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虎年末,在卡塔爾世界杯盛宴期間,國內的防疫政策突然解封。誠然,直至今日我們依然面對諸多不確定,但至少看到了回歸正常生活的希望。
希望,對于人類而言,是一件具有魔力的事物。希望將現(xiàn)在與未來聯(lián)系,構建一種因果連續(xù)的想象,進而賦予當下以意義。人們在談論未來時,如談及世界杯最終誰會奪冠,我認為我相信我支持等表述,多半是我希望的潛臺詞。在休謨看來,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也不過是希望的一種。甚至在某種意義上,人類一切的文明、文化都只不過是希望的別名,是人類佇立此岸、向未知彼岸投射的信念之影。希望有知性和理性的部分,但更屬于信仰的天空。沒有了希望,我們必定受困于巨大虛無的時間牢籠!僅僅依靠科學與理性,我們何以承受世界之重荷、生命之虛空?
人類之高貴,不在理性與情感,而在信仰統(tǒng)攝之下理性與情感的統(tǒng)合,是一種生命的復雜形態(tài)。信仰生成希望,寄托理想,開發(fā)悟性,而信仰的喪失,是當今文化中理性偏執(zhí)和感性泛濫的主因。在這樣的時代語境中,在如此思路下,我們缺乏的是有生命氣息而非工匠式的文字,我們主張的是擁抱有希望的文字,而不是超越僅追求客觀的知識。這種文字,不只是為了求真,而且還與自己的生存體驗相結合,尋求一種信念的彌合,自有一種無聲的吶喊。
對我而言,2022年下半年以來發(fā)生在身邊的諸多事件,讓我生發(fā)深深的倦怠感,而倦怠感的深層則是希望的喪失,特別是業(yè)師嚴紹璗先生的過世,給我?guī)順O大的沖擊。先生博學廣識、謙退不爭、溫雅如玉。先生首倡的變異體發(fā)生學理念,將中國的日本學研究提升到辨析其源、追溯其因的發(fā)生學層面,并開創(chuàng)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國際中國學(漢學),且在上述多個領域引領著學術的進步和發(fā)展。嚴先生作為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學術顧問以及鄙中心主辦刊物《國際中國學論叢》的名譽主編,對中心事業(yè)的推進和發(fā)展給予了悉心指導和無私貢獻。故本輯特設懷念嚴紹璗先生專欄,以示我們的深切感念。
本輯除了緬懷嚴紹璗先生的文章,我們還推出了中外文學關系與思想研究東亞漢學與中國學史中國文學譯介與研究等固定專欄,這些文章雖然主題各異,但也可納入我們(當下)文本(生成與接受)歷史(意義與真實)這樣的視野之內,將文本納入內部與外部、當下與歷史、我與世界交融、對話的復雜而具體的場域中,既關注時代共生的大語境,也注意某個具體時段的特殊性以及事件參與者的個性化表征,而在描述上述歷史文本時,我并非置身事外的他者,更不是遠在太陽系外靜觀地球的其他高等文明,作為觀察者和描述者的我實則已經鑲入我們(當下)文本(生成與接受)歷史(意義與真實)這樣的文化生產之中了,唯一的問題,或許只是我們是否有這樣的自覺和意識罷了。依編者愚見,以往的以科學性為唯一目標和前提的人文學術已是明日黃花,科學性(基于理性的客觀實證主義)和人文性(基于人性的文化審美意識)相統(tǒng)一的人文學術才是未來學術的方向。換言之,真正的學術不是被職業(yè)化、被壟斷化、被等級化的領域,因為每個人都應該成為世界(歷史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見證者和描述者。正如我們在《國際中國學論叢》(第一輯)的《序》中所言:
我們主張的中國學絕非僅僅是國外學者研究中國之學問(Sinology、
China Studies等),即國際中國學,而最終歸屬于某一個學科;也非僅僅
是中國學者對于國外學者之漢學、中國學、中國問題研究之再研究,即國際中國學研究。我們所期待的中國學更是指一種在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基于對人類歷史和世界現(xiàn)實整體的觀照和理解,進而考察中國以怎樣的方式和狀態(tài)參與構建人類所在世界的過程及其對這一過程的多元詮釋。
或許還可以對上述觀點進行一點補充,即所謂中國,唯有將其放入世界之中才能稱為中國;所謂中國價值不僅僅是紙面上漂亮的言辭,更取決于每個生活在當下的我們自己。
