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的名義——你在傷害孩子嗎
藍天和大海商量過,太陽只要這一個。爸爸和媽媽商量過,寶貝只要你一個。小寶貝,小太陽,媽媽拍你入夢鄉(xiāng),入夢鄉(xiāng),夢里有支金色的歌。
星空和大地商量過,月亮只要這一個。媽媽和爸爸商量過,寶貝只要你一個。小寶貝,小月亮,媽媽拍你入夢鄉(xiāng),入夢鄉(xiāng),夢里有支銀色的歌。入夢鄉(xiāng),入夢鄉(xiāng),夢里有支銀色的歌。
這是董文華老師演唱的《媽媽爸爸商量過》。
“上帝不能親自到每家,于是創(chuàng)造了母親”。母親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最崇高的。當孩子出生時,我們的心情是多么激動,我們將孩子當成了心中的珍寶。珍寶,總是被藏著、護著,于是,珍寶就不接地氣了。
◎我們的“愛”是否傷害了孩子
我和先生要孩子的經(jīng)歷充滿了艱辛。
大女兒其實是我第三次懷孕所得。第一次懷孕時,我倆“漂”在北京,先生還在讀研,沒有工作,我雖然做著編輯的工作,但收入頗微,居無定所。那時候沒有辦法生下孩子。正是因為那時的不要,后來想要孩子的時候,卻因為胎停育而再次流產(chǎn)。
當懷上大女兒時,我和先生自然是萬般小心。我甚至放棄了剛剛起步的工作室,安心在家養(yǎng)胎,寫作也一度中斷。大女兒出生后,我倆自然是萬般疼愛。那種疼愛是本能的,當我們給予孩子這種愛的時候,我們收獲的是一種付出的快感。
隨著不斷地研讀兒童心理學、教育學書籍,我漸漸明白,這不是一種理性的愛。我們以愛的名義滿足著自己的“內(nèi)在小孩”。表面看來,我們在愛孩子,實際上,我們卻在傷害著孩子的心理建構。
后來,懷上小女兒后,我就沒那么小心翼翼了。該工作就工作,該干嗎就干嗎,小女兒從小就學著自己照顧自己。先生嫌我照顧小女兒不周,心疼小女兒,說:“你打算讓她(小女兒)自生自滅嗎?”實際上,我們漸漸發(fā)現(xiàn),小女兒的適應能力相當強,她可以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適應不同的老師。相比之下,大女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沒有小女兒強?梢,當我們舍得讓孩子在生活中吃些小苦時,就會發(fā)現(xiàn)她可以少受許多其他孩子可能遇到的“苦難”。
可見,許多時候,即便是身為父母,我們依然會做出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的行為,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的行為。
◎寶貝,讓媽媽來—包辦代替令孩子無法自立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shù)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自己的生命中分離出去,以他獨立的人格,面對屬于他自己的世界。
而作為成人的我們,常常由于自己的童年沒有獲得足夠的愛,沒有成長為心理成熟的成人,而無法忍受孩子與我們分離,總是想方設法把孩子攬在懷里,讓孩子與自己精神共生,在孩子一句句“媽媽,我需要你”這種被需要的關系中,獲得自我的滿足。沒有距離的愛,沒有界限的情感,是最容易構成傷害的,有許多父母就是以這種愛的名義傷害著孩子。
事實上,每個孩子的心里都有獨立和依賴兩種愿望的沖突,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更多地支持孩子獨立成長,而不是包辦代替,讓孩子更加依賴自己。如果一個成人習慣在被孩子依賴中獲得滿足,只能說明這個成人的自我世界并沒有得到健康的成長。
◎就應該這樣做—精細化養(yǎng)育禁錮孩子的成長
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汪女士是著名的省級營養(yǎng)專家,她根據(jù)孩子的生長發(fā)育精心制定菜譜,可是,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并不像她期望的那樣。孩子和同齡人相比,長得又瘦又小,根本不像是十歲的孩子。并且,孩子脾氣暴躁,性情孤僻。
一位育兒專家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評價汪女士的做法。原來,汪女士精心地去制定菜譜,非常講究科學,每天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吃的量都做了明確嚴格的規(guī)定。每一周的食譜和要求都貼在廚房和孩子的房間里,時刻提醒著孩子。孩子吃不到規(guī)定的標準,父母就不肯罷休,一定要想辦法讓孩子“完成任務”。這位育兒專家對此做法的評論是:“他們的方法如果用于生產(chǎn)一架機器或培育一株稻谷,肯定會成功,可惜父母面對的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孩子!
