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2 月 26 日,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舉辦了“黃宗羲與 明清哲學青年學者工作坊”,邀請國內(nèi)專精于黃宗羲(梨洲,1610— 1695)思想研究的近二十名青年學者,以學術研討的方式紀念這位百 科全書式的偉大思想家誕辰 410 周年。本書所收論文主要是這次工作 坊的會議論文。主辦方希望這次紀念研討會論文集的出版,能夠進一 步推動黃宗羲思想研究及其當代轉(zhuǎn)化。
自晚清民國以來,黃宗羲其人其學備受關注,學術界相關研究成 果不可謂不豐富。而近年來,學術界對于黃宗羲思想的研究出現(xiàn)了 新的趨勢,研究視野和主題逐漸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態(tài)勢。簡言之,以 往的研究多采取現(xiàn)代西方的某些思想原則為標準,對黃宗羲其人其學 作出表彰或批評。這種研究方式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發(fā)揮了較好的社會 政治效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也越來越明顯——例如,造 成了本書多篇論文共同指出的黃宗羲“一人分飾兩角”(其哲學思考 和法政構(gòu)想完全脫節(jié))的割裂現(xiàn)象等等。相比之下,近年來的學界研 究則更加注重回到中國思想內(nèi)在脈絡和視角,闡述黃宗羲思想的特質(zhì) 及其現(xiàn)代價值。本書所收論文在這一點上有精彩的表現(xiàn),堪稱學術界 在“黃宗羲與明清哲學”領域的最新進展。本書所收入的另一部分論 文是明清哲學領域的專題論文,這些專題論文在研究視野和觀點上多 有發(fā)明,對于我們更加全面系統(tǒng)地理解黃宗羲思想的哲學史背景及其 思想史影響深有助益。下面對各篇論文作簡要的介紹,供讀者朋友們參考。
“黃宗羲研究”欄目收入 8 篇專題論文。
朱承《黃宗羲的公共性思想》一文系統(tǒng)論述了黃宗羲的政治哲學 在公共性維度的豐富內(nèi)涵。黃宗羲正視人性之私,但要求為政者在履 行公職時應以公抑私,君主不能以最高權位謀取一家一姓之私,群臣 也不能將職分定位于效忠一家一姓。黃宗羲主張,國家的大根大本在 于制度建設,但制度建設的正當性不在于維護帝王統(tǒng)治,而在于其利 于天下萬民的動機與措施。為了更好地使民眾參與政治事務,黃宗 羲特別主張通過完善“學!敝贫群屯貙挕叭∈俊鼻纴泶龠M士人 和民眾的公共議政、公共評判、公共參與,以此完善國家的公共治 理。文章認為,黃宗羲的公共性思想既是傳統(tǒng)儒家天下為公思想的發(fā) 展,也是近代以來公私之辨的先聲,對于現(xiàn)代政治治理有一定的啟發(fā) 意義。
盛珂《由〈明夷待訪錄·學!灯慈寮艺握軐W的內(nèi)在可能 性》一文對黃宗羲的政治哲學作出極富新意的研究。他認為黃宗羲 的《明夷待訪錄》是中國政治思想史上最特別的一部著作,是站在傳 統(tǒng)文化的“末端”對整個中國政治傳統(tǒng)的“回望”。《學!菲械闹 度設計,是為了將政治參與的主體由傳統(tǒng)的皇權、官僚拓展到整個士 人階層,但并未包括普通民眾。這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儒家“民本”思想的雙 重面相,既保護民眾利益,又不允許民眾參與政治決策。因此,黃宗 羲的政治思想并不是現(xiàn)代民主思想,而是基于儒家傳統(tǒng)政治思想的探 索。文章指出,重新審視儒家對于政治問題的處理方式,在當代仍具 有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屠凱《道德自律的制度展開——黃宗羲法哲學新論》一文賦予黃 宗羲的古典思想以現(xiàn)代的分析的形式,通過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恢復其法哲 學大師的本來面目,貫通他的理學和政教話語。黃宗羲法哲學的主旨 是:凝聚個人的精神力量,使思維和行為受到自己而非外在因素的控制,通過精神力量的自由表達,生成并維持人文界的內(nèi)在秩序。他所 謂設君、置相、學校、科舉等一系列制度安排,都是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 而存在的。文章指出,黃宗羲和此前此后傾向于向經(jīng)典或圣王尋求他 律規(guī)范的學術潮流在性質(zhì)上有著重大差異,前人以其為明清過渡人物 的認識不如以其為王學殿軍更為準確;與此同時,這一哲學主張確乎 和啟蒙思想有可以通約之處,他為晚清以降的中國社會接受現(xiàn)代觀念 提供的不僅僅是榫桙或者津梁。
