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種生存的境況
在這本書創(chuàng)作之前,我與夜靈眸曾有過幾次交流。我看一位作家從不只看重他的文字,因為相對于優(yōu)美的文字,我更青睞于筆尖跳動的靈魂,對每一個人物細致入微的刻畫。
我收到夜靈眸的書稿時,恰逢布谷鳥啼叫最歡的季節(jié)。很少讀當代小說了,尤其是80后作家的作品,總覺得他們的文字中缺少些東西。這不僅指生活的苦難,更重要的是對人的博愛和理解。夜靈眸的文字,打消了我對80后作家的一些誤解。仔細品讀,更引起我對了解當下年輕人生活的興趣。
女作家所講述的是當下人的記憶和經歷,是對生活的還原。小說是復雜的,但現實生活中經歷的事情比小說更戲劇化。生活不是戲劇表演,也不是空中樓閣、節(jié)外生枝,設計一個個懸念,并帶著讀者去解讀。現實比想象豐富,它的殘酷是無法預料的。
表面上看,沒有大起大落的生活其實也是飄搖不定的,隨時會發(fā)生意想不到的事件。之前穩(wěn)定平靜的環(huán)境,會因為一個人物的出現發(fā)生質的變化,或增添幾抹色彩,或蒙上一層陰霾。不斷移位的生活方式,使很多人的心理也發(fā)生了諸多變化。
《4×100米戀愛》是由四個短篇故事組成的。它們多角度、多維度地展現了當代青年人對待生活和愛情的態(tài)度。由文字的音符,在現實的五線譜上,譜成一曲曲青春的樂章。從古至今,愛情是文學中永恒的主題,愛是人與人之間的強烈依戀以及無私奉獻的情感。
喬治·桑曾說:“那種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們升華并賦予我們力量的愛情,才能算是一種高尚的熱情;而使我們自私自利、膽小怯懦,使我們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為的愛情,應該算是一種邪惡的熱情。”愛情不僅是異性的傾心相遇,重要的是情感分子融化在彼此的血液中。北宋文學家蘇軾寫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這其中的“不思量”和“自難忘”,表面上是矛盾的心態(tài)之間的張力,卻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愛不用刻意相思,它是從生命中爆發(fā)出來的。愛是說不盡、道不完的主題,只要人類存在,太陽每天升起,愛情就一定會發(fā)生。
但愛情在每個人的身上,又都有不同的結果。
書中的幾個故事通過主人公“失敗的愛情”,刻畫了當下青年人愛情中出現的渣男以及精心策劃的套路,層出不窮、令人唏噓。反映了如今的戀愛關系中,很多人沒有責任感、缺乏擔當,就不免在情感中受到懲罰。青春是美好的,在這段好時光中,一個人經受成長的考驗,蛻變的痛苦,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女作家講述的“失落的青春”,既有文字的浪漫,又有故事的荒誕。主人公們荒謬又令人發(fā)笑的行為,引人深思。難道這些年輕人真的已經忘了愛情本該有的模樣了嗎?愛需要怎樣經營,需要怎樣的情感才能彼此照應?作家理性地講述,不是空對空地說教,而是拼湊每一段情感碎片,將其破碎的細節(jié)放大。
有一天,我辦事路過從前的住處,那天與那年的天氣一樣悶熱,中午的時候下起了太陽雨。我被大顆大顆的雨滴拍打著,我試著第一次站在他曾經站的位置,在那一刻,時間的線是重合的,那個房間換了新主人,窗簾換了新的顏色,窗臺上光禿禿的,一層薄薄的灰代替了小盆栽原先的位置。
我就這樣站了很久,想起了無數次焦急地徘徊在風里、雨里、雪里的他。
這是我第一次以他的視角觀察我的房間,第一次以他的視角尋找我們曾經的模樣。
作品吸引人的地方,不僅是題材和形式,還有讓人心疼、引人思考的故事情節(jié),繼而使讀者有閱讀下去的欲望。語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作品成敗的關鍵。作家用文字的線條,繪出一幅傷感的畫面,從中表現出一個人內心的情感變化。
