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全鑒(第2版)(讀此書中庸做人,權威底本+文白對照+深度闡釋+精美插圖=全新升級的典藏首選)
定 價:38 元
- 作者:(戰(zhàn)國)子思 著,東籬子 解譯
- 出版時間:2014/1/1
- ISBN:9787518001637
- 出 版 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B222.14
- 頁碼:307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2
- 開本:16開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傳統(tǒng)文化之“經(jīng)學”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學問,對中華文明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它雖然是《四書》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卻是其中最富意蘊、最具理論和最見氣象的著作,最能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中國人的智慧和哲學洞見。?
本書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導言,從處世和人生經(jīng)驗的角度出發(fā),闡發(fā)了蘊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處世中的經(jīng)典案例加以印證,幫助讀者深化理解《中庸》這一傳世經(jīng)典所包含的智慧。
1.《中庸全鑒》原文根據(jù)權威版本核定,輔以通俗易懂的譯文,使讀者全面領略這部儒家經(jīng)典之作的哲學思想之美! 2.全書雙色印刷,采用80克膠版紙,配以大量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密切相關的精美圖片! 3.在一版的暢銷基礎上全新修訂而成,內(nèi)容更精到,文字更洗練,裝幀更典雅,適合廣大國學愛好者閱讀及收藏。
第一章 天命:天地之化奉于中和
◎1.秉承天命,天人合一
◎2.道不可離,君子慎獨
◎3.要有“三省吾身”的態(tài)度
◎4.中、和是一切的根本
第二章 時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1.做個堅守道德的君子
◎2.反中庸者是可怕的
◎3.去除內(nèi)心的肆無忌憚
第三章 鮮能:人生在世。都是有欲望的
◎1.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標準
◎2.孔子的中庸思想
◎3.人的欲望永遠都不能滿足
◎4.必須克服褊狹的劣根性
第四章 行明:既無過之,亦無不及 第一章 天命:天地之化奉于中和
◎1.秉承天命,天人合一
◎2.道不可離,君子慎獨
◎3.要有“三省吾身”的態(tài)度
◎4.中、和是一切的根本
第二章 時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1.做個堅守道德的君子
◎2.反中庸者是可怕的
◎3.去除內(nèi)心的肆無忌憚
第三章 鮮能:人生在世。都是有欲望的
◎1.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標準
◎2.孔子的中庸思想
◎3.人的欲望永遠都不能滿足
◎4.必須克服褊狹的劣根性
第四章 行明:既無過之,亦無不及
◎1.萬事都要講究一個“度”
◎2.物壯則老,過猶不及
◎3.適度才是正確的選擇
◎4.驕矜者無知,自知者智慧
第五章 踐行:積極賓踐
◎1.中庸不是用來研究的
◎2.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
◎3.學以致用方顯真智慧
第六章 大知:大智慧者執(zhí)兩用中
◎1.執(zhí)兩用中是杰出的領導藝術
◎2.隱惡揚善,律人安人
◎3.揚長避短,以揚為主
◎4.多征詢下屬的意見
第七章 子知:聰明反被聰明誤
◎1.聰明并不等于高明
◎2.不要顯得比別人聰明
◎3.雞蛋不必硬碰石頭
第八章 服膺:中庸之道,服膺弗失
◎1.踐行中庸需要內(nèi)在的自覺性
◎2.時刻不放棄追求的目標
◎3.認識到錯誤就立即改正
第九章 可均:白刃可蹈,中庸難得
◎1.中庸是極致性的標準
◎2.中庸之道與對癥下藥
第十章 問強:精種力量的強最重娶
◎1.寬柔以教,不報無道
◎2.暴力不是明智的選擇
◎3.與人為善,和而不流
◎4.堅持原則,保持氣節(jié)
第十一章 素隱:邏道而行,依乎中庸
◎1.欺世盜名者不得善終
◎2.半途而廢者難以成功
◎3.不爭不斗,不喜不厭
第十二章 費隱:君子之道費而隱
◎1.中庸之道既易又難
◎2.努力擺脫一知半解
第十三章 不遠:君子之行,安然守正
◎1.道不遠人,遠人非道
◎2.以尊重人的原則去治理人
◎3.忠恕之道與中庸之道
◎4.庸德之行,庸言之謹
◎5.做人做事要收斂些
第十四章 素伍:素位而行,反求其身
◎1.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
……
第二十章 問政:冶離理政的方法和原則
◎1.為政之要,在于得人
◎2.以自身的德行感召人才
◎3.治國之道,以仁為本
◎4.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5.勤奮必能通向成功
第二十一章 誠明:自誠明,自明誠
◎1.誠是儒學的奠基性觀念
◎2.誠和明是互相聯(lián)系的
◎3“自誠明”與“自明誠”
