出行行為引導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生成及評價方法199
8.1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基本概念199
8.2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實現(xiàn)手段及實踐203
8.2.1“精明式增長的土地利用政策”——優(yōu)化出行空間分布及減少交通需求204
8.2.2“增加選擇類措施”——引導綠色出行選擇205
8.2.3“經濟性措施”——提高機動車出行成本210
8.2.4“行政性措施”——控制小汽車增長及使用212
8.2.5“信息服務類措施”——引導綠色出行及小汽車高效共享使用213
8.3兩階段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生成及綜合評價方法216
8.4北京市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生成及評價219
8.4.1北京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發(fā)展歷程220
8.4.2低排放區(qū)擁擠收費公眾可接受性及效果評價222
參考文獻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