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考稗小記-曹雪芹紅樓夢瑣記(增訂本) 吳恩裕先生通過艱辛的調(diào)查研究,除了敦敏《懋齋詩抄》手抄本外,還發(fā)現(xiàn)了永忠《延芬室集》底稿殘本,敦誠的《四松堂詩鈔》《鷦鷯庵雜詩》《鷦鷯庵筆麈》等文獻古籍,大大開拓了曹學研究的空間,豐富了曹學研究的信息 曹雪芹不僅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巨匠,即使在世界文學史上也罕有人能比。可惜關于曹雪芹的有關資料并不多見。本書是作者幾十年研究曹雪芹和《紅樓夢》過程中記錄的相關材料,共一百七十條。其中有些是直接調(diào)查得到,有些則是間接所聞。這些材料的類型主要有三類:一是口碑;二是文字;三是實物。本書第一版于1979年出版,此次再版由北京曹雪芹學會組織,對內(nèi)容進行了校訂,同時增補了相關圖片。 再版前言 這本書的再版是為了紀念吳恩裕先生誕辰一百一十周年,逝世四十周年。 吳先生是一位生于憂患的學人,以治政治學、法學聞名,卻又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五年里,將全副精力投入到對曹雪芹家世生平、文物資料的田野調(diào)查與研究上。我們今天對于曹雪芹的了解很多都來自于他的努力。比如記錄有曹雪芹資料的清人詩文集的整理,關于曹雪芹在右翼宗學任職的考證,曹雪芹在香山居住的傳說資料的收集,曹雪芹佚著《廢藝齋集稿》的介紹與研究,以及本書所記錄的有關曹公事略的鴻爪雪泥,先生都不忍其被湮沒,而手抄筆錄予以存留。 由于時代原因,吳恩裕先生后來未能從事他本專業(yè)的研究,卻因為對《紅樓夢》的關注而引發(fā)了研究曹雪芹的熱情。自此,他以燃燒生命的方式投入到研究中來。據(jù)其長子吳季松介紹,從1954年到1977年,吳恩裕先生到香山實地考察五十多次,甚至自1962年起,直接搬到香山鎮(zhèn)最南的一個農(nóng)家院住了下來,對當?shù)乩相l(xiāng)進行采訪。吳先生留下了《有關曹雪芹八種》《有關曹雪芹十種》《曹雪芹叢考》等著述,為胡德平、嚴寬等學者繼續(xù)考察“曹雪芹在西山”留下了寶貴的線索。 1973年,吳先生在《文物》雜志發(fā)表《曹雪芹的佚著和傳記材料的發(fā)現(xiàn)》一文,不僅在紅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甚至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時任文化部部長的茅盾先生讀罷該文,寫詩贊道:“浩氣真才耀晚年,曹侯身世展新篇!S記盛雖殘缺,已證人生觀變遷。”詩中明確指出了吳先生發(fā)掘并介紹《廢藝齋集稿》的意義。吳先生的研究從文物、文獻入手,但考證的目標始終關聯(lián)他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思考。曹雪芹在《廢藝齋集稿》中寄托了他的社會理想,吳先生則在對曹雪芹思想的研究過程中形成自己對“理想社會”的冀望,由此與曹公展開了一場超越時空的精神對話。在對“理想社會”的探索中,吳恩裕先生的學養(yǎng)使他在曹公留下的精神遺產(chǎn)中找到了闡發(fā)的路徑。 情之所鐘,必有所困!稄U藝齋集稿》殘稿發(fā)表所帶來的影響應該遠遠超出了吳先生的想象,當嚴肅討論衍變?yōu)橐鈿庵疇,乃至超出了學術論爭的范疇時,就是當事學者的不幸了。在海內(nèi)外學者對曹雪芹佚著殘稿提出質(zhì)疑時,先生筆戰(zhàn)群雄,一一回應、辯論,終因勞累過度,導致心臟病突然發(fā)作,不幸辭世,享年七十歲,令人扼腕。 