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書不是“國學概論”一類。照編撰者現在的意見,“概論”這名字容易教讀者感到自己滿足;“概論”里好像什么都有了,再用不著別的——其實什么都只有一點兒!“國學”這名字,和西洋人所謂“漢學”一般,都未免籠統的毛病。國立中央研究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分別標明歷史和語言,不再渾稱“國學”,確是正辦。這部書以經典為主,以書為主,不以“經學”“史學”“諸子學”等作綱領。但《詩》、《文》兩篇,卻還只能敘述源流;因為書太多了,沒法子一一詳論,而集部書的問題,也不像經、史、子的那樣重要,在這兒也無需詳論。書中各篇的排列按照傳統的經史子集的順序;并照傳統的意見將“小學”書放在最前頭。各篇的討論,盡量采擇近人新說;這中間并無編撰者自己的創(chuàng)見,編撰者的工作只是編撰罷了。全篇的參考資料,開列在各篇后面,局部的,隨處分別注明。也有襲用成說而沒有注出的,那是為了節(jié)省讀者的注意力;一般的讀物和考據的著作不同,是無需乎那樣嚴格的。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先生在六十多年前寫的,六十多年來,這本小書廣為流傳,成為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經典,全書見解精辟,史筆卓越,通俗流暢,深入淺出,已成為讀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
這本書是朱自清先生在六十多年前寫的。
朱自清先生是現代散文家、詩人,也是研究古典文學的著名學者。他1898年生于江蘇東海,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為自清,字佩弦。曾任清華大學教授,1948年病歿于北京。
此書寫于1942年,1946年由文光書店刊行。1980年三聯書店重刊,葉圣陶先生專門新寫了篇重印序,序中說到:“朱先生所說的經典,指的是我們文化遺產中用文字寫記下來的東西。假如把準備接觸這些文化遺產的人比做參觀巖洞的游客,他就是給他們當個向導,先在洞外講說一番,讓他們心中有個數,不至于進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個好向導,自己在里邊摸熟了,知道巖洞的成因和演變,因而能夠按真際講說。”六十多年來,這本小書廣為流傳,成為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經典。
朱自清先生認為,“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經典訓練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內容,但我國古代典籍浩繁艱深,為幫助一般人了解古書,他在本書中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煩地介紹了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經典作品。他不囿于陳腐的舊學框架,盡量采擇近人新說,以嚼飯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用親切自然、切實而淺明的文字娓娓道來。朱自清先生有一個美好的心愿,希望“讀者能把它當作一只船,航到經典的海里去”。
葉圣陶先生還認為,“經典訓練不限于學校教育的范圍而推廣到全社會,是很有必要的。歷史不能割斷,文化遺產跟當今各條戰(zhàn)線上的工作有直接或者間接的牽連,所以誰都一樣,能夠跟經典有所接觸總比完全不接觸好!爆F在,我們再次鄭重向所有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讀者推薦這本書。與此同時,也為的是給大家介紹好文風的典范之作。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其散文以樸素縝密,清雋沉郁、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
重印《經典常談》序葉圣陶
序朱自清
說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書第三
詩經第四
三禮第五
春秋三傳第六(國語附)
四書第七
戰(zhàn)國策第八
史記漢書第九
諸子第十
辭賦第十一
詩第十二
文第十三
“春秋”是古代記事史書的通稱。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舉行,所以記事的書用這個名字。各國有各國的春秋,但是后世都不傳了。傳下的只有一部((魯春秋》,((春秋》成了它的專名,便是《春秋經》了。傳說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他編的。魯哀公十四年,魯西有獵戶打著一只從沒有見過的獨角怪獸,想著定是個不祥的東西,將它扔了。這個新聞傳到了孔子那里,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說,“這是麟啊。為誰來的呢!干什么來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說著流下淚來,趕忙將袖子去擦,淚點兒卻已滴到衣襟上。原來麟是個仁獸,是個祥瑞的東西;圣帝明王在位,天下太平,它才會來,不然是不會來的?墒悄菚r代哪有圣帝明王?天下正亂紛紛的,麟來的真不是時候,所以讓獵戶打死;它算是倒了運了。
孔子這時已經年老,也常常覺著生的不是時候,不能行道;他為周朝傷心,也為自己傷心?戳诉@只死麟,一面同情它,一面也引起自己的無限感慨。他覺著生平說了許多教;當世的人君總不信他,可見空話不能打動人。他發(fā)愿修一部《春秋》,要讓人從具體的事例里,得到善惡的教訓,他相信這樣得來的教訓比抽象的議論深切著明的多。他覺得修成了這部(《春秋》,雖然不能行道,也算不白活一輩子。這便動起手來,九個月書就成功了。書起于魯隱公,終于獲麟;因獲麟有感而作,所以敘到獲麟絕筆,是紀念的意思。但是《左傳》里所載的《春秋經》,獲麟后還有,而且在記了“孔子卒”的哀公十六年后還有:據說那都是他的弟子們續(xù)修的了。
這個故事雖然夠感傷的,但我們從種種方面知道,它卻不是真的!洞呵铩分皇囚攪饭俚呐f文,孔子不曾摻進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