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鏡鑒:中國敘述性圖畫與儒家意識形態(tài)》(Mirror of Morality:Chinese Narrative Illustration and Confucian Ideology)2007年由美國檀香山夏威夷大學出版。 2010年4月通過選題并開始翻譯,2012年初稿完成,又經(jīng)作者審校,2013年初交齊定稿。擬放入“開放的藝術(shù)史”叢書。
在《道德鏡鑒:中國敘述性圖畫與儒家意識形態(tài)》這本書中,她選取了中國美術(shù)史上一種重要但被忽略的圖畫藝術(shù)形式──中國敘述性圖畫,從歷史、社會、政治、經(jīng)濟、意識形態(tài)、道德等角度對我國皇權(quán)時代的由社會精英倡導(dǎo)的敘述性圖畫進行了一系列討論,此前還很少有學者就這個問題做過如此綜合的研究。全書分為八部分。前四章探討中國敘述性圖畫的概念、種類、功能,以及截至唐代時期的表現(xiàn)手法的演變。第五章論述了文人審美興起后的轉(zhuǎn)折以及李公麟的特殊性。雖然自宋代以后,敘述性圖畫不被繪畫評論家所贊美,但是敘述性圖畫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卻并未消失,它們?yōu)楹未嬖?被何人資助?又有何政治和文化意義?從第六章開始,作者將論述的重點放在對這些問題的討論上,以北宋及其以后宮廷中的敘述性圖畫為例,論述了敘述性圖畫的三個功能:激勵官員、穩(wěn)固皇權(quán)正統(tǒng)性和教育國君。第七章論述了從明代后期開始,宮廷之外的敘述性圖畫的情況,由于某些官員和精英的倡導(dǎo)以及經(jīng)濟的發(fā)展,敘述性圖畫的市場繁榮,而且結(jié)合木刻本得到廣泛傳播,這時的敘述性圖畫主要擔負了社會教育的作用。作者選取了四個實例:《帝鑒圖說》、《養(yǎng)正圖解》、《鎖諫圖》和文人委托制作的《孔子圣跡圖》,詳細論述了它們的委托、制作以及流行的情況,進一步闡明了它們的政治及社會道德意義。最后一章論述了清朝前半期對具有道德性主題的敘述性圖畫的委托制作,以及到了清朝后半期這種委托逐漸減少的事實,直至清廷顛覆后,儒家意識形態(tài)逐漸不再是中國治國體系的核心價值觀,以儒家思想為主題的敘述性圖畫也隨之衰落,全書關(guān)于皇權(quán)時代的敘述性圖畫的論述就此結(jié)束。
致中文讀者
致 謝
導(dǎo) 言∣敘述性圖畫在中國的社會地位
第一章∣重劃中國敘事繪畫的概念
第二章∣早期敘述性圖畫和道德勸誡
第三章∣漢代以后敘述性圖畫的新策略
第四章∣敘述性圖畫在唐朝時期之體制的形成
第五章∣轉(zhuǎn)折點和多種價值觀的爭鳴
第六章∣較晚期的宮廷中的敘述性圖畫
小型刻的
儒家學者推崇歷史事件中蘊涵道德訓(xùn)誡,而展示含有說教目的敘事圖畫的做法正反映了這一價值觀。 他們相信,如果恰當?shù)脑忈屵^去發(fā)生過的事件,則可以有助于解決當前的問題。正如教育性的故事比死板的說教能夠更生動地傳達道德觀一樣,描繪有模范作用的個體也可能會打動觀者并且激勵他們做出相應(yīng)的行為。周代晚期和漢代的著述中偶爾提及的一些圖畫作品表明從那時候開始人們就認為繪畫能夠影響操行。當然,這種影響取決于觀者是否能夠識別出圖像所表達的故事并解讀其中的含義。當孔子造訪周代的太廟時觀賞了描繪古代善惡男女的肖像的壁畫,他因此受到了啟發(fā)而思考過去發(fā)生的事件,并從中吸取訓(xùn)誡。孔子在凝視著一幅描繪周公抱著年幼的成王接受周朝官員朝拜的繪畫后,聲稱正是這幅畫中所體現(xiàn)的美德是周朝興盛了幾百年的原因。 眾所周知,孔子晚年哀嘆“吾不復(fù)夢見周公久矣” , 這說明他以周公的視覺形象為榜樣,而這一直有助于啟發(fā)他思考和修習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