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童畫》不僅是一本教育隨筆集,也是一本孩子們的童畫集。作者用飽含哲理的文字記錄了兒童校園生活的點滴、教師與孩童的問答、對童畫作品的賞析、對童心的扣問及對教育教學的反思。書中的童畫作品與教師的文字相呼應,相得益彰,引領(lǐng)我們感受童心的純粹、教育的單純。
回到童畫,實為回到童話,作者借助童畫安靜的意境,闡發(fā)了教育哲理——教育不是要回到兒童嗎?
“可愛與可惡”“臟話”“什么是美?”“什么是哲學?”作者用飽含哲理的文字和充滿童趣的童畫向讀者娓娓道來。
希望讀到《大夏書系·教育藝術(shù):回到童畫》的人能用心感受無拘無束的童話世界,在用心體悟生命最本質(zhì)的時段之時,獲得自己的教育體會。
如此《回到童畫》
那是我在做副校長時的2007年,學校要招聘美術(shù)老師。清華美院來了兩個學生應聘,可想各自的專業(yè)能力一定錯不了。
試講。當“聶焱”兩個字寫在黑板上的時候,作為語文教師的我,憑著直覺斷定這個年輕人的字真不錯。開場由介紹自己的名字引發(fā)開去,講起了美術(shù)。如果說僅僅是憑著這一點點的教育學技巧吸引了我對這個只會畫畫的年輕男孩的注意,那還是不夠的。課往后一聽,是他跟孩童們交流時的談吐,有一種與孩童天然的契合——自然,啟發(fā)式交流與真心傾聽的樣態(tài),讓我一眼就認定——就是他。
清華附小是中等規(guī)模的學校,?评蠋煵欢啵绕淠贻p的老師就更少了。特別是美術(shù)老師自己就有一間專業(yè)教室,當時另外兩位美術(shù)老教師都各忙各的,顧不上他。我時常會聽到他在傍晚朗誦古典詩詞——我擔心他會工作一陣子逃之夭夭,因為他太孤獨了。
同時也會擔心他心急氣躁,“吼”不住學生。果不其然,他也經(jīng)歷了一次被投訴的事件。我不斷與家長溝通,不時開導聶老師。我心里的嘀咕更大了,說不定下學期聶老師就走了……
然而,這個當年被美院選拔出來的優(yōu)秀人才,還是個男帥才,一待就是這么多年!這些年里他經(jīng)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外界的誘惑與社會對小學老師的評價對他又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等等。反正,一個年輕人愿意在基礎教育崗位上奉獻,還如此踏實、有想法,不容易,也令人敬佩!
不過想想也是應該如此的。2010年我有機會調(diào)到外校,當大家哄哄地認為我肯定離開時,平時基本不聯(lián)系的聶老師竟然給我發(fā)來了長長的短信,讀罷,深為感動。這感動里,不僅僅是他作為一個普通的年輕教師對我的肯定與挽留,更是他對學校教育,對學校未來發(fā)展的思考。試想,一個如此善良、有責任感的老師,怎么可能因為社會地位不高而自己專業(yè)水平高就什么都不顧及了呢?
我覺得自己與聶老師一樣,與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是有緣分的,我與這樣的同行在一起工作是有緣分的,而他與附小的孩童在一起就更是一種緣分。就這樣,我為一個個“聶老師們”對我的信任而感激著,也不斷引領(lǐng)、激發(fā)他們對教育的情愫與使命感。
聶老師對教育很有想法,也很有感覺,如前文所說,美術(shù)基本功不在話下,關(guān)鍵是他對教育有思考,對孩童有關(guān)注,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尊重教材更超越教材,從不應付任何一堂課。他的課堂信息非常豐富,把中西方的不同文化整合到一起,天馬行空,回味無窮,充滿哲學的、思辨的味道。如以“瘋狂”為主題的整合課,通過中國草書的抽象與西方抽象主義作對比,通過聯(lián)系孩童“瘋狂”的情緒,來整合各種藝術(shù)信息,讓孩童懂得藝術(shù)就在瘋狂與控制中誕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孩子上完這節(jié)課后,居然說出了一句頗具哲理的話——真正的瘋狂是安靜到了極致!聶老師還有將漢字與圖畫整合在一起的美術(shù)課,利用網(wǎng)絡先進有趣的信息,讓孩子用圖形勾勒文字,給了孩子極大的選擇性,充分培養(yǎng)了孩子的想象力,課堂上也融入了當代美術(shù)史的信息……難怪,他帶出的學生美術(shù)素養(yǎng)極深厚,學生對他喜歡備至,每周都期待他的課,甚至少一節(jié)學生都不干。一句話,聶老師是不可多得的卓越老師!