本書雖然篇幅不大,但留下了不少仍待后學追索的有趣資料,從中足見吳恩裕先生的學術品格和治學方法。吳先生將生命投入學術事業(yè)的赤誠,值得我們追慕。 《考稗小記》先后刊于《有關曹雪芹八種》《有關曹雪芹十種》,之后十余年間,作者又撰《續(xù)記》數(shù)十則,于1979年4月由中華書局出版單行本《考稗小記——曹雪芹紅樓夢瑣記》,1979年1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曹雪芹佚著淺探》,收錄《曹雪芹紅樓夢瑣記》。1979年出版的兩版文字略有出入,本次再版以相對更靠后的1979年11月版為底本進行了校訂,是為《考稗小記——曹雪芹紅樓夢瑣記(增訂本)》。 2019年12月10日 序 追思曹學大師吳恩裕先生 已亥之年,是吳恩裕先生一百一十周歲華誕,北京曹雪芹學會準備舉辦紀念活動。紀念的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寫詩撰文這一傳統(tǒng)的文學方式吧。故此先作七律一首,彰其曹紅功德,揚其搜查風采。詩云: 華誕一百有十春,曹學大師恩裕君。 方家有識搜古典,學者大義寫檄文。 功在國館添瑰寶,德光曹紅拜小民。 治學有難我問誰?夢里冒雪立關門。 吳恩裕先生,字惠人,祖上也是在旗的滿族人,生于1909年,1933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哲學系,1936年留學英國學習西方政治經(jīng)濟學,1953年任北京大學政治系教授,1954年因高等學院合并、教授分流之故,走上了研究紅學的道路。由于勤搜文獻資料,虛心向高人學習請教,特別是深入民間的采風活動,令他先后寫出了《曹雪芹八種》《曹雪芹十種》《曹雪芹叢考》等大作。天道無私而酬勤,于1978年從原單位調(diào)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人到老年,生逢其運才有所用,心情大快。他在給他的學生林方直的信中很興奮地說: 現(xiàn)在籌設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室,屬中國社會科學院。同時允裕仍搞曹傳故事。老年獲此機會從事寫作,良非易耳。 字里行間中透著一種快然自得之感。正當他寶刀不老披掛上陣,兵分西方政治、曹學研究兩路進軍之時,于1979年12月12日因心臟病突發(fā)駕鶴西云,享年才七十歲,令人痛哉!屈指算來,吳先生已歸道山四十九年,數(shù)曹紅二學之典,后學是不能忘記這位老祖的,F(xiàn)分三則行文,以志吳恩裕先生。 方家有識搜古典 解放后,曹學研究的碩彥中,論年齡,他生于1909年,比“紅學泰斗”周汝昌大9歲,比紅學會老會長馮其庸大15歲,說他是紅學界的師輩,是客觀事實。論學養(yǎng),他于1933年就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哲學系,1936年就留學英國學習西方思想史,堪稱學貫中西的紅學大師。正因如此,他于1954年一開始研究曹學,就成為一顆耀眼的新星,令世人矚目。 據(jù)筆者所知,1947年周汝昌先生在燕京大學發(fā)現(xiàn)了敦敏的《懋齋詩抄》印本,1954年吳恩裕先生發(fā)現(xiàn)了《懋齋詩抄》的手寫本。當年周汝昌先生根據(jù)印本中的“古剎小憩”詩題下的“癸未”二字,才提出了敦敏《小詩代簡寄曹雪芹》一詩寫于癸未年,從而對胡適先生的曹雪芹卒于壬午年的學術觀點進行了否定。胡適先生看到了周汝昌的大作后,于1947年12月7日便回音周汝昌先生: 先生推測雪芹大概死在癸未除夕,我很同意。敦誠的甲申挽詩,得敦敏吊詩互證,大概沒有大疑問了。 