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自劉裕代晉,終至隋朝滅陳,經歷170年。
基本上,南北朝是南方與北方各自發(fā)展的一個時代。南方的南朝延續(xù)了東晉的正統政權,承繼漢人政權,延續(xù)傳統文化,被傳統史家認可為正統。而北方在五胡的紛擾下,仍然殘存著幾個國家,最由鮮卑族所統一,是為北朝。北魏帝國在北方大地的優(yōu)良表現,讓南方紛亂的政局相形失色。北魏長期統治中國北方將近百年的時光,最終出現了危機,漢人高歡實際操弄著帝國,逼迫現任皇帝西奔長安投奔宇文泰,帝國遂一分為二。之后高洋篡奪東魏,建立北齊,西魏則奉送給宇文覺,是為北周。北齊不敵,北方又統一在北周帝國的版圖之下,接著楊堅輕易取得政灌,建立了大隋帝國。南方在梁、陳兩個逐漸縮小的帝國延續(xù)下,此時也回歸北方的統治,結束三百年的長期分裂。
歷朝通俗演義套裝內容簡介:
1916年開始蔡東藩用十年時間完成了《歷代通俗演義》,時間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國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內容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這即是一部歷史巨著,也是一部文學巨著,閱讀《歷代通俗演義》,既可以了解中國歷史,又可以欣賞傳奇故事,能夠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亦能最大限度地做到普及歷史常識,是一部具備再版價值的圖書。本套數增加了插圖,選配了符合歷史事件的版畫,可以將歷史事件更直觀、清晰的呈現給讀者。
1、毛澤東終其一生的枕邊書。
“請購整個中國歷史演義兩部(包括各朝史的演義)!保ā罢麄中國歷史演義”即蔡東藩所著《歷朝通俗演義》)——毛澤東致電黨中央派駐西安聯絡局局長李克農。該書是毛澤東一生的枕邊書,并推薦給兒子毛岸英和其別的人來閱讀!
2、中國唯一一套貫穿2000年的歷史演繹巨著。
蔡東藩以正史為經、軼聞為緯,從秦朝到民國2000余年歷史,用《三國演義》式的語言,寫成了這套中國最完整的歷史小說。自出版以來,累計銷量超過1000萬冊。
3、作者耗時十年終完成的巨著。
蔡東藩從1915年開始創(chuàng)作《清史通俗演義》,至1926年《后漢通俗演義》出版,整套《歷朝通俗演義》耗時十年才全部完成。本套書初版11部全部是石印線裝本。1935年改為鉛印,分裝44冊,增加了許廑父續(xù)寫的《民國通俗演義》后40回。全套書共11部,600余萬字。
4、原汁原味,保留作者自己批注的注釋、夾批和后批。
該書的一大特色就是蔡東藩自己為著作批注的注釋、夾批和后批,自批自評,行文嬉笑怒罵、妙趣橫生,全部按原文保留。
5、兼具故事性與史料真實性于一書,備受史家稱贊。
這套小說除極具故事性、趣味性之外,還極其重視史料的真實性。不但可以作為普通讀者的休閑讀物,也可以作為歷史愛好者的參考書。僅從歷史知識普及性一項來說,國內無書出其右。備受當代、后世史學家稱贊,被譽為:“讀《二十四史》不如讀蔡東藩!