此外,嚴紹璗先生的日本中國學(漢學)研究,之所以可以引領改革開放之后國際中國學研究之潮流,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將國際中國學研究定位為一門涉及雙邊甚至多邊文化領域的跨文化的學術。而且,也如嚴紹璗先生教示,無論從文化生成的原理上,還是從已然被證明的事實上,在當下可以稱為文化抑或文明的事物,必然是多元而混合的,純種文化的建構面臨著必然失敗的命運。因此,面向人類未來的文化,也一定是一種新型的多元文化,而國際中國學及對其展開的逆向研究國際中國學研究之核心任務,就是尋求和探討中國文化在未來人類社會文化中所處的位置。然而,不無遺憾的是,縱觀數(shù)千年的文明史,能夠為工具理性盛行、一味追求技術高效而致人類已然踏上危途的當下(人類生存最重要的三大自然資源淡水、空氣和土地悉數(shù)遭受污染,缺乏新時代哲學和倫理學基礎的人工智能以及氣候惡化、核威脅、核污染等),提供獨特性、開創(chuàng)性的中國思想者,依然是先秦的諸子百家,然后是漢化的佛教思想,特別是老莊對人類文明的深刻質疑與深情憂慮,其反者道之動的保守思想及價值尚未得到充分重視,也唯有將中國文化放入當下日趨復雜的人類整體生存境遇、面向撲朔迷離的人類整體之未來,在與西方自啟蒙時代以來的思想、其他地區(qū)的優(yōu)秀文化展開對話中,才能厘清自己的文化結構與邏輯,并找到在人類未來文化多元結構中中國文化的位置。只是需要注意的是,融入世界的某種文化形態(tài),最終會以自身相對否定的形態(tài)進入人類文化的整體,即以多元文化內共生而非多元文化共生的場域與方式生成、運行著一種超越了簡單的和而不同的人類整體文化樣態(tài),或許,那時正是人類大同之時。
而關于文化與文明的本體,迄今為止尚未有多少人認識到如下事實:人類作為自然之子,人類的文化與文明也是自然衍生之物。如農業(yè)文明的誕生與人類額葉前皮層之進化關系、十四種主要家禽在不同地域的分布與其生物習性的聯(lián)系等,無不揭示出人類文化與文明,是一種自然選擇而非人類自主選擇與設計的結果。與此相對,工商業(yè)文明則是打破原有農耕文明之固定地域獲取能量與信息的跨區(qū)域生存方式。因此,東西方文化對話之深入,還需要在歷史還原與現(xiàn)象闡釋的基礎上,加上更為深入的視野(如生物社會學),面向人類文化之本質,面向人類之歷史與未來。自然,以上超越狹隘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宏大思路非鄙書所能承載,但我們愿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為中國學術之真正覺醒與崛起而努力。
在學術分化的今天,《國際中國學論叢》以輯刊的形式運營,面臨諸多困境和挑戰(zhàn),但至少它還有一個優(yōu)點相對自由。我們不以躋身核心期刊為目標,也不以權威和熱點而規(guī)訓,我們只是盡力而為、自省而忠于自身。
春節(jié)在即,謹祝有緣的讀者安康、好運!不辭加一歲,唯喜到三春。
編者謹記
壬寅年冬月廿四
卡塔爾世界杯決賽前日
王宗琥,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外國語學院院長。教育司高等學校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俄語分委會委員,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市教學名師,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俄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優(yōu)秀博士論文獲得者。主要從事俄羅斯文學和文化研究。
王廣生,北京大學文學博士,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外國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領域為比較文學、日本中國學(漢學)史。
懷念嚴紹璗先生專欄
我所認識的嚴先生/劉建輝 003
嚴紹璗先生學術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張哲俊 008
永遠的師生緣
追憶恩師嚴紹璗先生/劉萍 020
比較文學園地的中國耕耘者
敬悼業(yè)師嚴紹璗先生/錢婉約 024
嚴紹璗先生的東亞文學關系與日本中國學研究
為紀念嚴先生七十壽辰而作/周閱 030
追隨嚴紹璗先生問學點滴/聶友軍 059
悼念我永遠的導師嚴紹璗先生/王廣生 063
中外文學關系與思想研究
有關《羅生門》的外部解讀/李強 079
勝海舟的忠與逆
從《冰川清話》的篡改到民本主義/郭穎 099
朝鮮前期的杜詩接受與《杜詩諺解》刊行的文學史
意義/[韓]金南伊 著 [韓]林惠彬 譯 114
關于日本和魂洋才與中國近代思想關系的再思考/邊明江 142
東亞漢學與中國學史
金谷治的《論語》研究
以《論語》鄭氏注研究為中心/錢婉約 蘇豪 161
風流與雄壯
夏目漱石與正岡子規(guī)的山水漢詩淺析/周晨亮 178
明治時代的幼學便覽類文獻研究/榮喜朝 193
東亞同文書院的中國調查/程真 207
宮崎市定研究之回顧與評述/郭珊伶 218
中國文學譯介與研究
古小說的語法
論人稱代詞及疑問代詞的用法/[日]小川環(huán)樹 著 嚴紹璗 譯 241
《文選》學習與古代日本的漢文教育/高薇 260
中國文化在海外
18071949年中國文化在日本
基于以支那為檢索關鍵詞段的文獻學考察/梁辰 277
21世紀日本的《易經》主題出版概要/吳嬌 288
本卷作(譯)者一覽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