吳恩裕先生對曹雪芹的卒年,一直是持“癸未說”的,他發(fā)現(xiàn)的敦敏《懋齋詩抄》的手寫本上“古剎小憩”下的“癸未”二字分明是敦敏的手跡(筆者也曾目驗認同),這就否定了“壬午說”者的“編年錯亂”之說。倘無敦敏手跡“癸未”的發(fā)現(xiàn),研究者恐怕還被“編年錯亂”所惑。 吳恩裕先生通過艱辛的調(diào)查研究,除了敦敏《懋齋詩抄》手抄本外,還發(fā)現(xiàn)了永忠《延芬室集》底稿殘本,敦誠的《四松堂詩鈔》《鷦鷯庵雜詩》《鷦鷯庵筆麈》等文獻古籍,大大開拓了曹學研究的空間,豐富了曹學研究的信息。至今想來,他這種上窮碧落下黃泉、天上人間都搜遍的拓荒精神,真如一頭老黃牛在氣喘吁吁地開墾著曹學一畝三分地,令人懷念,令人敬仰。他的這種學術上的大智大慧將永遠閃爍在曹學史上。 功在國館添瑰寶 所謂瑰寶,計有三件:一是1971年發(fā)現(xiàn)的香山正白旗三十九號題壁詩文墨跡;二是1973年孔祥澤先生向吳恩裕先生出示的《廢藝齋集稿》手抄殘文及曹雪芹《南鷂北鳶考工志》自序手跡的雙鉤章草;三是1977年發(fā)現(xiàn)的曹雪芹一對書箱子。 第一件,正白旗三十九號的題壁詩文。因落款為“歲在丙寅清和月下旬,偶錄于抗風軒。拙筆學書”,結合書箱上“并蒂花呈瑞,同心友誼真。一拳頑石下,時得露華新”的詩,及“題芹溪處士句”的題目、“拙筆寫蘭”的落款等分析,吳恩裕先生認為:“余意書鄂比詩于壁上,又系二百年前之古屋,其地或為鄂比正白旗之故居歟?”(《曹雪芹佚著淺探》) 吳恩裕先生在此雖未言正白旗三十九號是曹雪芹故居,但他認為是曹雪芹的朋友鄂比的故居,這一以事實為依據(jù)的治學態(tài)度,比那些視墻壁詩文與曹雪芹無關者,要可敬可愛得多。 第二件,關于《廢藝齋集稿》的真?zhèn)巍嵌髟O壬冀K認為是曹雪芹的佚著,其學術定力十足,不受否定之說的迷惑,大有“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精神。當1977年張行家發(fā)現(xiàn)有曹雪芹的書箱時,吳恩裕先生第一時間趕到,一眼就看到了書箱上的章草五條書目,并且同孔祥澤的“曹雪芹《南鷂北鳶考工志》自序手跡的雙鉤章草”進行比對,做出了“曹雪芹《南鷂北鳶考工志》自序手跡的孔祥澤摹本,與新發(fā)現(xiàn)的曹雪芹兩個書箱上的曹親筆字完全相同”的鑒定結論。(嚴寬注:香山三十九號題壁詩文,張伯駒先生鑒定意見:“己卯八月晦日,往訪西郊正白旗傳為曹雪芹故居。北屋四間,墻壁上發(fā)見書聯(lián)、書扇面詩,更有玉兔硯一方。東室雕刻之格扇。余非研究紅樓夢者,只研究書畫文物以考證歷史。按發(fā)見之書體詩格,及所有兔硯,斷為乾隆時代無疑!睂τ跁,著名文物鑒定家,京城“大玩主”王世襄先生看過后說“屬于乾隆時代物”。) 這三件有關曹雪芹的文物,應該說是國家的瑰寶,吳恩裕先生的考證鑒真不偽在前,張伯駒先生、王世襄先生的將墻壁詩文及書箱子定為乾隆時期的文物在后,映現(xiàn)了吳恩裕先生治學的高明智慧與篤實。日后曹雪芹學會青梅煮酒論英雄的話,吳恩裕先生為國護寶之功,應明令褒獎。 德光曹紅拜小民 不知是誰說的,學問有兩種,一種是秦始皇(書本),一種是孟姜女(傳說)。這兩種學問各有千秋,然而偏偏有人視傳說為騙人。余以為真正的大學者,都具有向勞動大眾學習,重視口碑的精神,吳恩裕先生就是這樣的一位大家。 1975年下學期的一天,筆者正在老師宿舍閑閱《青春之歌》,教導主任推門叫我:“嚴老師,到許校長辦公室去一趟,校長找你有事。”我放下《青春之歌》來到校長室,許啟坤校長起身說道:“昨天你干什么去了?”答道:“帶著學生課外教學去了!”校長道:“昨天下午,我的大學老師吳恩裕先生來,想通過我找你,調(diào)查曹雪芹在西山的傳說,你不在,囑我轉告你!蔽抑毖韵喔妫骸拔医衲瓴31歲,只是奉北京日報社鄧慶祐先生的約稿,寫了一篇《烏進孝的交租單說起》的小文,并且常到正白旗三十九號與舒成勛老師聊天……”言畢,我反問校長:“吳恩裕先生跟您什么關系?”