第二十二章至誠:用至誠之心贏得至怒
◎1.君使臣以誠,臣事君以忠
◎2.用自己的真誠打動對方
第二十三章 致曲:翼誠之人能化育萬物
◎1.致曲的修養(yǎng)之道
◎2.由局部達到整體的誠
第二十四章 前知:至誠者可預知未來
◎1.誠的最高境界有如神靈
◎2.先知來自于自身的修煉
第二十五 章宜成:誠者自成,合內(nèi)外之道
◎1.誠是事物的發(fā)端和歸宿
◎2.至誠必然是仁德
◎3.孔子祖述堯舜的內(nèi)容
◎4.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第三十一章 至圣:能“配天”的領導藝術
◎1.居上者要“臨之以莊”
◎2.寬裕溫柔,容納萬物
◎3.培養(yǎng)寬宏大量的胸懷
◎4.儀表言行要顯得精明強干
第三十二章 夭德: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1.至誠之道的功用
◎2.“誠”是天人合一的聯(lián)結點
第三十三章 德化:弘揚德行的最高境界
◎1.君子之道不可急功近利
◎2.把民眾培養(yǎng)成有德的君子
◎3.含而不露比暴跳如雷更有效
參者文獻
3.人的欲望永遠都不能滿足 凡事不走偏鋒,不走極端,這是“中庸”的原則 。中庸說來簡單,實際 上很難做到,我們的言行舉止往往失之偏頗,過于追 求物質(zhì)就是其中之一。
得到舒適而且悠閑的享受,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 標,是人類本性的追求, 因為人生在世,都是有欲望的,這些欲望換句話說就 是需要:需要吃、需要 穿、需要愛、需要名利地位等。而人的這些需要一般 來說是沒有止境的,是 無法完全得到滿足的。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準備離開他所住的村 莊,到無人居住的山中 去隱居修行,他只帶了一塊布當做衣服,就一個人到 山中居住了。
后來,當他要洗衣服的時候,需要另外一塊布來 替換,于是他就下山到 村莊中,向村民們乞討一塊布當做衣服,村民們都知 道他是虔誠的修道者, 于是毫不吝惜地給了他一塊布,當做換洗用的衣服。
當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發(fā)覺在自己居住 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 常常會在他專心打坐的時候來咬他那件準備換洗的衣 服,他早就發(fā)誓一生遵 守不殺生的戒律,因此不愿意去傷害那只老鼠,但是 他又沒有辦法趕走那只 老鼠,所以他回到村莊中,向村民要一只貓來飼養(yǎng)。
得到了一只貓之后,他又想到:“貓要吃什么呢 ?我并不想讓貓去吃老 鼠,但總不能跟我一樣只吃一些水果與野菜吧!”于 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 牛,這樣子那只貓就可以靠牛奶維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以后,他發(fā)覺每天 都要花很多的時間來照 顧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莊中,找到了一個可憐 的流浪漢,然后帶著這 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到山中居住,幫他照顧乳牛。
那個流浪漢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后,跟修道 者抱怨說:“我跟你不一 樣,我需要一個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強迫別人一定要 跟他一樣,過著禁欲苦 行的生活…… 這個故事就這樣繼續(xù)演變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 ,到了后來,也許是半 年以后,整個村莊都搬到山上去了。
欲望就像是一條鎖鏈,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永遠都不 能滿足。
在印度的熱帶叢林里,人們用一種奇特的狩獵方 法捕捉猴子:在一個固 定的小木盒里面,裝上猴子愛吃的堅果,盒子上開一 個小口,剛好夠猴子的 前爪伸進去,猴子一旦抓住堅果,爪子就抽不出來了 。人們常常用這種方法 捉到猴子,因為猴子有一種習性,不肯放下已經(jīng)到手 的東西,人們總會嘲笑 猴子的愚蠢:為什么不松開爪子放下堅果逃命?但審 視一下我們自己,也許 就會發(fā)現(xiàn),并不是只有猴子才‘會犯這樣的錯誤。
“得寸進尺,得隴望蜀”是對貪得無厭之輩的形 象比喻,只有少數(shù)超凡絕 俗的豁達之士才能領悟知足常樂之理。適度的物質(zhì)財 富是必需的,追求功名 以求實現(xiàn)抱負也是對的,關鍵看出發(fā)點何在。有一定 社會地位是現(xiàn)實生活迫 使個人接受的一種要求;追求物質(zhì)豐富是刺激市場繁 榮的動力,對個人而言, 絕非因為安貧樂道就可以否定對物質(zhì)欲望的追求。但 是一個人為銅臭氣包圍, 把自己變成積累財富的奴隸,或為財富不擇手段,為 權勢投機鉆營,把權勢 當成滿足私欲的工具,那么,這種人就會永遠貪得無 厭,為正人君子所不齒。
4.必須克服褊狹的劣根性 孔子之所以感嘆中庸之道“民鮮能久矣”,是因 為他深刻地發(fā)現(xiàn)人類的一 個劣根性,這個劣根性就是違反平淡恒常。在孔子看 來,具有平常心是對人 最高的評價。但是,人總是想要超越自我和別人,總 是不愿意成為真正的自 己,帶有狹隘目的去做事就缺乏平常之心。
一切紛爭都基于不安于寂寞,一切的戰(zhàn)爭和斗爭 都源自以鄰為壑的褊狹…… P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