心理學家通過對兒童成長的觀察和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最為需要的,不是人們普遍認為的充足的食物,而是愛和關懷!比绻麐寢尠丫Χ技性诤⒆拥纳硇枨笊希鴮⒆痈邔哟蔚男枨竽暤脑,必然會對孩子良好個性的發(fā)展產(chǎn)生負面影響。
◎都怪地不平—錯誤歸因令孩子失去責任感
一個孩子摔倒了,父母會馬上跑過去,扶起孩子,不停地哄孩子:“寶貝,別哭,摔著沒有?”這基本上沒有問題。但是,再往下,有些父母就會跺著地面說:“都怨地不平,讓寶寶摔倒了,媽媽打地,寶寶乖。”于是,孩子不哭了。
表面看來,父母似乎幫助孩子解決了困難,其實,這種錯誤的責任歸因卻幫助孩子推卸了責任。明明是孩子自己走路時不小心摔倒了,卻要去責怪沒有生命的地面。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由于父母的錯誤歸因,孩子學會了責怪他人,這給孩子留下了終身的“殘疾”,即能力的殘疾、心理的殘疾。這樣的孩子由于永遠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中,盡情享受著父母的照顧,當困難來臨時,就只會躲在父母的懷抱中,不敢獨自去面對。
◎你怎么總是這樣—過度評判降低孩子自我價值感
隨著科學育兒的發(fā)展,在養(yǎng)育孩子時,我們總希望孩子的各方面發(fā)展都是完美的,最好能夠按照兒童發(fā)展標準中的各項指標,一項一項達標,甚至超標完成。而我們也似乎特別容易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一些弱點和不足,并循循善誘地去引導孩子,企圖讓孩子往完美的方向發(fā)展。
“這點小事也哭,這也太懦弱了吧!
“你走路怎么這么不小心,現(xiàn)在摔著了吧!
“做作業(yè)真馬虎,這么簡單的問題都會答錯!
……
這些評判性的話語,不僅無法讓受挫的孩子獲得父母情感上的認同和安慰,而且,“懦弱”“不小心”“馬虎”等負面性詞語,猶如標簽般貼在了孩子的心里,直接降低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如父母評判的那樣了。
◎孩子你真棒—一味賞識令孩子失去承受力
五歲的女孩妮妮一直是老師和家長心目中的乖乖女。有一次,妮妮因為在幼兒園舉手沒有得到回答問題的機會,回家后就一直嚷嚷著第二天不去上幼兒園。妮妮說:“老師不喜歡我了,上學沒有意思。”
當前社會,流行新教育理念,倡導愛和自由。這原本是教育的變革,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在具體實踐當中,卻把持不住度,在提倡和顏悅色的鼓勵和賞識教育的時候,摒棄了批評,久而久之,孩子的抗批評心理承受能力嚴重退化,一旦在學校教育中遇到挫折,立刻就會不堪一擊,甚至走向自我毀滅。
著名青少年教育專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老師說過:“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蹦暧椎暮⒆,是非觀念尚未形成,孩子是非觀念的形成大多依靠家長對他所做事情的態(tài)度來判斷他所做事情的對錯。作為成人,我們應該給他們批評、指正,以此來建立他們的是非觀。孫云曉老師認為,無批評教育是偽教育,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負責任的教育,是缺鈣的教育,是危險的教育,因為經(jīng)不住批評的孩子是脆弱的。對父母和老師來說,一定要在必要的時候對孩子說不,并堅持到底,這是孩子成長的人生路標。孩子如果沒有接受過懲罰,也就學不會承擔責任。
有一次,我參加一個講師團的演講。一位媽媽說,她批評了三歲的兒子,沒想到三歲的兒子硬是和她杠上了。后來,她向孩子保證:“媽媽再也不會批評你了!
北京大學三寬家長國際教育學院院長蕭斌臣當即對這位媽媽說:“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負責任的。如果你放棄了‘批評’這個教育方法,你家孩子的教育是危險的。”
確實如此,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要經(jīng)歷風風雨雨,“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有孩子為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他才能明辨是非。對孩子放棄批評,不敢懲罰,那只會扭曲孩子對事物的認識,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轉移注意力—令孩子無法正視困難和挫折
有些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往往通過給予食物、玩具等方式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表面上看,轉移注意力確實能夠讓孩子快速地平復情緒。實際上,孩子受挫的情緒并沒有得到緩解,只是被意外獲得的食物和玩具所產(chǎn)生的喜悅之情沖淡了受挫的情緒。
經(jīng)常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受挫情緒,容易讓孩子形成錯誤的挫折應對方式。正如守株待兔一樣,明明是一次意外情況,孩子卻誤以為遇到困難后就應該得到甜蜜。
◎只要你快樂—過度滿足令孩子全能自戀
現(xiàn)在的孩子比我們童年時期要幸福得多了。父母不僅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而且還經(jīng)常主動為孩子提供充足甚至過剩的物質條件。只要孩子要玩具、衣服,就買;只要孩子想去哪里玩,就去;只要孩子快樂,就可以為他做任何事情。
我們總是很愛孩子,不管孩子要什么,我們都盡量滿足。實際上,過度滿足對于孩子來說,并沒有多大好處。在孩子得到滿足的當下,孩子可能會快樂,但是,這僅僅是得到的快樂,并沒有持久的幸福感。一旦孩子得不到滿足,立刻就會出現(xiàn)“暴跳如雷”的憤怒情緒。明明是珍貴的東西,孩子卻不懂得珍惜,有時候甚至抱著“弄壞了,讓爸爸媽媽再買一個”的想法。
這就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全能自戀。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全能自戀是每個人在嬰兒早期都具備的心理,即孩子覺得我是無所不能的,我一動念頭,和我完全渾然一體的世界(其實是媽媽或其他養(yǎng)育者)就會按照我的意愿來運轉。全能自戀,同時會伴隨著可怕的無助感、暴怒與被迫害妄想等。當全能自戀受挫的那一刻,你會感覺到自我和整個世界都破碎了,隨即陷入似乎根本不能動彈的無助感中,這種無助感你不想體會,于是立即變成暴怒,轉而攻擊那個破壞你的全能自戀的人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