陳暢《理學與三代之治——論黃宗羲思想中形上學、道統(tǒng)與政教 的開展》一文認為,當代學術界在黃宗羲思想研究方面有“守舊”與 “開新”之辨,由此導致黃宗羲猶如“一人分飾兩角”般在中國思想 史出場。事實上,黃宗羲在中晚明心學內(nèi)部獲得思想創(chuàng)新的動力與資 源,其思想代表著明清之際哲學轉(zhuǎn)向的心學路徑。而問題在于,人們 對于這種轉(zhuǎn)向較為陌生,此即近代以來的黃宗羲思想研究當中存在 諸多割裂的根本原因。文章提出,通過對比王陽明和黃宗羲對三代之 治的不同構(gòu)想,厘清黃宗羲針對晚明以來的形上學與政教困境提出的 解決方案,是重新評估心學與明清之際思想轉(zhuǎn)型之關系的一個重要切 入點。
朱光磊《論黃宗羲的佛教觀》一文認為,黃宗羲佛教觀包含三個 方面。其一,黃宗羲受到師門影響以及佛教在社會中呈現(xiàn)的弊端而產(chǎn) 生辟佛之舉動與觀念。其二,黃宗羲從其儒學理論體系出發(fā),反對佛 教緣起理論、明心見性以及六道輪回。其三,黃宗羲認為朱子學說以 及部分陽明后學摻雜了佛學而不純正。黃宗羲的佛學觀是從其自身立 場去理解佛學,盡管對于佛學理論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誤讀,但從理論 構(gòu)建與實踐維度上,黃宗羲的批評仍舊具有積極的意義。
王格《想象一個制作的政體——對黃宗羲〈明夷待訪錄〉開篇論 說的重新解讀》一文,針對黃宗羲《明夷待訪錄》開篇三個關鍵命 題展開深入探討——“有生之初”“自私自利”“公利公害”!坝猩酢笔屈S宗羲設想的前政治狀態(tài)情形,而“自私自利”是對這一狀態(tài) 基本表現(xiàn)的描述,而“公利公害”則指向解決這一狀態(tài)困境的方案訴 求。三者構(gòu)成了一段完整的政治哲學論述之開端,也構(gòu)成了《明夷待 訪錄》所由以展開“公”“私”兩大政治原理線索論述的堅實基礎。文 章認為,在黃宗羲看來,政體制度是出于制作而來,這就為其變革制 度的訴求打下了理論基礎,但也為其政治哲學論述埋下了憑空構(gòu)想的 危機。
顧家寧《〈孟子師說〉與黃宗羲的孟子詮釋》一文認為,黃宗羲 的兩部名著《孟子師說》與《明夷待訪錄》之間存在著密切關聯(lián),前 書是對后書的繼承與發(fā)展。這種發(fā)展可以概括為兩個層面,一是對 《待訪錄》既有內(nèi)容的深化,二是對《待訪錄》未涉及內(nèi)容的延伸。 前者表現(xiàn)為對作為《待訪錄》核心觀點的新君臣倫理、民意論、法治 論等問題的理論解釋,后者主要體現(xiàn)在對良知心性聯(lián)動于社會政治問 題的思考。文章認為,黃宗羲的孟子詮釋反映了明清之際儒家政治哲 學轉(zhuǎn)型的特質(zhì),而通過經(jīng)典詮釋方式,這種思想轉(zhuǎn)型的變革性乃融于 儒學自身發(fā)展的延續(xù)性之中。
張?zhí)旖堋蹲C人社二次“別會”與晚明浙中王學講會之分合》一 文,對晚明浙中最重要的王學講會證人社的學術活動情況作 出細致入 微的學術考辨。文章指出,證人社的兩位主持者劉宗周與陶奭齡之間 存在鮮明的學術分歧,導致證人社曾有過二次“別會”——崇禎四年 的“白馬別會”與崇禎十一年的“古小學別會”,學界多有將之混淆 誤解。十多年間,兩派弟子的講學與論辯,既有分歧又有交融,使得 浙中的王學講會在明清之際繁榮一時,發(fā)展出蕺山、姚江兩大心學學 派。其中陶奭齡對講會活動較為積極,而劉宗周及其弟子則因為學術 多有發(fā)明而影響深遠。黃宗羲后來對蕺山學作出過重要貢獻,但他關 于“白馬別會”的記載多半有誤,就證人社講會而言則參與極少,且 并非劉門“左右?guī)熛摺薄?/p>
“明清哲學新論”欄目收入 9 篇論文。