蔡東藩(1877~1945年),浙江省山陰縣臨浦(今屬浙江蕭山)人,名郕,字椿壽,號東藩(有時寫成東帆),民國著名演義小說作家、歷史學家。14歲中秀才,后又進京朝考,名列優(yōu)貢,分發(fā)福建候補知縣,因不滿官場惡習,數月即稱病回鄉(xiāng),辛亥革命之后,曾先后在杭州及紹興等地教書。1916年開始蔡東藩用十年時間完成了《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時間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國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內容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蔡東藩這套演義重史輕文,盡管略輸文采,但卻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華通史,為普及中國歷史知識做出了不可磨滅貢獻。
第一回 陷江陵并戕梁元帝 誅僧辯再立晉安王
第二回 擒敵將梁軍大捷 逞淫威齊主橫行
第三回 宇文護挾權肆逆 陳霸先盜國稱尊
第四回 討王琳屢次交兵 諫高洋連番受責
第五回 戮勛戚皇叔篡位 溺懿親悍將逞謀
第六回 遇強暴故后被污 違忠諫逆臣致敗
第七回 遭主嫌侯安都受戮 卻敵軍段孝先建功
第八回 背德興兵周師再敗 攬權奪位陳主被遷
第九回 昵奸人淫后殺賢王 信刁媼昏君戮胞弟
第十回 斛律光遭讒受害 宇文護稔惡伏誅
第十一回 選將才獨任吳明徹 含妒意特進馮小憐
第十二回 韋孝寬獻議用兵 齊高緯挈妃避敵
第十三回 陷晉州轉敗為勝 擒齊主取亂侮亡
第十四回 老將失謀還師被虜 昏君嗣位慘戮沉冤
第十五回 宇文婦醉酒失身 尉遲公登城誓眾
第十六回 失鄴城皇親自刎 篡周室勛戚代興
第十七回 揮刀遇救逆弟敗謀 酣宴聯吟艷妃專寵
第十八回 長孫晟獻謀制突厥 沙缽略稽首服隋朝
第十九回 設行省遣子督師 避敵兵攜妃投井
第二十回 據湘州陳宗殉國 撫嶺表冼氏平蠻
第二十一回 反罪為功筑宮邀賞 寓剿于撫徙虜實邊
第二十二回 恨妒后御駕入山鄉(xiāng) 謀奪嫡計臣賂朝貴
第二十三回 太子勇遭讒被廢 庶人秀幽錮蒙冤
第二十四回 侍病父密謀行逆 烝庶母強結同心
第二十五回 攻并州分遣兵戎 幸洛陽大興土木
第二十六回 促蛾眉宣華歸地府 駕龍舟煬帝赴江都
第二十七回 巡塞北厚撫啟民汗 幸河西窮討吐谷渾
第二十八回 端門街陳戲示番夷 觀瀾亭獻詩逢鬼魅
第二十九回 征高麗勞兵動眾 潰薩水折將喪師
第三十回 楊玄感兵敗死窮途 斛斯政拘回遭慘戮
第三十一回 犯乘輿圍攻紫寨 造迷樓望斷紅顏
第三十二回 御苑賞花巧演古劇 隋堤種柳快意南游
第三十三回 麻叔謀罪發(fā)受金刀 李玄邃謀成建帥府
第三十四回 迫起兵李氏入關中 囑獻書矮奴死闕下
第三十五回 弒昏君隋家數盡 鴆少主楊氏兇終
第一回
陷江陵并戕梁元帝
誅僧辯再立晉安王
