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經(jīng)典:史通》是中國及全世界首部系統(tǒng)性的史學(xué)理論專著,作者是唐朝的劉知幾。全書內(nèi)容主要評論史書體例與編撰方法,以及論述史籍源流與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史學(xué)理論和史學(xué)批評兩大類。史學(xué)理論指有關(guān)史學(xué)體例、編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論述;史學(xué)批評則包括評論史事、研討史籍得失、考訂史事正誤異同等。由于《史通》總結(jié)唐以前史學(xué)的全部問題,因而擁有極高史學(xué)地位,對后世影響深遠(yuǎn)。
敘錄
內(nèi)篇
六家第一
二體第二
載言第三
本紀(jì)第四
世家第五
列傳第六
表歷第七
書志第八
論贊第九
序例第十
題目第十一
斷限第十二
編次第十三
敘錄
內(nèi)篇
六家第一
二體第二
載言第三
本紀(jì)第四
世家第五
列傳第六
表歷第七
書志第八
論贊第九
序例第十
題目第十一
斷限第十二
編次第十三
稱謂第十四
采撰第十五
載文第十六
補(bǔ)注第十七
因習(xí)第十八
邑里第十九
言語第二十
浮詞第二十一
敘事第二十二
品藻第二十三
直書第二十四
曲筆第二十五
鑒識第二十六
探賾第二十七
模擬第二十八
書事第二十九
人物第三十
核才第三十一
序傳第三十二
煩省第三十三
雜述第三十四
辨職第三十五
自敘第三十六
外篇
史官建置第一
古今正史第二
疑古第三
惑經(jīng)第四
申左第五
點(diǎn)煩第六
雜說上第七
雜說中第八
雜說下第九
漢書五行志錯誤第十
五行志雜駁第十一
暗惑第十二
忤時第十三
六家第一
自古帝王編述文籍,《外篇》言之備矣。古往今來,質(zhì)文遞變①,諸史之作,不恒厥體②。榷而為論,其流有六:一日《尚書》家,--E1《春秋》家,三日《左傳》家,四日《國語》家,五日《史記》家,六日《漢書》家。今略陳其義,列之于后。
《尚書》家者,其先出于太古!兑住稥l:“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手稌分疬h(yuǎn)矣。至孑L子觀書于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乃刪其善者,定為《尚書》百篇⑤。孔安國日⑥:“以其上古之書,謂之《尚書》!薄渡袝^鈐》日④:“尚者,上也。上天垂文象,布節(jié)度,如天行也!蓖趺C日⑧:“上所言,下為史所書,故日《尚書》也!蓖拼巳f,其義不同。蓋《書》之所主,本于號令,所以宣王道之正義⑨,發(fā)話言于臣下,故其所載,皆典、謨、訓(xùn)、誥、誓、命之文⑩。至如《堯》、《舜》二典直序人事,《禹貢》一篇唯言地理,《洪范》總述災(zāi)祥,《顧命》都陳喪禮,茲亦為例不純者也⑩。
又有《周書》者,與《尚書》相類,即孑L氏刊約百篇之外,凡為七十一章。上自文、武,下終靈、景。甚有明允篤誠⑩,典雅高義;時亦有淺末恒說,滓穢相參,殆似后之好事者所增益也。至若《職方》之言,與《周官》無異;《時訓(xùn)》之說,比《月令》多同。斯百王之正書,五經(jīng)之別錄者也。
自宗周既殞,《書》體遂廢,迄乎漢、魏,無能繼者。至?xí)x廣陵相魯國孔衍,以為國史所以表言行,昭法式,至于人理常事,不足備列。乃刪漢、魏諸史,取其美詞典言,足為龜鏡者,定以篇第,纂成一家。由是有《漢尚書》、《后漢尚書》、《漢魏尚書》⑩,凡為二十六卷。至隋秘書監(jiān)太原王劭④,又錄開皇、仁壽時事,編而次之,以類相從,各為其目,勒成《隋書》八十卷。尋其義例,皆準(zhǔn)《尚書》。
原夫《尚書》之所記也,若君臣相對,詞旨可稱,則一時之言,累篇咸載。如言無足紀(jì),語無可述,若此故事@,雖有脫略,而觀者不以為非。爰逮中葉固,文籍大備,必翦截今文,模擬古法,事非改轍,理涉守株@。故舒元所撰漢、魏等“書”,不行于代也。若乃帝王無紀(jì),公卿缺傳,則年月失序,爵里難詳,斯并昔之所忽,而今之所要。如君懋《隋書》,雖欲祖述商、周,憲章虞、夏,觀其所述,乃似《孑L子家語》、臨川《世說》,可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故其書受嗤當(dāng)代,良有以焉! 洞呵铩芳艺撸湎瘸鲇谌。按《汲,嵳Z》記太丁時事④,目為《夏殷春秋》?鬃尤眨骸笆柰ㄖh(yuǎn),《書》之教也。”“屬辭比事,《春秋》之教也!敝洞呵铩肥甲,與《尚書》同時。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