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政治文明展開全景式的研究,試圖從政治學學理和中國政治發(fā)展實際兩個層面去闡明政治說明的基本理論和中國政治文明建設的基本實踐問題。
虞崇勝,1952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黃石市。1976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歷史系并留校任教,早年從事中國近代史教學與研究工作,后轉入學習和研究當代中國政治與政治學理論,先后師從謝經華教授和劉德厚教授,分獲法學碩士學位和法嘗表士學位。曾任武漢大學理論課部中國革命史教研究主任、政治與行政學院政治理論系副主任、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主任等職。1999年至2000年赴日本兼職教授,湖北省政治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主要科研方向為政治學理論和政治發(fā)展。主要學術著作有:《中國行史》、《政治文明論》 等10余種,在國內外重要期刊和報紙上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導論
第一章 文明及其與政治的關系
一、“文明”概念的起源
(一)“文明”概念在西方
(二)“文明”概念在中國
二、形形色色的文明理論
(一)18、19世紀的主要文明理論
(二)20世紀的主要文明理論
三、文明的科學涵義
(一)眾說紛紜的文明定義
(二)文明的科學涵義
四、政治與文明的親緣關系
(一)政治起源于對文明的企盼
(二)政治是人類社會進化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三)政治的詞義內涵著文明
(四)政治的目的是追求文明的生活
(五)政治文明建設是一種興利除弊的工程
第二章 政治文明的概念及其內涵
一、“政治文明”概念的歷史考察
(一)馬克思主義者所論及的政治文明
(二)西方學者所論及的政治文明
二、“政治文明”概念在中國的提出過程
(一)理論界對政治文明的最初探討
(二)自然科學家和法學家對政治文明的關注
(三)政治學家對政治文明的初步研究
(四)中央領導層對政治文明的重視
三、政治文明的科學內涵
(一對政治文明涵義的不同解釋
(二)對政治文明涵義的簡要辨析
(三)政治文明的科學涵義
(四)政治文明在文明整體中的地位
第三章 政治文明的結構體系
一、政治文明的三雛結構
(一)政治文明是一個系統
(二)政治意識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內在靈魂
(三)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規(guī)范要求
(四)政治行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外在表現
二、政治意識文明的結構體系
(一)文明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
(二)文明的政治心理
(三)文明的政治思想
(四)文明的政治道德
(五)政治意識文明之魂——“有容”
……
以上各種各樣的文明定義,從不同側面揭示了文明的基本內涵和基本特征,為我們界定文明的定義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但是,以上各種定義似乎都存在某些方面的缺憾。有的忽視了文明的社會屬性,只是認為文明是人類的心智活動,如孔德、福澤諭吉、岸根卓郎等;有的忽視了文明的進步屬性,僅僅認為文明是一種社會存在,并不表示進步和落后與否,如斯賓格勒、湯因比、弗洛伊德、托夫勒、亨廷頓等;有的忽視了文明的實踐屬性,僅僅將文明視為人類活動的成果,而忽視了人類活動的進化過程,如斯賓格勒、弗洛伊德、巴格比等;有的甚至認為文明只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屬于文化而不是文明,如伊東俊太郎;當然更多的是將文明與文化等同起來,忽視了文明與文化的基本區(qū)別,如孔德、斯賓格勒、巴格比、伯恩斯和拉爾夫、岸根卓郎、亨廷頓等。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固然與論者各自所處的國情不同、文化背影不同、研究視角和研究理路不同有關,但最根本的可能與論者缺乏唯物主義的歷史觀有關。如果不用歷史唯物主義去透視人類文明發(fā)展史,只是就事論事的從一些側面去探討文明問題,恐怕是難以獲得對于文明定義的科學認識的。
(二)文明的科學涵義
也許恩格斯的下述說法有助于我們科學地界定文明的定義。什么是文明?恩格斯有一個十分簡明的說法:“文明是實踐的事情,是一種社會品質!雹谡f法雖很簡明,卻深刻地揭示了文明的本質和特征。因為它不僅突出了文明的實踐屬性,而且還突出了文明的社會屬性,從而可以使我們對于文明的理解真正地建立在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礎之上,為科學地界定文明的定義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論指導。
綜合以上各種不同的文明理論和不同的文明定義,特別是恩格斯關于文明的說法,我們大致可以給文明下一個簡明的定義了。所謂文明,簡單地說就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進步狀態(tài)。從靜態(tài)的角度看,文明是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一切進步成果;從動態(tài)的角度看,文明是人類社會不斷進化發(fā)展的過程。