隨著清華附小百年走來,百年樹人的教師成為了我們梳理總結(jié)的重要內(nèi)容;叵胱约旱某砷L之路,是學校的平臺、校長的眼光、同事的呵護,讓我成為了一名特級教師。而今作為校長,我也有必要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老師們圓夢。毫無疑問,教育的關(guān)鍵在于老師。我想打造一支屬于清華附小獨有的明師團隊,這個明師不是有名氣的名,是明白的明,是要老師明白自己的教育目標,有自己清晰的教育方法與風格,有獨特的教育思想。有這樣一批明師在,才能為孩童聰慧與高尚的人生奠基,才能樹立清華附小獨有的教育文化及氛圍。于是,評選“最有影響力教師”和“最具發(fā)展力教師”的活動開展起來——年輕的聶老師被評為“最具發(fā)展力教師”。而接下來,為他們總結(jié),出系列叢書結(jié)集是必然的內(nèi)容之一,聶老師的書赫然在列。
聶老師這本書的出版,我認為是他對自己教學經(jīng)驗與教育思緒的一個很好的總結(jié),從圖文間就能感受到聶老師的思想,我讀后,很受啟發(fā),覺得后生可畏。
我很喜歡聶老師這本書的題目——“回到童畫”,童畫里肯定有童趣,諧音“童話”肯定有值得人思考的地方,書的題目既指明了聶老師作為美術(shù)老師的身份,又暗指了他的教育情懷。作為校長,越來越發(fā)現(xiàn)藝術(shù)教育的重要性。身為教育者,要努力成為孩童們的審美對象,從小培養(yǎng)孩童們對美的敏感性,對藝術(shù)的親近感。
清華附小做“1+X課程”改革這么多年,其課程的鮮明特征之一是:兒童站在教育的正中央。充分體現(xiàn)孩童的價值所在,立足學科素養(yǎng),形成核心價值觀,最終培養(yǎng)兒童走向聰慧與高尚的人生。通過課程整合,使教育化繁為簡,強調(diào)小學教育的基礎性,充分尊重孩童的個性,為孩童終身受益的生活與學習習慣打下牢固的基礎。在這本書中,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聶老師文筆的流暢與獨特,他說起孩童的畫來是很有感情的,是帶著自己的教育思考的。這本書,聶老師寫文,孩童配畫,就構(gòu)成了很好的教育對話,師生之間有一種無聲的交流。愿所有讀這本書的人都能從這本書里獲得關(guān)于自己的教育體會。
甚至可以說,《回到童畫》這本書也可以折射附小近年來藝術(shù)教育的想法,以及美術(shù)課堂的操作。學校所有的教學改革都要化到每個老師頭上來,如果老師是一個整合型老師,是一個時時反思自己課堂教學的老師,那他的課堂就很容易轉(zhuǎn)化為整合式的課堂,令人回味思考的課堂。正如聶老師在書中所提及的:“我理當感謝孩童的美術(shù)作品給了我很多的教育契機與想象的空間,真心地謝謝孩子們。”是的,教育之所以偉大,就是參與和見證這些活潑潑的生命,讓教育的價值在孩童未來的回憶中發(fā)揮應有的價值。
老師的書稿一成,普惠閱讀學習的人,同時也說明學校教育特色的形成,很多教育的故事與思想就被固化下來,傳承開去,而這也是附小新百年的重要財富,也算公德一份。
在2014年度搜狐教育盛典評選的“中國新銳教師”中,聶老師遙遙領(lǐng)先,獲得幾萬張投票——自然當選。當他特意穿著清華附小的校服與那些入選教師一同接受獎杯的時候,當主持人隆重介紹他的“事跡”的時候,我感慨:如此“童心”怎能不“回到童畫”,當初的“就是他”的確沒錯!就是他!