夜靈眸不似別的女作家,并不執(zhí)著于大量的景物描寫,借以抒發(fā)內心的情感。她在作品中更多的是依靠對話的推進和主人公的行動,構成故事的發(fā)展脈絡與人物的形象塑造。
晚餐結束后,他并沒有送我回家的意思,而是突然拉著我的手,說想帶我去一個地方。其實,我還是有些許期待的。他帶我來到一家他平時常一人獨自來的酒吧。這里人不是很多,裝修得很別致,燈光比起工體旁邊喧鬧又人潮涌動的夜店來說,真是鬧中取靜的一處桃源。他說這里的雞尾酒很有名氣,尤其那一杯我最中意的威士忌酸,酸苦適中,略帶甘甜。霍超熟練地向服務員點了幾杯龍舌蘭,這酒之前我也聽說過,以墨西哥的最為出名。此酒性烈,每喝完一小杯,五官都幾乎要扭在一起,酒精從我的喉嚨下咽,一直燃燒到我的心間。一杯、兩杯,一酒盤、兩酒盤……很快,我倆就在推杯換盞中不知不覺喝完了一整瓶。最后,可能是我跟他都適應了酒精度數的原因,酒倒不顯得那么猛烈了,反倒是喝出了幾分甘甜,喝出了幾分情意綿綿。我們沉醉在酒吧的爵士樂里,酒水很自然地從唇齒間流進胃里,我與他的故事,仿佛在這你來我往間,在烈性龍舌蘭間,更顯得炙熱。
這是人生最好的季節(jié),可以在生命的大地上享受初戀的美好,讓人沉浸在歡樂之中。主人公瘋狂地戀愛,將青春期的生活展現在陽光下面。多少年后,她寫下這些文字時,對自己當年的一些幼稚和沖動進行了反思。
反思或反省是人心對自身的注意和知覺,是卸下的偽裝和隱去的驕傲。心理學家榮格曾說:“孕育在藝術家心中的作品是一種自然力,它以自然本身固有的狂暴力量和機敏狡猾去實現它的目的,而完全不考慮那作為它的載體的藝術家的個人命運。創(chuàng)作的沖動從藝術家得到滋養(yǎng),就像一棵樹從它賴以汲取養(yǎng)料的土壤中得到滋養(yǎng)一樣。”榮格所說的“土壤”就是生活,是一個個鮮活的細節(jié),如果沒有這些東西,作家寫不出偉大的作品。
我搬家了,徹底離開了那個令人揪心的房子。他這兩年的某一天還去了那兒,拍了我那扇窗戶的照片發(fā)在微博上,還附了一句:“昔日我往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一個故事,就是一曲樂章,《4×100米戀愛》里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對戀人都生活在情感的灰色地帶,他們的是非與對錯都是模糊的。他們的愛情充斥著麻木的苦痛,疲于把生命消耗在這樣無休止的撕扯中。作者的筆,沒有夸大愛情的甜果,而是真實地描繪出人與人之間的漠視、糾纏與哀怨。這樣的文字,更加直接、多維地表現了這個時代里,一部分人的情感取向和愛情觀。
終于等來了一場雨,從清晨下到了日暮。傍晚時分,我放下了手中的書稿,拉開窗子,潮濕的空氣總能讓我感到放松。幾天來讀夜靈眸的《4×100米戀愛》,心情也好似這變幻不定的天氣。
不知從哪里飛來了一只喜鵲,站在敞開的窗口,鳴叫個不停。那叫聲在屋子里不斷擴散,與書稿中的人物們相遇,又如種子一般,扎進每一個字里。
我向窗口望去,看到那可愛的小家伙兒正扭動著小腦袋。這場及時雨,澆灌著大地上的萬物,也淋濕我的思緒。喜鵲不知什么時候飛走了,只留下空蕩蕩的窗口和從窗口奔跑進來的、夾風帶雨的潮濕的氣息。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里曾寫道:“愛情還可以使人克服孤獨和分離感,但在結合的同時又保持著對尊嚴的忠誠和自身價值的肯定。真正的愛情是讓兩個不同的生命結合在了一起,卻并沒有讓彼此失去自己本來的個性與面目。”
夜靈眸筆下的愛情,沒有驚天動地的大愛大恨,只是小人物的紙短情長,人物的命運,相戀的悲歡離合。在當下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挖掘人性的復雜,通過豐富的寫作手法,描繪了一段段光怪陸離的故事,刻畫出不同人物的鮮明個性特征,表達了自己對生活與眾不同的感受和獨特的思索感悟,這些是構成全書思維邏輯運轉精確的一個整體。
高維生
2018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