老校長:“我是中國政法大學畢業(yè)的,吳恩裕先生是我的老師。他后來研究紅學了,很有成就,F(xiàn)在正在香山魏家村搞曹雪芹的調(diào)查,聽說了你的名字,知道正在四十五中教書。我是他的學生,又在這里當校長,他來是想通過我找你……” 這是我與吳恩裕先生的連一面之緣的緣份都算不上的往事煙云。如果說算是神交之緣,這個緣份就是研究曹雪芹啦。想來,自1981年,筆者能夠有幸跟隨中國曹雪芹研究會會長胡德平先生創(chuàng)建香山曹雪芹紀念館,于此同時還真跟隨吳恩裕先生的腳步在香山民間搞了大量的關于《紅樓夢》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的調(diào)查?梢哉f吳恩裕先生重視小民口碑學問的精神一直澤被著我。 近來有學者放言:香山關于曹雪芹的傳說,“是張永海順著吳恩裕的口氣心理編造的故事,欺騙了吳恩裕。吳恩裕又利用了張永海的傳說欺騙了讀者并誤導了許多人”。 這話說得有點陰,有失厚道,真不明白說者憑什么說長他50歲的張永海、長他47歲的吳恩裕先生是個大騙子。有鑒于此,筆者擬寫三題作述,以見張永海傳說的價值所在,以見吳恩裕先生對曹學研究的貢獻。他們是治學的素心人。 張永海傳說中的對聯(lián)在墻上發(fā)現(xiàn)說明了什么 1963年,張永海向吳恩裕、吳世昌、周汝昌等人講道:“曹雪芹有個朋友叫鄂比,因欽佩曹雪芹的為人品德,贈給他一副對聯(lián):遠富近貧以禮相交天下有,疏親慢友因財絕義世間多!1971年香山正白旗39號發(fā)現(xiàn)的題壁詩文中就有這副對聯(lián),不過與傳說中的對聯(lián)有三字之差:“有”字為“少”,“絕義”為“而散”。傳說中的作者是鄂比,題壁詩中對聯(lián)的作者落款為“拙筆”。 對于這一從傳說到文字上的發(fā)現(xiàn),無論如何也得不出騙人的結論。筆者認為:一、文字對聯(lián)的發(fā)現(xiàn)證明了張永海傳說的真實性;二、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張永海關于曹雪芹的傳說不一定完全真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曹雪芹在香山地區(qū)生活過并且有遠富近貧的濟貧實踐;三、傳說中的對聯(lián),確有口誤,即將“少”字說成“有”字,將“而散”說成“絕義”,另外,將對聯(lián)的作者說成鄂比。但這一口誤很正常,與騙人不挨邊兒,當然,更談不上圖利求名。如果說1971年沒有發(fā)現(xiàn)文字對聯(lián)之前,有人說傳說是虛編的,騙人的,人嘴兩張皮,紅口白牙,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尚可原諒,可當作耳邊風;但自1971年后四十年的今天,視白墻黑字的文字對聯(lián)而不顧,硬說張永海騙了吳恩裕,吳恩裕騙了讀者,這不叫學術爭鳴,這叫抬杠。 曹居的發(fā)現(xiàn),吳恩裕、張永海功不可沒 當年,最先發(fā)現(xiàn)張永海知道曹雪芹佚事傳聞的,是國家新聞通社的黃波拉,最先寫張永海的傳說文章的也是黃波拉。黃波拉將張永海的情況告訴了吳恩裕,吳恩裕于1963年偕同吳世昌、周汝昌前往香山拜訪了張永海。張永海雅興大發(fā),帶著吳恩裕等人對傳說的曹雪芹墓地、曹雪芹故居進行了實地考察。張永海指著今日曹雪芹紀念館之地,講述了曹雪芹就住在正白旗營房里,雖未確指哪座小院是,但大致范圍就在這里。吳恩裕先生當年著文記錄道: 雪芹由乾隆十六年住到二十年的第一個舊居,就在溝口南面古槐附近。他的舊居后面是當年的檔房,檔房是正白旗存檔的地方。東南面不遠便是四王府舊址。 