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3年8月,我從陜西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yè),來到位于廣西宜州的河池高等師范?茖W校(今河池學院)任教。宜州(今河池市宜州區(qū))是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清代屬于慶遠府,古跡眾多,風景秀麗,也是歌仙劉三姐的家鄉(xiāng)。學校旁邊有一個白龍公園,公園里有一天然溶洞白龍洞。洞中的景致,并不比桂林的溶洞差,只是名氣不大。白龍洞口的石壁上鐫刻有石達開《白龍洞題壁詩》,字體雄健,筆力遒勁,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首詩的小序說,此詩是咸豐九年(1859)石達開在慶遠休整時游覽白龍洞所作。詩成之后,刻于石壁,石達開麾下的幾位將領也紛紛唱和,遂留下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塊太平天國詩文摩崖石刻。這處石刻現(xiàn)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達開(18311863)出生于廣西貴縣(今廣西貴港),是太平天國名將,也是太平天國最具傳奇色彩、悲劇色彩的人物,他轉戰(zhàn)千里,體恤百姓,英雄事跡為后世傳頌。從那時開始,我對太平天國及石達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力所能及地收集一些與太平天國有關的資料,準備做進一步研究。1997年7月,我考入四川大學讀博。四川大學的所在地成都,是石達開被清政府俘獲后就義之地。石達開的《入川題壁》詩就鐫刻在春熙路,為繁華的鬧市增添了一絲凄涼之意。三年讀博期間,我盡可能地收集有關石達開的資料。2001年9月,我去南京師范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太平天國定都南京,位于長江路的天王府是太平天國的政治中心;位于瞻園路的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是有關太平天國文物史料的專題博物館,其中有不少關于石達開的文獻資料。南京也是民國首都,民國時期有關石達開的一些軼聞也多成書于此。據(jù)說這些軼聞的編撰者動機不一,既有為民主革命而附會,也有為個人生計謀財路,還有為石達開的英雄末路而鳴不平。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石達開日記》和《石達開全集》在市坊流出,有人對此信以為真,有人對此嗤之以鼻,還有人認為是真實與傳說的雜糅。但無論怎樣,《石達開日記》和《石達開全集》是距太平天國失敗時間最近的記錄,為研究太平天國提供了一些具有一定可信度的資料。從這個角度而言,對《石達開全集》進行整理、校注,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學術意義。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筆者申報了2018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研究項目《石達開全集》校注,獲得重點立項資助。雖然有些學者對《石達開全集》的真?zhèn)纬钟胁煌捶,但《石達開全集》校注能夠獲得立項,體現(xiàn)出廣西人民對這位優(yōu)秀的兒子石達開的特殊感情。為了使讀者全面了解石達開的事跡,筆者在書中以附錄的形式,把十一條與石達開有關的書信、詩歌、軼事、傳記以及后人對石達開的懷念詩文等收錄其中。附錄或許有一些不確定性,但卻反映了后人對石達開的一種特殊感情,對于展現(xiàn)一位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增加人們對石達開的全方位認識,有一定的作用。附錄不同于歷史事實,僅供參考,因目前有關石達開的歷史資料比較稀缺,將附錄列在其中,聊作對石達開研究資料的補充。
《石達開全集》校注獲得立項之后,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fā),許多田野調(diào)查無法進行,這也為《石達開全集》的校注帶來一定困難。即便如此,作為在石達開故鄉(xiāng)居住、工作、生活三十年的筆者,仍然抱著極大的熱情,力爭把《石達開全集》校注好,為繁榮太平天國研究、堅定文化自信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