感謝聶老師,感謝附小還有很多的年輕人致力于小學教育,是為序。
竇桂梅
2015年3月于清華園
聶焱,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美術(shù)學院,現(xiàn)任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美術(shù)教師,兼任東北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2014年榮獲搜狐教育盛典“中國新銳教師”稱號。
序一 如此《回到童畫》
序二 童畫·童話
第一輯 呵護童年
童年真的需要好好呵護,用心回味童年,用孩童來參照印證生命,也是紀念自己童年的一種方式。身為教師的幸福,就是得了親近童年、回歸童年的方便。
鈴聲
可愛與可惡
廁所
校園
臟話
書包
教室
好學生與壞學生
小飯桌
眼保健操
廣播體操
書
升旗儀式
做課
英語
校服
母語
玩耍
他們的語言
夢想
數(shù)學
人格
情商
生活中的教育
欺負
作文
主持
誦讀
舞蹈
考試
班主任
獎罰
小干部
排隊
才藝
第二輯 童言無忌
倘若是孩童的語言,也就無所顧忌了,孩童的語言好就好在沒有顧忌,有顧忌就落入了成人世界的俗套中,沒有了生命性情的張力。愿美好的時間停留在我與孩童的一問一答中。
什么是美?
什么是遮擋?
什么是快樂?
什么是點、線、面?
什么是朋友?
什么是藝術(shù)?
什么是虛偽?
什么是具象?
什么是親情?
什么是抽象?
什么是游戲?
什么是色調(diào)?
什么是感覺?
什么是人?
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生命?
什么是男人?
什么是個性?
什么是女人?
什么是美術(shù)?
什么是空間?
什么是時間?
什么是宇宙?
什么是天地?
什么是老師?
什么是家庭教育?
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哲學?
什么是文化?
第三輯 童畫童趣
童畫必然有童趣。孩童在創(chuàng)作自己的作品時是沒有規(guī)矩的,甚至是沒有功利心的,他們不知從童畫中需要獲取些什么,他們也不懂童畫的各種定義及意義,反而使童畫本身趨向單純,倒是越發(fā)有種獨特的情趣。
風景背后的素描
山水的路子
文字的黑白
動物空間
神秘的人
孩童眼中的蒙娜麗莎
夜空下的貓頭鷹
森林與心理
點彩
游于藝
點
密集
猴吸煙
我的筆袋
城堡中的淡彩
來自民間的色彩
我
心中的校史
圓
練習
校園里的樹
冬日嬰戲圖
塔
林子里的氣息
人物與環(huán)境
莫奈
耳朵
郵票
封面
畫畫男孩
摧毀
老房子
民間的味道
線
閃耀
彩紙的味道
未完成
第四輯 叩問童心
叩問含有一種敬意,童心值得敬畏。童心的珍貴就在于沒有成人世界庸俗的規(guī)則,沒有成人繁亂蕪雜的內(nèi)心,如果這個世界都能學習童心,被童心所感染,這個世界會單純得多,率真得多。
試問
夢
豐子愷
新裝
狂人與公敵
失落的一角
爭論
老頑童
小王子
妞妞
黃永玉
不約束
稻草人
童性哲學
蘇菲的世界
看上去很美
孫悟空 超人
燒掉
太湖學堂
遙遠的聲音
蒙臺梭利
畢加索
《愛彌兒》
泰戈爾
我把心給了孩子們
《孩子們是"未來的寶貝"》
童心需要觸動
冰心
童年的消失
老子小子
你能對自己撒謊嗎?