張永海的傳說,吳恩裕的記錄,立此存照,口碑文字,以照世人。 哲學家認為,天下事沒有偶然,偶然是相對的,存在于必然之中。事值張永海、吳恩裕香山一談后的1971年4月,正白旗39號發(fā)現(xiàn)了寫有那副對聯(lián)的題壁墨跡,因之才有了歷時50年之久的曹雪芹故居真?zhèn)蔚膶W術爭鳴。期間否定者的諸多詮見,如“題壁詩與曹雪芹無關說”“題壁詩寫于清代嘉慶、同治丙寅說”“題壁詩是清末小官吏發(fā)牢騷說”“題壁詩屋建于乾隆十四年以后說”“曹雪芹出旗為民不住旗營說”,現(xiàn)在又崩出了“張永海騙了吳恩裕、吳恩裕又騙了讀者說”。真是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為此,筆者萌生了給吳恩裕先生在天之靈寫信的想法,以求托夢賜教。 尊敬的九泉之下的吳恩裕之靈位: 現(xiàn)有一個研究香山正白旗曹雪芹故居的發(fā)現(xiàn),如實地向您匯報。這個發(fā)現(xiàn)是題壁詩中的“拙筆學書”及書箱上的“拙筆寫蘭”的“拙筆”,真名叫明泰,滿洲旗人,有106首詩存世,與雪芹當是忘年交。時人稱其為“拙庵□老人”,清代法式善寫詩言其“拙庵百事拙,卻好筆通靈”,這或許是“拙筆”一名的含義所在。記得當年您曾有“八旗翰林公觀保與曹雪芹是景山咸安宮官學的同學”之說,據(jù)法式善說,明泰曾在觀保家作幕,教過觀保寫詩,而縣觀保的父親石東村與明泰是詩友,二位老友有和詩往來。 據(jù)周汝昌先生說,清代康雍乾時期有個慎郡王允禧,是個舉止風雅的人物,他家有一座花園叫隨園,經(jīng)常舉行詩酒雅集。其中有個叫李鍇的,他學問淵博,遠離名利市俗,是允禧的坐上客。周老推斷,當年的曹雪芹也可能參加隨園雅集活動,也應與李鍇存交。目前為止尚未發(fā)現(xiàn)允禧、李鍇與雪芹往來的資料,但“拙筆”(明泰)卻與李鍇存詩詞相唱。 雍乾時的方恪敏,是位朝中重臣,他當過曹雪芹的表哥福彭的書記,是被研究者認為最有可能與雪芹相識的人物,但情雖可能,卻查無實據(jù)。不過明泰其人與方恪敏相識的可能性倒是很大的。上面說過,明泰曾在觀保家作幕,方恪敏在觀保家也彈鋏過,方恪敏與觀保的父親石東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故此說明泰與方恪敏同屬石家的幕賓,相識的可能性很大。 另外,方恪敏曾隨福彭參加過平定內(nèi)蒙古準葛爾之亂,是福彭此路軍帳下的主要謀士,因有功勛,回家后提拔了官職,從而青云直上,最后成為乾隆時期的重臣之一,深受乾隆皇帝的賞識。據(jù)明泰的詩反映,他也參加了福彭率領的此路軍,親身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艱苦與恐怖,香山正白旗三十九號“拙筆學題”詩中的“蒙挑外差實可怕”,應是他經(jīng)歷此路軍在蒙古準葛爾打仗的反映。如此說來,明泰不僅與方恪敏有相識的可能,與此路軍大將軍福彭也有相識的可能。 當年您考證書箱子時,曾對“題芹溪處士句”一詩進行過分析,得出“拙筆”是曹雪芹朋友的結論。您在考證香山正白旗三十九號“拙筆學書”及“學題拙筆”的落款時,卻提出題壁詩屋是曹雪芹朋友鄂比的故居。 筆者認為題壁詩屋的具體環(huán)境,如“偶錄于抗風軒”的抗風軒,抗的是什么風?結合題壁詩中的“對聯(lián)”“富貴途人骨肉親,貧賤骨肉亦途人”的詩,“有錢就算能辦事”“清朝而今治不了,官員盡吃”等分析,顯然要抗的是“嫌貧愛富”的俗風。試觀《紅樓夢》的描寫,如曹雪芹筆下有一位“封肅”者,他是甄士隱的岳父,當甄士隱夫婦因敗落投奔到他家時,因甄士隱總還有一些細軟銀兩,他還能容納,當甄士隱坐吃山空時,他便視姥爺如廢人……如此嫌貧愛富沒人情味的表現(xiàn),曹雪芹給他取了個“封肅”的名字,脂硯齋怕讀者不解其義,便特批“風俗也”。 