石永之《心外無理新解》一文指出,陽明“心外無理”的思想在 近現(xiàn)代受到科學主義者的嚴厲批判,認為“心外無理”是用主觀內(nèi)在 的心吞沒了客觀外在的理,陽明因此也被當成了一個主觀唯心主義 者。實際上,“心外無理”包含有元認識論意義,而且陽明并不是一 個所謂的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相反他是一個唯物主義者。文章認 為,胡塞爾現(xiàn)象學表明,認識論的起點在于純粹的自明性,也就是純 粹思維的絕對被給予性,客觀外在的理總是由主觀內(nèi)在的心所直觀到 的;因此,“心外無理”不僅不應該受到批判,而且更有利于中國文 化吸收胡塞爾現(xiàn)象學之后的西方認識論成果。
陳喬見《良知、是非與好惡——陽明心學的情感主義面向及其倫 理學意蘊》一文指出,陽明良知學中對于是非之心與好惡的討論具 有明顯的情感主義特征。陽明“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 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的說法,實際上 是把“好善惡惡”的道德情感既視為道德之判斷原則,亦視為道德之 踐履(動力)原則(“好善惡惡”本身既是情感也是意志)。文章通過 細致的分疏,認為陽明心學具有明顯的道德情感主義面向而同時又可 以是自律倫理學;其根本原因在于,康德認為情感(哪怕是道德情 感)是感性的經(jīng)驗的,故不具有普遍性;而陽明則認為透過“誠意” 與“致良知”之工夫可以使先天而實質(zhì)的道德情感達致“同好惡”“公 是非”這樣一種普遍性的道德判斷,并且促使行為者為善去惡,知行 合一。
高海波《評魏月萍教授〈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 述〉——兼論中晚明社會政治改革的三條路向》一文,對新加坡南洋 理工大學魏月萍教授《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一書作 出精彩的評論。晚明時期各種思潮交織,“三教合一”更是晚明思想研究的一個難點。《君師道合》一書是中文學術界對晚明心學思潮中的 “三教合一”論等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從形式、方法、風格、 核心要旨等角度對該著進行了點評,指出該書通過對三教合一論的思 想背景、義理內(nèi)涵等問題的深入考察,揭示出晚明儒者三教合一論的 特殊意義。論文的最后部分在前文評論的基礎上,將東林學派和黃宗 羲也一并納入考察,進而歸納出中晚明社會政治改革的三條路向,這 一引申性的論述富有啟發(fā)意義。
張錦枝《劉宗周思想的朱子學面向及其發(fā)展》一文認為,黃宗羲 《明儒學案》將蕺山學定位為陽明后學,對后世影響深遠,導致蕺山 學與朱子學的關系往往被忽視。劉蕺山對朱子學理解極深,并深刻認 識朱子學的利弊兩方面。蕺山在建立自身學說的過程中,會通朱子學 的一面不容忽視。他晚年雖批評朱子學的某些學說,但在作為核心學 說的慎獨誠意論、格物說、敬論等方面都繼承和發(fā)展了朱子學說。蕺 山與朱子區(qū)別的癥結(jié)在于,朱子認為本體自身圓滿無需也不可著工 夫,蕺山則認為工夫須直接在本體上做,否則流于細枝末節(jié)。因而, 蕺山發(fā)展意作為本體,以實現(xiàn)本體上工夫,進而解決他認為朱子學 “慘刻而不情”和學說支離二分的問題。
谷繼明《清代思想的異調(diào)——王船山政治哲學再探》一文認為, 近代以來人們對于船山的理解,往往受到兩個前見的影響:一是重視 船山的民族論,將之作為排滿革命的理論宣傳;二是將船山看作啟蒙 的思想家。特別是后者,即啟蒙的論調(diào)一直是中國明末至清代思想 史的一個主流論調(diào)。但是稽諸《船山全書》,并不能發(fā)現(xiàn)很多真正的 “啟蒙”思想,反而,在這樣一個準啟蒙的思想潮流中,船山顯得不 免“反動”。陽明后學與清代考據(jù)學,雖然形態(tài)不同,乃至相互對立, 但他們都是傳統(tǒng)等差結(jié)構(gòu)的結(jié)構(gòu)者,而船山恰恰是這樣一個結(jié)構(gòu)的維 護者。船山的人性論、倫理學,都是基于此而展開的。
張宏敏《潘平格的仁學思想》一文,從“求仁”宗旨、“致知格物”路徑、“篤志力行”工夫三個方面切入,深入細致地疏理了清儒 潘平格“渾然天地萬物一體”的“仁學”思想。由此對潘平格思想 的理論特質(zhì)作出系統(tǒng)衡定。并在此基礎上重新考察黃宗羲對潘平格 的批評。文章認為,與潘平格相比,黃宗羲的理論學術視野更為宏 闊,遍及宋明諸儒、經(jīng)史百家乃至佛老、西學等,進而為“往圣繼 絕學”。但是在強調(diào)圣學即儒學的“經(jīng)世致用”這一點上,潘平格與 黃宗羲之間并不存有實質(zhì)性的分歧,兩人只是在路徑、學統(tǒng)上存有 分歧。