李斯
薩特
哪吒
別把你心中的孩子趕走
童心說
第五輯 童畫敘事
童畫是否能完全敘事我并不太清楚,但童心有個特點就是時刻保持著對世界及人性的好奇,童心的好奇之感躍然于童畫之中,童畫由于有好奇心的庇護,所引發(fā)的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必然有一種心思隱藏其間,讓人琢磨,讓人回味。
樂學單
手機與美術(shù)
再談教材
簡筆畫
關(guān)于人體畫
教育的心思
傾聽的觸動
殘暴
一句話的收獲
那些無法忘懷的悔
寫生 呼吸
領(lǐng)著孩童解析創(chuàng)意
再談美術(shù)考試
枯寂也是一種美感
美育文化淺議
畫外交流
再續(xù)黑白緣
課堂突圍
改寫
大美術(shù)與小美術(shù)
欣賞再欣賞
關(guān)于評價
小組化學習
在童畫中認識哲學
小議上好美術(shù)課的要素
后 記
童畫·童話
回到童畫即回到童話。童畫里,線條肆意,顏色絢爛,童心遍被。兒童的繪畫世界如同一個夢幻的童話世界,精奇古怪,讓人回味。童畫是兒童心理最直接可以抵達的生命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可以偏執(zhí),可以較勁,可以放手一搏,最重要的是兒童可以犯錯。一張紙一支筆,單純有力地勾勒著屬于孩童自己的童話。童話并非指向孩童的夢話癡話神話,而是指向成人世界所缺少的執(zhí)著與期待、性情與理想。
我在小學謀職算起來也有些年頭了,每天與孩童們打著交道心安理得,倒也規(guī)矩。對老師這個身份已經(jīng)開始習慣了,習慣于每天的工作及說話的方式。習慣導致心安或許是件好事,可在人文教育的思想領(lǐng)域里,習慣似乎并非什么好事。從某個方面而言,習慣意味著激情喪失與思維僵化。然而,好的童話一定是激情洋溢的,一定是活潑靈動的,一定是顛覆人的思維慣性的,童話的存在似乎是對按部就班的俗世的一個最大的諷刺。
國人曾有童話不如神話的說法,這是從人的精神信仰方面來談的,認為童話的虛擬怎可與神話的靈性相提并論。中華民族的神話體系的構(gòu)建開始得很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而童話的源頭卻在歐洲。中西文化的交融,讓神話與童話交織,也讓神秘與浪漫、靈性與奔放交織。
在傳統(tǒng)神話里,國人在思維上還沒有完全得到自由的釋放,所有的神話似乎都在敘說倫理、教育、歷史及文化。所以必然導致國人寫給孩童的童話里,充斥著倫理道德,讓孩童無法親近真正屬于想象世界的童話。國外的童話全是寫給想象力的,而不僅僅是給孩童與成人欣賞的。中國虛無縹緲的神話都不能輕松,何況是搭建現(xiàn)實與夢幻的童話,而童話滿載著社會的價值觀念又怎能自在浪漫。我其實并不想糾結(jié)神話與童話的問題,因為我與美術(shù)結(jié)緣,我與孩童的緣分或許很早就在畫筆下注定了。在孩童的童畫世界里,我似乎能找到解決神話與童話問題的方法與路徑。仔細琢磨,童畫對于孩童而言是一次嘗試,一次創(chuàng)意,凡是愿意接觸童畫的孩童都會呈現(xiàn)出一種興奮的狀態(tài),這種興奮的狀態(tài)是靜謐的、悠遠的。
童畫不僅有神話的縹緲之感,更有童話的現(xiàn)實作用。童畫的豐富性照應著現(xiàn)實的單調(diào)。每位孩童都能在童畫的世界里找到那個精神理念里的“我”,都能發(fā)現(xiàn)自我存在的價值。顏色的聚散表達著性情的宣泄,線條的疏密解釋著心靈的渴求。在童畫世界里走過的每個孩童,是那么的獨一無二、天真爛漫。如果真能用心貼近童畫,也就貼近了孩童似童話般的心靈世界。
我一直以為,我在文字的世界里可以擁有童話般的自由,調(diào)字遣句,謀篇布局,作為主體而不受約束?墒俏业乃季w一直被外界干擾,我的思維終究無法逃離客體的影響,無法純粹。我似乎可以寫我的教育生活及孩童的狀態(tài),殊不知我本身就陷在生活狀態(tài)中,很多文字及思想早就被安排好了,我也將順理成章地感謝我的教育生活及天天陪伴我、給予我寫作靈感的孩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