再如《紅樓夢》中“蓬牖茅椽,階柳庭花”“薜蘿門巷”“蘅門僻巷”,以及傳說中的“門前古槐歪脖樹,小橋溪水野芹麻”,特別是敦敏筆下“秋色召人上古墩”的古墩,張宜泉筆下“謝草池也曉露香”的謝草池等在三十九號題壁詩屋附近都能找到實證。 尊敬的吳恩裕先生的在天之靈,您聽了筆者的匯報,意下如何?我想,您不會認為我是騙子吧! 2019年1月15日 嚴寬 吳恩裕(1909—1979),著名學者,遼寧沈陽人。滿族。1933年畢業(yè)清華大學哲學系,畢業(yè)后任北平《晨報》的文學、哲學副刊《思辨》主編和《文哲月刊》主編。1936年公費留學英國,入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研究政治思想史,1939年至1946年任重慶中央大學政治學系教授,1946年至1952年任北京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院系調(diào)整后,曾任北京政法學院教授,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及北大法律系、國際政治系教授等職。1954年秋起,開始致力于《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生平家世研究,先后出版有《關于曹雪芹八種》(后增訂為《有關曹雪芹的十種》,最后增補為《曹雪芹叢考》)、《曹雪芹佚著淺探》。 一 王岡繪曹雪芹像/ 001 二 侯堮談《延芬室詩稿》有二/ 003 三 《楝亭夜話圖》/ 004 四 題王繪雪芹像諸人/ 005 五 益齋談東皋與紅樓/ 007 六 曹寅之《東皋草堂記》/ 008 七 得碩亭之《草珠一串》/ 009 八 宗室書諴/ 010 九 王南石為董邦達客/ 011 一〇 敦誠之“主敬存誠”章/ 012 一一 《鷦鷯庵筆麈》數(shù)則手稿/ 013 一二 曹雪芹前后均有十二釵之稱/ 014 一三 嵩山之菊花詩/ 015 一四 大明角燈/ 016 一五 《春柳堂詩稿》中有關曹雪芹詩/ 017 一六 “礪堂藏書”章/ 019 一七 恒仁之《月山詩集》/ 020 一八 曹雪芹之畫及二章/ 021 一九 空空道人所書八字篆文/ 022 二〇 《熙朝雅頌集》中何以無曹雪芹詩/ 023 二一 明義談隨園即紅樓/ 024 二二 《石頭記》批語中之剛丙廟/ 025 二三 庚辰本圈點《葬花吟》/ 026 二四 曹雪芹之書簡/ 027 二五 趙常恂談曹雪芹住健銳營/ 028 二六 王茂森之《梅隱集》/ 029 二七 天香樓/ 030 二八 敦誠詩中之“歌兒黛”/ 031 二九 舒坤批本《隨園詩話》/ 032 三〇 曹未風函告曹雪芹居處/ 033 三一 矮 舫/ 034 三二 榮劍塵談健銳營/ 035 三三 愛新覺羅宗譜中之敦敏、敦誠/ 036 三四 署名夢阮所繪巨石/ 038 三五 鄧之誠解“燕山仍舊竇公無”/ 039 三六 明義為弘景外孫/ 040 三七 左、右翼等宗學地址/ 041 三八 陶北溟談曹雪芹書法/ 042 三九 曹家兩個誥封/ 043 四〇 陶心如談甲辰本《紅樓夢》/ 045 四一 左右兩翼宗學生準作進士/ 046 四二 張次溪藏《鷦鷯庵雜記(詩)》/ 047 四三 瑛寶為裕瑞繪《風雨游圖》/ 049 四四 永忠《吊曹雪芹詩》中之“一中之”/ 051 四五 虎門指宗學/ 052 四六 正藍旗德某談曹雪芹/ 053 四七 崇文門外之臥佛寺/ 054 四八 “一從二令三人木”解/ 055 四九 曹雪芹寫《紅樓夢》有傳詩之意/ 056 五〇 敦敏熱中/ 057 五一 少年色嫩不堅勞(牢)/ 058 五二 張政烺所見曹荃畫卷/ 059 五三 永忠因墨香得觀《紅樓夢》/ 060 五四 納蘭成德之《淥水亭雜識》/ 061 五五 