展開而論,文明的科學內涵應該包括以下基本要點:
其一,文明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實踐是人類改造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活動。勞動是實踐的基本形式。如果沒有勞動,沒有實踐,就不會有人類,也就不會有文明。人類就是在勞動過程中才最終從動物界脫離出來,誠如恩格斯所說的:在某種意義上,正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而且,文明也是人類勞動的創(chuàng)造物。勞動的進步,即勞動方式、勞動工具等的進步,使人類社會從野蠻逐步走向文明。正如馬克思所說:自然界沒有制造出任何機器,沒有制造出機車、鐵路、電報、紡紗機等等,它們是人類勞動的創(chuàng)造物。實踐活動不僅使人類創(chuàng)造了文明,而且也推動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只要人類的實踐一停止,文明實踐就失去了發(fā)展的動力。所以,文明首先是一個實踐的范疇,具有實踐性。文明的實踐性另一層意思是說,文明并非只是人類活動的成果。而且還是活動過程本身,是人類的具體行為方式的進步表現。人類的行為方式多種多樣,但每一種行為方式都或多或少地透視出文明程度的高低。因此,我們在考察人類文明時,必須將人類的行為也納入其中。
其二,文明具有社會品質。文明不能離開社會而存在,文明總是社會文明。除原始社會外,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文明。從本質上來說,文明的社會性是由人的社會性決定的。馬克思說過:“人是最名符其實的政治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孤立的一個人在社會之外進行生產——這是罕見的事,.在已經內在地具有社會力量和文明人偶然落到荒野時,可能會發(fā)生這種事情——就像許多個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談而競有語言發(fā)展一樣,是不可思議的!雹龠@就是說,文明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脫離了人類社會,就不會有文明的產生和發(fā)展。另外,人類正是通過組成社會后才最終擺脫了個人的局很而進入文明社會的。弗洛伊德認為,文明有一個并非不重要的特性是合理“調節(jié)人際關系及人的社會關系的方式”,“大多數人聚集在一起,就比任何單獨個體要強大,就會以團結對付各獨立的個體,這時人類的共同生活才有可能。這種社會的權力就被作為‘權利’來反對被譴責為‘野蠻力量’的個人力量。個體力量被社會力量的這種代替構成了文明的決定性一步”②。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說是人類的社會性決定了人類的文明性。
其三,文明是人類社會的進步狀態(tài)。盡管某些文明批判論者將文明時代的種種不文明現象歸之于文明發(fā)展所造成的結果,但文明本身是人類社會的進步狀態(tài)似乎是誰也不能否認的。與盧梭對人類文明的詆毀和譴責不同,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則確信,對人類文明的譴責是孩子氣的囈語,而文明社會中的人比未開化狀態(tài)下的人生活得不知要好多少倍。他對盧梭說,人天生是一頭猛獸,文明的社會用社會秩序給這頭猛獸戴上了鐵鏈,馴化了他的野性,為他提供了發(fā)展智力和幸福的可能。基佐表示:“文明這個詞所包含的第一個事實是進展、發(fā)展這個事實!雹鄹芍I吉也說:“文明是一個相對的詞,其范圍之大是無邊無際的,因此只能說它是擺脫野蠻狀態(tài)而逐步前進的東西!雹俑ヂ逡恋屡u說。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們稱之為文明的東西要對我們的不幸負主要責任,如果我們放棄文明,退回到原始狀態(tài),我們會更幸福!拔曳Q這種觀點令人驚異,是因為我們無論以什么方式給文明的概念下定義,伴隨著我們尋求避免來自痛苦根源的威脅的一切事物都是文明的一部分,這是不爭的事實”②。毛澤東談到文明史時說過:“人類的歷史,據說有五十萬年。這五十萬年之中。一段是野蠻史,一段是文明史。文明史只有五千年或者稍多一點。我們中國的歷史算長得很,但也只有四千至五千年……文明社會從奴隸社會算起,在中國據現有的可靠資料,應從商、周算起!雹墼谶@里,毛澤東也是將文明作為不同于野蠻而言的?梢,說文明是人類社會的進步狀態(tài),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其實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事實。說文明是進步狀態(tài)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指文明成果的形式是進步的;二是指文明內涵總是與時俱進的。進步發(fā)展是文明的外在表現,與時俱進是文明的內在要求。
其四,文明是社會整體的進步。在唯物主義歷史觀看來,人類的生產首先是物質資料的生產,而物質資料的生產實際上就是改造自然的活動。人類改造自然的物質成果就是物質文明,它表現為人們的物質生產進步和物質生活的改善,因此,物質文明是文明整體的基礎。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主觀世界也得到改造,社會的精神生產和精神生活也得到發(fā)展,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