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麗青用當代中國宗教學中具有科學創(chuàng)新意義的理論與方法對弗洛伊德的全部宗教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概括和分類,作出了比較準確全面的評價。資料豐富而又翔實可靠,理論分析深入而又合理可信。《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拋棄了西方那些弗洛伊德批判家們的偏見,為我們繪出了一幅作為深層精神分析宗教心理學創(chuàng)建者的弗洛伊德真實可信的全景圖像。讀了本書之后,讀者心中定會對弗洛伊德的宗教學說有一種耳目一新的快感。
陸麗青(1970.12)女,漢族。2006年在浙江師范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2009年在中央民族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2009年7月至2011年在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現(xiàn)在浙江工商大學任教,研究方向為宗教心理學,先后在《世界宗教研究》、《社會科學戰(zhàn)線》和《心理科學進展》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余篇,出版譯著一部。
緒論
一 研究意義
(一)宗教學領域的意義
(二)宗教心理學領域的意義
二 研究動態(tài)和創(chuàng)新
(一)國外研究成果
(二)國內研究現(xiàn)狀
(三)以往研究存在的問題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弗洛伊德的生平及著作簡介
第一節(jié) 精神分析理論的奠基期(1856—1905)
第二節(jié) 精神分析理論的深究期(1905—1915)
第三節(jié) 精神分析理論的修正期(1915~1939)
第二章 弗洛伊德宗教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弗洛伊德宗教思想的淵源
一 弗洛伊德宗教態(tài)度形成的搖籃:家庭環(huán)境
二 弗洛伊德宗教批判的引路入:費爾巴哈
三 弗洛伊德宗教研究的推動力:比較宗教學領域的研究成果
四 弗洛伊德宗教研究的工具:相關的精神分析理論
(一)潛意識理論
(二)本能論
(三)人格論
(四)力比多發(fā)展階段理論
第二節(jié) 弗洛伊德宗教思想的理論前提
一 原始人、兒童和神經(jīng)癥患者心理狀況的一致性
二記憶痕跡
第三節(jié) 弗洛伊德宗教思想的發(fā)展脈絡
一 嘗試階段
二 鞏固和發(fā)展階段
三 總結階段
第三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之一:宗教的起源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萬物有靈論”、巫術和思想萬能
一 “萬物有靈論”是人類第一種宇宙觀
二 思想萬能是“萬物有靈論”階段原始人的心理特征
三 靈魂觀和魔鬼是潛意識心理內容向外投射的產物
四 巫術是原始人在思想萬能法則支配下形成的應付外部世界的技術
(一)思想萬能是巫術的法則
(二)巫術和科學的關系
(三)巫術和宗教的關系
第二節(jié) 宗教的起源和發(fā)展
一 宗教的起源
(一)圖騰崇拜是最初的宗教形式
(二)弗洛伊德對圖騰起源論的述評
(三)弗洛伊德對圖騰崇拜起源的解釋
(四)弗洛伊德宗教起源觀的影響
二 宗教從圖騰崇拜至基督教的發(fā)展
(一)從圖騰崇拜到人形神崇拜的發(fā)展
(二)從多神崇拜到一神崇拜的轉變
三 猶太教的形成:精神分析的解釋
(一)摩西是個埃及人
(二)摩西和猶太教的形成
(三)猶太一神教形成的內在心理因素:精神分析的解釋
第四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之二:宗教的本質
第一節(jié) 宗教觀念
一 宗教觀念產生的根源
(一)無助感是宗教觀念產生的情感基礎
(二)渴望父親的保護是宗教觀念產生的內在心理動機
二 弗洛伊德關于宗教觀念產生的心理根源研究的影響
三 宗教觀念的實質
(一)宗教教艾沒有可靠的基礎,是荒謬的
(二)宗教教義是幻覺,是人類愿望的滿足
四 宗教教義的功能
(一)宗教教義的教導功能
(二)宗教教義的安慰功能
(三)宗教教義的要求功能
五 宗教教義的力量源泉
第二節(jié) 宗教經(jīng)驗
一 對宗教的皈依,是兒子對父親的屈服
二 神秘體驗是原始自我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旨在恢復不受限制的自戀
(一)“大海般的”感受不具有普遍性
(二)“大海般的”感受與個體早期階段相聯(lián)系,旨在尋求恢復不受限制的自戀
(三)“大海般的”感受并不是宗教情操的起源
三 罪疚感
(一)罪疚感的實質
(二)罪疚感產生的根源
(三)罪疚感和宗教的關系
第三節(jié) 宗教行為
一 宗教行為是一種強迫性行為
(一)癥狀相似
(二)特點相同
(三)內在形成機制相同
(四)效果相同
二 禁忌
(一)亂倫禁忌源于蒙昧人對亂倫的恐懼,亂倫恐懼是一種心理幼稚癥
(二)禁忌與矛盾情感
三 獻祭
(一)獻祭的犧牲是父親的替代物
(二)獻祭是兒子指向父親的矛盾情感的宣泄
第四節(jié) 教會
一 教會是以愛為紐帶形成的群體
二 教會中的認同機制
(一)教徒對基督的認同
(二)教會成員間的認同
三 教會的對外排異性
第五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之三:宗教和文化
第一節(jié) 弗洛伊德的宗教文化觀
一 弗洛伊德對文化的理解
(一)文化的定義
(二)文化的構成內容
(三)文明的起源:始于圖騰時代,建立于愛欲之上
(四)人類文明是以犧牲人的本能為代價建成的
(五)文明的進程是愛欲和攻擊性本能之間的斗爭過程
二 宗教在文化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宗教是人類文化中的心理產物,是人類用以追求幸福的一種貌似完美卻有害的手段
(二)如果不徹底拋棄宗教,文明社會將會冒更大的風險
第二節(jié) 宗教和道德的關系
一 宗教和道德同根同源
二 宗教和道德的關系
(一)宗教道德對文明的保護作用
(二)道德神圣化的風險
(三)宗教道德的消極作用
三 宗教道德的本質
四 道德的未來
第三節(jié) 宗教和科學的關系
一 科學宇宙觀和宗教宇宙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宇宙觀
(一)科學宇宙觀的特點
(二)宗教是科學的敵人
二 科學代替宗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
(一)科學取代宗教的必要性
(二)科學取代宗教的可能性
(三)科學代替宗教的必然性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