卻說宇文泰既鴆死帝后,改立新主,朝野上下,統料他有心篡逆,不肯再守臣節(jié)。偏泰遲延未發(fā),仍然照常辦事。是曹阿瞞第二。一面窺伺東南,特遣侍中宇文仁恕,借聘問為名,覘梁虛實。仁恕至江陵,湊巧齊使亦至,梁主繹禮待仁恕,不及齊使。仁恕歸國語泰,泰笑道:“吳兒必有所求,所以待卿有禮呢!奔榷汗彩箞笃,請據舊日版圖,重定疆界。泰問梁使道:“汝主尚思拓土么?但教保得住江陵,已算萬幸了!绷菏挂嗫乖~對答,語多不遜,被泰叱使南歸,且顧語左右道:“古人有言:天之所廢,誰能興之?難道蕭繹違天不成!”嗣是圖梁益急。再加降王蕭詧,按時貢獻,屢請師期,好一個虎倀。乃特召荊州刺史長孫儉入朝,商議攻取方法。儉振振有詞,與泰意隱相符合,乃復令還鎮(zhèn),使他預備芻糧,為進兵計。魏將馬伯符,舊為梁臣,陷入關中,至此頗眷懷故國,密遣人赍書至梁,報知泰謀。梁主繹尚多疑少信,置諸不提。
會廣州刺史蕭勃,啟求入朝,梁主繹特徙勃為晉州刺史,另調湘州刺史王琳代任。琳部曲強盛,又得眾心,所以梁主繹陰懷猜忌,特將琳遠徙嶺南,琳亦知上微意,私語江陵主書李膺道:“琳一小人,蒙官家拔擢至此,豈不知感?今天下未定,遷琳嶺南,倘有不測,琳怎得遠道奔援?竊想官家微旨,無非疑琳生變,琳毫無奢望,何至與官家爭帝?為官家計,不若令琳為雍州刺史,鎮(zhèn)守武寧,琳自放兵屯田,為國御侮,君臣一德,內外無憂,豈不是今日良策么?”膺深服琳言,但一時不敢啟聞。琳乃陛辭而去。敘入此事,為后文許多伏案。散騎郎庾季才頗識天文,特上書預諫道:“今年八月丙申,月犯心中星,今月丙申,赤氣犯北斗,心為天主,丙主楚分,臣恐一建子月,江陵必有寇患,陛下宜留重臣鎮(zhèn)江陵,整旆還都,遠避禍患;就使魏虜侵蹙,止失荊湘,尚不至傾危社稷,愿陛下勿疑!”梁主繹亦略知天象,喟然嘆道:“禍福在天,何從趨避?”遂不從庾言。
到了暮秋,西魏果遣柱國常山公于謹,中山公宇文護,大將軍楊忠等,出發(fā)長安,南下圖梁,將士共五萬人。長孫儉迎入戍所,向謹啟問道:“大軍前往江陵,未知蕭繹將出何計?”謹答道:“耀兵漢沔,席卷渡江,直據丹陽,乃為上策;移郭內居民,退保子城,深溝高壘,靜待援軍,尚是中策;若不先移動,但守外郭,便成為下策了!眱又道:“如公高見,究竟繹用何策?”謹微哂道:“我料蕭繹必出下策!”老成料事,如在目中。儉問何因?謹說道:“繹庸懦無謀,多疑少斷,愚民又難與慮始,皆戀邑居,上下偷安,我所以料定蕭繹,必出下策哩!眱聞言拜服,且預賀成功。謹等遂統兵南下。
梁武寧太守宗均,忙向梁廷告警。梁主繹與群臣會議,領軍胡僧祐,太府卿黃羅漢道:“兩國通好,未生嫌隙,當不至興兵入寇!笔讨型蹊∫嗖迦氲溃骸叭涨俺挤钍刮魑,宇文嘗溫顏相待,何致忽然生變!”彼且不知有君,遑問汝國!繹乃復令琛北行,探問確音,琛奉命而去。是時梁主繹迷信道教,方在龍光殿中,召集群臣,演講老子《道德經》。忽有邊騎入報,謂西魏兵已至襄鄧,叛王詧,亦率兵往會,指日前來,不可不防。梁主繹乃輟講戒嚴。已而復由黃羅漢呈上一書,乃是王琛寄至,內云“我至石梵,境上帖然,邊報多是戲言,未足為憑”。繹將信將疑,再至龍光殿講論老子,百官戎服以聽。父好佛,子信老,非此父不生此子。越宿又得邊警,尚疑為未確。及警耗迭至,乃使主書李膺赴建康,征王僧辯為大都督,兼荊州刺史,命陳霸先徙鎮(zhèn)揚州。僧辯、霸先兩人,正與齊冀州刺史段韶,交兵境上,失利還師。一聞江陵被寇,僧辯亟遣豫州刺史侯瑱,兗州刺史杜僧明,分領程靈洗、吳明徹諸將,先后進兵。郢州刺史陸法和,亦自郢州入漢口,將詣江陵,梁主繹獨遣使諭止法和,略云都兵已足御賊,卿但鎮(zhèn)郢州,不煩前來。法和不得已退還,涂堊城門,自著衰绖,兀坐葦席,終日乃脫去。無非幻術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