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榜樣能給我們積極的思想、正確的行為、良好的習慣、完善的人格。樹立了榜樣就等于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榜樣是無比強大的力量源泉。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祖籍襄陽(今屬湖北)。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20歲后漫游中華大地,與詩人李白、高適等結(jié)識。杜甫生于唐代由盛轉(zhuǎn)衰時期,安史之亂后國破家亡、流離轉(zhuǎn)徙。他關懷國家安危和黎民疾苦之情,都傾注于詩中。他的詩又能揭露朝廷弊政,真實反映官僚軍閥的荒淫無度。故后人稱之為“詩史”。和李白并成“李杜”,被公認為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杜甫對后世有極深的影響,許多詩人把杜詩奉為最高典范,并尊稱他為“詩圣”。
適讀人群 :11-14歲
杜甫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他創(chuàng)作的詩歌達到了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頂峰。杜甫是我國歷史上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偉大詩人之一,由于他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寫出了許多反映與批判現(xiàn)實的不朽詩篇。
這本傳記,講述了偉大詩人杜甫的一生歷程。他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一生經(jīng)歷了很大的轉(zhuǎn)折,他從炫耀自己的家族轉(zhuǎn)到關心國家命運,從抒寫個人的情感轉(zhuǎn)到關心人民的疾苦,是艱苦的生活使他變得偉大,是多難的命運升華了他的才華。解讀他的一生,我們深深感到,命運是公平的,凡是看似懲罰與考驗的東西,對智者來說都是幫助;凡是讓人下跪屈服的東西,才真正令詩人振作。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涌現(xiàn)出一大批影響世界的風云人物。他們或者是杰出的政治家,憑著超乎常人的堅強毅力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引路;或者是卓越的科學家,為探索自然奧秘、改善人類生活而不懈努力……總之,他們由于在某一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已成為歷史長河中的航標,引領著人類走向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和更加精彩的物質(zhì)世界。
這套叢書不僅告訴你名人成功的事實,更重要的是展示他們奮斗的歷程,展現(xiàn)他們在失敗和挫折中所表現(xiàn)出的杰出品質(zhì),從中我們可以吸取一些有益的精神元素。
這套叢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人物全面。本套叢書精心選取了從古至今全世界40位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這些人物均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對人類歷史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因此被廣為傳頌。
二是角度新穎。本套叢書不是簡單地堆砌名人的材料,而是選取他們富有代表性或趣味性的故事,以點帶面,從而折射出他們波瀾壯闊、充滿傳奇的人生和多姿多彩、各具特點的個性。
三是篇幅適當。每篇傳記約10萬字,保證輕松閱讀。本套叢書線索清晰、語言簡潔、可讀性強,用作學生的課外讀物十分理想,不會加重他們的負擔。
四是一書多用。本叢書是一部精彩的名人故事集錦,能夠極大地開闊青少年的視野,同時還可以作為中小學生的寫作素材庫。
培根說:“用名人的事例激勵孩子,勝過一切教育!卑駱拥牧α渴菬o窮的,而名人是最好的榜樣,向名人看齊,你將離成功更近!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祖籍襄陽(今屬湖北)。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20歲后漫游中華大地,與詩人李白、高適等結(jié)識。杜甫生于唐代由盛轉(zhuǎn)衰時期,安史之亂后國破家亡、流離轉(zhuǎn)徙。他關懷國家安危和黎民疾苦之情,都傾注于詩中。他的詩又能揭露朝廷弊政,真實反映官僚軍閥的荒淫無度。故后人稱之為“詩史”。和李白并成“李杜”,被公認為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杜甫對后世有極深的影響,許多詩人把杜詩奉為最高典范,并尊稱他為“詩圣”。
第一章 童年與家事
家世與出身
早慧的詩人
第二章 壯歲交游
走出書齋
漫游吳越
初試未捷的前因后果
齊趙游歷
與李白會合
第三章 困居長安
再試失利
唐都風云
沉郁的詩風
第四章 艱難歲月
安史之亂
攜家流亡
重回長安
三吏三別
第五章 西南漂泊
逃難成都
成都草堂
