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作者鄭立波先生隨筆短文約百篇,這些隨筆皆以作者記憶里的一事一物一景為內(nèi)容,串聯(lián)起其五十年來不同階段的人生軌跡。 作者通過觸摸自己走過的歲月,試圖將爬行的、走過的、跑過的一扇扇門,笑過的、哭過的、頭破血流的一道道檻,看過的、遇到的、相擁的一個個人連成了一條線,從而引申出不能忘卻的感恩、紀(jì)念和反思。 本書力圖做到形散而神聚,從結(jié)構(gòu)上把人生之門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把夜關(guān)在門外”,是兒時家庭生活狀態(tài)的真實回憶;第二部分“回不去的故鄉(xiāng)”,是北方小村莊里的人文故事和變遷;第三部分“清而有味的學(xué)門”,是邁出家門后的求學(xué)之路;第四部分“徘徊在社會門口”是作者的工作體驗和感悟:第五部分“自然悠得的草木之門”,是對一草一木的感懷。
原計劃寫點東西是給自己和親人看的。誰知寫著寫著就沒剎住車,5 年的時間寫了 300 余篇隨筆。親人們看著看著就建議有共鳴的東西也讓大家看看,于是我從中抽取了近百篇就有了這本書。
歲月的腳步走得好匆忙,也好無情,真正想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走過的路的時候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jì)。天命是什么,天命的門在哪里,我仍舊懵懵懂懂或是壓根兒也不知,但我一直沒有停止思考,盡可能不受所謂偉人的影響去獨立思考,有時候搞得自己很辛苦也很不舒服,有時候也明白這樣的思考影響了前行的腳步,有時候也覺得自己的思考也許沒有什么意義,但作為一個人,如果沒有了獨立思考,和其他的物種又有什么區(qū)別呢?于是,我決定去觸摸自己走過的歲月,從四肢著地爬過自家門檻開始,把記憶一點一點地拾起來,試圖打開爬行的、走過的、跑過的一扇扇門,跨過笑過的、哭過的、頭破血流的一道道檻,回想看過的、遇到的、相擁的一個個人,這些門、檻、人連成了一條線不就是我的天命嗎?
那么我的天命和社會的天命又是什么關(guān)系呢?我不知道。有一點是確定的,一個人的命看似微不足道,但社會的天命不就是這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命構(gòu)成的嗎!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我的天命就和社會的天命有了關(guān)系,我試圖把它還原出來,不知道這兩個軌跡是否吻合。紀(jì)實性的寫作就如一開一合的門,有的可以四敞大開,有的在夜里需要緊緊關(guān)著等待天明,而有的記憶還需要儲存,在未來適當(dāng)?shù)娜兆釉俾怼?/p>
在我寫作的這幾年里,發(fā)現(xiàn)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多時候,人的記憶是斷片甚或是人在某些時候是沒有記憶能力的。明明在過去的某個時候發(fā)生的事,卻怎么也想不起來它的細(xì)節(jié)。于是,我想如果人們和這個社會有足夠的記憶,記著曾經(jīng)的苦和痛,就不至于再重復(fù)過去的錯誤,但我在這一點上是悲觀的。
需要說明的是,書中涉及我家庭的事都是真實的,是原原本本的記憶,錯了也是我的記憶錯了。涉及其他的人和事,也是真實的,只不過寫作猶如翻拆老衣服,有的是用了面兒,有的是用了里兒,有的里兒面兒相互打亂結(jié)合了,就不必對號入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