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禮樂文化”更是影響深遠。樂,也是周禮的組成部分。貴族行禮的時候,必定要用樂。另一方面,因為樂為心聲,統(tǒng)治者可以通過對于各地音樂的了解,來體察當時當?shù)卣蔚闹蝸y。其中,先秦儒家是禮樂文化的整理者、闡釋者和發(fā)揚者,本書主要圍繞先秦儒家經(jīng)典中的禮樂文化部分展開,具體的經(jīng)典文本包括:《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禮》《儀禮》等。從這些經(jīng)典文本中選擇出與禮樂文化有關(guān)且有益于今天少兒德育和美育的內(nèi)容,按照“經(jīng)典文本選段”、“注釋”、“翻譯”和“介紹”等形式構(gòu)成,有利于家長和老師按圖索驥、有本可依、有本可教。
前言
《詩經(jīng)》
《詩經(jīng)》概論
一、《詩經(jīng)》的成書
二、《詩經(jīng)》的流變
三、《詩經(jīng)》體例及內(nèi)容
四、《詩經(jīng)》的注本
《詩經(jīng)》選編
一、詠親情
二、詠友情
三、詠君子
四、詠德治
《尚書》
《尚書》概論
一、《尚書》的成書
二、《尚書》的流變
三、《尚書》體例及主要內(nèi)容
《尚書》選編
《周禮》
《周禮》概論
一、《周禮》成書與流變
二、《周禮》篇目與注本
《周禮》選編
一、禮制
二、治國
三、德教
四、樂教
《儀禮》
《儀禮》概論
一、《儀禮》成書與流變
二、《儀禮》篇目與注本
《儀禮》選編
一、禮制
二、孝親
《禮記》
《禮記》概論
一、《禮記》成書與流變
二、《禮記》篇目與注本
《禮記》選編
一、修身
二、為學
三、孝親
四、治國
五、禮制
六、樂教
《周易》
《周易》概論
一、《周易》成書
二、《周易》傳衍
《周易》選編
一、禮與君子養(yǎng)成
二、禮與國家治理
《左傳》
《左傳》概論
一、《左傳》成書
二、《左傳》價值
《左傳》選編
一、隱公三年:君子論“周鄭交質(zhì)”
二、隱公十一年:君子謂鄭莊公有禮
三、僖公十一年:“禮”與“敬”
四、僖公二十七年:晉大夫郤縠悅禮、樂而敦《詩》《書》
五、成公二年:孔子論“器與名”
六、成公十四年:君子論《春秋》之價值
七、成公十五年:君子應守信和守禮
八、襄公四年:君子論守禮
九、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十、襄公二十九年:吳國公子季札觀樂舞
十一、昭公七年:禮乃人之立身之本
十二、昭公二十年:晏子論“和而不同”
十三、昭公二十一年:樂工冷州鳩論音樂
十四、昭公二十五年:鄭國執(zhí)政之卿游吉論“禮的價值”
十五、昭公二十六年:晏子論禮
《論語》
《論語》概論
一、《論語》成書
二、《論語》特色
《論語》選編
一、禮樂與君子養(yǎng)成
二、禮樂與孝道
三、禮樂與待人接物
四、禮樂的形式與本質(zhì)
五、禮樂與國家治理
《孟子》
《孟子》概論
一、《孟子》成書
二、《孟子》特色
《孟子》選編
一、禮與四端之心
二、禮與人性的自我抉擇
三、禮與反求諸己
四、禮與國家治理
《孝經(jīng)》
《孝經(jīng)》概論
一、《孝經(jīng)》入經(jīng)
二、《孝經(jīng)》內(nèi)容
《孝經(jīng)》選編
一、《開宗明義章第一》
二、《士章第五》
三、《圣治章第九》
四、《紀孝行章第十》
五、《廣要道章第十二》
六、《諫諍章第十五》
《荀子》
《荀子》概論
一、《荀子》的成書
二、《荀子》的影響
《荀子》選編
一、好學
二、修身
三、教化
四、治國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