幕府生活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第六章 凄楚的晚年
寓居夔州
湘楚流離
最后一個清明
杜甫的詩歌
后人對杜甫的評價
杜甫從洛陽回到華州以后,仍然時時憂慮動蕩的局勢和苦難的人民,但似乎對唐肅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權的重臣們已失去了信心。他在那一年夏天寫的《夏日嘆》一詩中,就明確地表達了這種心情。
那一年,關中大旱,造成嚴重災荒,災民到處逃荒,流離失所。《夏日嘆》的前半部分主要寫這次旱災,后半部分寫戰(zhàn)亂,并對天災人禍表達了自己的感慨。
詩中說,久旱無雨,田地里干旱得塵土飛揚,湖泊池塘都干涸了,飛鳥缺水而死,魚兒干涸而死,成千上萬的災民逃荒流散,一片荒涼景象。
這個時候,河北一帶仍然被安史叛軍占據(jù),叛軍就像豺狼虎豹,兇暴橫行,殘害人民,而朝廷軍隊連影子都看不見。想到這些,杜甫心中十分沉痛,連飯都吃不下。
杜甫認為天災人禍都與朝廷的政策失當和腐敗無能有關。他說:“眇然貞觀初,難與數(shù)子偕!蹦秘懹^之治與現(xiàn)實作比較,顯然唐肅宗不可能像唐太宗那樣平定和大治天下,唐肅宗身邊的那些大臣,也無法與貞觀年間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名臣相比。現(xiàn)在的朝廷是令人失望的。
旱災接著饑荒,在華州的生活十分艱難,現(xiàn)實政治又是如此讓人失望,司功參軍的職務也不能做什么實質(zhì)性的工作,更談不上施展自己遠大的政治理想了。
于是,在立秋后不久,杜甫毅然放棄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位,開始了他常年漂泊不定的生活。
那年,雖然關中大旱,但秦州(今甘肅天水)一帶雨水卻比較充足,莊稼長勢不錯,收成應當不成問題。杜甫的從侄杜佐居住在秦州城東的東柯谷,他的朋友僧人贊公遭到放逐,也居住在秦州的西枝村。
于是杜甫決定帶著全家到秦州去。剛到秦州的時候,杜甫一家就住在東柯谷,那里山谷很深,有著數(shù)十戶人家,藤蔓爬滿了房頭,清澈的溪水從山巖中滲透出來,翠綠的竹子倒映在溪水中,地里可以種小米,向陽的坡地上適于種瓜。不久,他去西枝村拜訪僧人贊公,覺得西枝村也是很適合自己一家人居住的地方。
夜晚,杜甫就住在贊公的土室里。白天,贊公陪伴著他,尋找可以建構(gòu)草堂的地方。找來找去,覺得村西的西谷整日都有陽光,氣候暖和,土地肥沃,長滿了杉樹、漆樹,很適合定居。但最終杜甫并沒有搬到這里來,而是暫時寄居在秦州城。
辭官來到秦州,杜甫似乎對隱居生活發(fā)生了興趣。他與隱士阮防成了好朋友,并寫詩贊揚了阮隱士糞土富貴、避俗隱居的品格。阮隱士會不時給予杜甫生活上的接濟。
杜甫寫的《遣興五首》,對歷史上幾個著名的隱士表示了深深的崇敬和向往,五首詩分別寫了諸葛亮、龐德公、陶淵明、賀知章、孟浩然五位隱士。
杜甫還寫了《佳人》一詩。杜甫很少有專篇寫美人的詩,這首詩卻描寫了一個品格高貴的絕世美人。
這個美人出身官宦人家,安祿山的叛軍攻破長安時,兄弟們都被殺死了,連尸骨都收不回來。她的丈夫是個輕薄子弟,喜新厭舊,無情地拋棄了她,F(xiàn)在她獨自一個人居住在幽靜空寂的山谷中。這個女子孤高清雅,雖然生計拮據(jù)。不得不讓侍婢變賣珠寶,換取米糧;有時屋漏,只好牽扯藤蘿來補缺,但她的品質(zhì)有如山泉之清,堅持隱居,“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依修竹”。美人清寒孤寂,卻美麗脫俗,追求馨香貞潔,持守高風亮節(jié),像香柏、翠竹一樣。
這個佳人的形象實際上寄寓了詩人自己的遭遇和志趣。雖歷經(jīng)變亂,生活艱難,卻始終能保持一顆熱愛民眾、關心國事之心,哪怕孤獨寂寞,也不會改變高潔貞純的心志。
秦州是個邊防重鎮(zhèn),鄰近吐蕃,當?shù)貪h族和少數(shù)民族雜居互處。這里崇山莽莽,地勢高峻。新鮮有趣的邊塞風俗和光景,讓杜甫詩興大發(fā),也時時激起他對邊防危機的憂慮和強烈的愛國之情。
杜甫的詩中寫到了悲風、朔風、浮云、穹廬、煙火、烽火、牛羊、駱駝、胡雁、降虜、鼓角、胡笳、羌笛、戍鼓、羌童、羌女、羌婦、胡兒等邊疆風物,使杜甫詩中出現(xiàn)了一股新奇的邊塞氣息。
當時的秦州,唐軍與吐蕃軍隊之間常常發(fā)生戰(zhàn)斗,雙方互有勝負,因此那一帶氣氛很緊張。有時候,深夜也能聽到鼓角聲,時時能看到烽火警報,聽到戰(zhàn)斗的消息。
杜甫對朝廷政治和平叛前線的局勢更是憂心忡忡,擔心戰(zhàn)事反復,朝廷軍隊失利。他覺得自己就像立在遍山秋草中,向著滿天浮云長聲哀鳴的戰(zhàn)馬一樣,“哀鳴思戰(zhàn)斗,迥立向蒼蒼”(《秦州雜詩二十首》),空有平息安史之亂和報國立功的壯志,卻無法實現(xiàn)。
在秦州時,杜甫徹底擺脫了公務的羈絆,閑暇的時間較多,有了更多的機會去觀察大自然和社會中的各種人與事,從而寫下了一批詠物詩,比如有《歸燕》、《促織》、《螢火》、《蒹葭》、《苦竹》、《除架》、《初月》、《廢畦》、《病馬》、《蕃劍》、《銅瓶》等,這些詩有的贊嘆,有的悲憫,有的痛惜,有的懷思,有的慰藉,有的嗔怪,有的諷刺,有的嘲笑,有的勸誡,有的議論,都寄寓了杜甫的思想和情感。
在秦州,除了從侄杜佐、僧人贊公和阮隱士外,杜甫很少與其他人交往,有時覺得十分孤獨寂寞,因而更加思念遠在異地的親人和朋友。
杜甫在秦州的時候,他的幾個弟弟散居在河南、山東。那一帶當時處于戰(zhàn)亂之中,戰(zhàn)事不斷,道路阻隔,音信不通,生死不明,令人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