王茂林、劉瑩《從“經(jīng)學”到“哲學”——論井上哲次郎“三部 曲”對明代儒學的傳承與開新》一文指出,現(xiàn)代學科意義上的“日本 儒學史”,肇始于井上哲次郎(1855—1944)的儒學“三部曲”,即 《日本陽明學派之哲學》《日本古學派之哲學》以及《日本朱子學派之 哲學》,這是歷史上率先將儒學置于西方“哲學”的框架之中加以系 統(tǒng)梳理的嘗試。文章從儒學史的發(fā)展脈絡出發(fā),在與日本江戶儒學以 及中國明代儒學的關聯(lián)中,重新把握“三部曲”所具有的承上啟下的 轉(zhuǎn)型意義。文章指出,成型于明代的“學案”體,以及日本近世出現(xiàn) 的儒者資料匯編,是井上“三部曲”之所本。在此傳承與開新的系統(tǒng) 構(gòu)建中,井上通過對哲學基本概念的創(chuàng)譯以及融合東西方的“哲學” 論述方式,使“三部曲”實現(xiàn)從“經(jīng)學”到“哲學”的研究范式的轉(zhuǎn) 型。據(jù)此而言,井上的儒學“三部曲”具有了“揭開了近代儒學史研 究的序幕”的劃時代意義。
高思達《文序重塑與思想發(fā)軔的互動——基于全祖望“經(jīng)學即理 學”的考察》一文認為,清代初期向中期的學術過渡,并非是延續(xù)晚 明學術中的門戶之爭,而是基于政教關系變遷中的義理相革。這在全 祖望對顧炎武之“經(jīng)學與理學”關系的改寫中可得到觀察印證。顧 炎武之謂“理學,經(jīng)學也”,在對朱子學作義理校正之余,以“道問 學”的方式刊落浮華,承載著對“致中庸”的經(jīng)世向往;經(jīng)學化的宋學,成為連接古今學人依托經(jīng)典而對圣人之心的一以貫之。全祖望之 論“經(jīng)學即理學”,刻意模糊了“理學”的概念定義,在“為新朝存 倫!钡闹伊x觀倡導下,以“求其是”的態(tài)度,會通朱陸,強調(diào)“道 以躬行重,人從述作論”。通過全祖望對顧炎武思想的文序重塑可知, 文本傳承不單是純粹意義上的辨章學統(tǒng),還意味著義理價值的自我革 新和拓延。文章認為,文本不僅是一個載體,更重要的是藉助載體所 具有的“述—作”并行之歷史精神去詮解古人思想,尋找到推動中國 歷史綿延的內(nèi)在發(fā)軔點。
徐波《牟宗三“三系論”中的圓教問題》一文對牟宗三提出的宋 明理學“三系論”與圓教問題作出深入的研究。文章指出,牟宗三 晚年的《圓善論》一書中,先是肯定王龍溪“四無句”為儒家究竟 圓教,繼而又認為按照天臺圓教的判教方式,胡五峰之學才是真正的 圓教。這樣一種明顯的前后不一致是牟宗三在融合天臺圓教義理系統(tǒng) 過程中所遇到的理論張力。牟宗三的圓教系統(tǒng)脫胎于佛教天臺宗,并 以天臺圓教為尺度對儒學的發(fā)展進行了評判,但其最終立足基點仍在 儒學本身。為了解決這其中潛在的矛盾和張力,除了回歸圓教義理本 身,以及從思想史的具體發(fā)展上作分析外,更要重視牟宗三在晚年借 用天臺術語所提出的“縱貫縱講”。文章認為,通過在縱貫系統(tǒng)內(nèi)部 針對儒釋道三家各自特色而作出的有選擇性的安排,牟宗三思想內(nèi)部 因融合異質(zhì)思想而帶來的巨大鴻溝,最終被轉(zhuǎn)化為其系統(tǒng)內(nèi)部的一個 具體問題。
“會議紀要”欄目收入兩篇論文。第一篇是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博 士生胡游杭撰寫的《“黃宗羲與明清哲學”青年學者工作坊紀要》,對 工作坊的研討現(xiàn)場作出非常詳細的報導。第二篇是同濟大學張文江教 授在工作坊圓桌會議上的發(fā)言,經(jīng)張教授授權收入本書,以饗讀者。 標題《論黃宗羲與文明轉(zhuǎn)型》是編者所擬,供讀者們參考。
本論文集的順利出版,尤其要感謝同濟大學人文學院領導的支 持,同意將本書納入學院出版規(guī)劃資助項目。感謝本書作者們欣然同 意本書刊載諸位的大作。同時也要感謝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出版過程中 給予的支持和幫助。
陳暢 2021 年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