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假面與倫理建構(gòu):亨利·菲爾丁小說研究
亨利?菲爾丁小說對偽善的批判即為其倫理思想的邏輯起點。通過講述人物的道德成長故事,菲爾丁最終提出了包括堅貞、謹慎和仁愛在內(nèi)的幾個重要的核心倫理價值,并建構(gòu)了情感與理性并重、現(xiàn)實與傳奇共存的含混的倫理敘事景觀。亨利?菲爾丁作品中的階級立場和倫理敘事看似保守中庸,其實承載了駁雜繁博的思想觀念,其小說的倫理建構(gòu)不僅更為切合英國民族激進和妥協(xié)、進步和保守共存的獨特文化氣質(zhì),也直接奠定了19世紀英國文學的諸多敘事倫理傳統(tǒng)。
本書運用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力圖還原亨利?菲爾丁小說倫理的思想建構(gòu)過程,從歷時、共時的角度闡明菲爾丁小說作品的倫理特性和體系內(nèi)涵。菲爾丁“小說”道德的特殊價值,在于他不僅反撥和糾正了歐洲倫理學家“大說”倫理的形而上學,而且也通過詢問個人奇遇、探究心靈奧秘、揭示隱秘情感、解除歷史禁錮和纏綿于生活事件這一類的“小說”方式,真正走入了作品中每一位人物的道德困境。
杜娟,文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兼任《外國文學研究》編輯。主要從事英語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出版專著《亨利?菲爾丁小說的倫理敘事》(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博士學位論文入選湖北省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亨利?菲爾丁小說研究”。
引 論 ………………………………………………………………… 1
一、問題的提出與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 1
二、主要研究方法 ……………………………………………… 6
三、研究思路 …………………………………………………… 10
第一章 菲爾丁小說倫理的人性起點 ……………………………… 16
第一節(jié) 反帕梅拉的創(chuàng)作沖動 …………………………………… 17
一、《莎梅拉》:菲爾丁的牛刀小試 ………………………… 18
二、《約瑟夫·安德魯斯》與《帕梅拉》的互文關(guān)系 ………… 27
三、其他帕梅拉式的人物 …………………………………… 40
第二節(jié) 偽善對自然人性的背離 ………………………………… 48
一、普遍人性的性善論 ………………………………………… 49
二、現(xiàn)實人性的多樣化與決定論 ……………………………… 60
三、人性的墮落:虛榮與偽善 ………………………………… 70
第二章 菲爾丁小說倫理的文本脈絡(luò) ……………………………… 82
第一節(jié) 逃婚的戀人:菲爾丁小說的倫理結(jié)構(gòu) ………………… 83
一、道德的實踐者與觀察者的雙重結(jié)構(gòu) …………………… 84
二、逃婚:菲爾丁小說的倫理線 …………………………… 93
三、戀人身份導(dǎo)致的道德困局 …………………………… 102
第二節(jié) 倫理結(jié):菲爾丁小說的倫理沖突 ……………………… 111
一、利己與利人之爭:安德魯斯與亞當姆斯 ……………… 112
二、原欲與責任之惑:湯姆·瓊斯 ………………………… 121
三、情感與理性之辯:威廉·布思 ………………………… 132
第三章 菲爾丁小說倫理的思想建構(gòu) …………………………… 145
第一節(jié) 菲爾丁小說倫理的核心價值 ………………………… 146
一、忠貞 …………………………………………………… 146
二、謹慎 …………………………………………………… 156
三、仁慈 …………………………………………………… 164
第二節(jié) 菲爾丁小說倫理的心理學體系 ……………………… 173
一、善的發(fā)生:道德情感 …………………………………… 174
二、善的保障:理性與后天理智 …………………………… 185
三、善的回報:理性的快樂與道德自救 …………………… 195
第四章 菲爾丁小說倫理的內(nèi)在矛盾 …………………………… 205
第一節(jié) 倫理內(nèi)涵指涉的模糊性 ……………………………… 205
一、同情的誤導(dǎo)性 ………………………………………… 206
二、榮譽的虛假性 ………………………………………… 217
三、自愛的雙重性 ………………………………………… 230
第二節(jié) 倫理正義達成的傳奇性 ……………………………… 242
一、發(fā)現(xiàn)與突轉(zhuǎn):各安其道的身份倫理 …………………… 243
二、“天意之手”的干預(yù)與宿命 …………………………… 251
三、家庭羅曼司與田園烏托邦 …………………………… 263
結(jié)語 “小說”道德:菲爾丁小說倫理的藝術(shù)之維 ………………… 274
參考文獻 ……………………………………………………………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