覺羅成桂/ 062 五六 嵩山序永忠詩手跡/ 063 五七 永忠嘲寅圃詩/ 064 五八 神清室在石景山一帶/ 065 五九 墨香之抱甕山莊/ 066 六〇 西直門外三元里/ 067 六一 永忠行樂圖/ 068 六二 趙常恂談曹雪芹遷郊/ 069 六三 《林四娘》詩中句/ 070 六四 樹倒猢猻散/ 071 六五 敦敏之《典裘》詩/ 072 六六 羹調(diào)未羨青蓮寵/ 073 六七 西郊南辛莊杏石口/ 074 六八 齊白石題《紅樓夢斷圖》/ 075 六九 水屋子即悼紅軒說/ 076 七〇 張政烺談槐里胡同一號/ 077 七一 清初滿人生活/ 078 七二 訥爾蘇/ 079 七三 珍兒/ 080 七四 《四松堂印譜》/ 081 七五 甲戌本文字并非均早/ 082 七六 脂硯齋所用硯/ 084 七七 陸繪雪芹先生像/ 085 七八 高鶚后人/ 087 七九 莊子因/ 088 八〇 靈坤與曹雪芹/ 089 八一 史湘云《海棠詩》之脂批/ 090 八二 袁滌庵藏寫本《石頭記》/ 091 八三 曹雪芹《題自畫石》詩/ 092 八四 籍癡霑瘋之目/ 093 八五 雪芹在蔚縣授徒/ 094 八六 鄧之誠見告有關雪芹書/ 095 八七 沈雁老謂王繪雪芹像不真/ 096 八八 伊藤漱平之“紅樓夢主”章/ 097 八九 鄂比贈雪芹一聯(lián)/ 098 九〇 曹雪芹在右翼宗學之職司/ 099 九一 宗學中之宗派與政治/ 100 九二 曹棠村/ 101 九三 寶玉與可卿/ 102 九四 《石頭記》中之弘忍/ 103 九五 夕葵書屋抄本《石頭記》/ 104 九六 余二人亦不曾有是氣/ 105 九七 “遺簪”“更衣”諸文字/ 106 九八 英蓮抑菊英/ 107 九九 俞平伯談《瓶湖懋齋記盛》/ 108 一〇〇 曹寅之《復社姓氏記》/ 109 一〇一 曹寅與施世綸/ 110 一〇二 永瑢之詩及畫/ 111 一〇三 香山正白旗之老屋壁上詩/ 113 一〇四 影印戚蓼生本之原抄本/ 114 一〇五 白家疃之允祥祠/ 116 一〇六 陳病樹談《紅樓夢》掌故/ 117 一〇七 《瓶湖懋齋記盛》闕文鉤沉/ 119 一〇八 茅盾、朱光潛論曹雪芹傳記故事寫法/ 122 一〇九 右翼宗學總管內(nèi)亨圖/ 123 一一〇 曹、高寫封肅之異趣/ 124 一一一 阮籍 雪芹高傲之政治內(nèi)容/ 125 一一二 雪芹論紙鳶起源/ 126 一一三 曹雪芹之風箏歌訣/ 127 一一四 武陵溪/ 128 一一五 賈寶玉說銀錢吃穿都不是我的/ 129 一一六 俞平伯點讀甲戌本凡例之誤/ 130 一一七 蒙古王府本批語中之女子口吻/ 131 一一八 蒙古王府本批語中之“個中人”/ 132 一一九 曹雪芹之佚著/ 133 一二〇 趙雨山抄摹《考工志》/ 134 一二一 曹雪芹談風與風箏/ 135 一二二 哈魁明/ 136 一二三 曹氏風箏傳人/ 137 一二四 楊鳳亭曾見《廢藝齋集稿》/ 138 一二五 范健君曾見《石頭記》抄本/ 139 一二六 白家疃之歷史地理/ 140 一二七 曹雪芹在瓜洲/ 141 一二八 曹雪芹“富非所望不憂貧”七字風箏/ 143 一二九 端方藏抄本《石頭記》/ 144 一三〇 孔梅溪實有其人/ 146 一三一 雪芹早年在蘇州之見聞/ 151 一三二 遼東曹氏宗譜/ 152 一三三 東觀閣《新增批評繡像紅樓夢》/ 154 一三四 雪芹題程邃畫/ 155 一三五 崇外臥佛寺續(xù)聞/ 156 一三六 剛丙廟續(xù)聞/ 157 一三七 傳雪芹曾數(shù)度去蘇州/ 158 一三八 香山之一拳石與石上松/ 159 一三九 席振瀛談曹雪芹故居/ 161 一四〇 清乾隆時國子監(jiān)有助教/ 163 一四一 曹寅女之生年/ 164 一四二 曹颙子生于蘇州說/ 165 一四三 松枝茂夫教授晤高見嘉十/ 166 一四四 “野心應被白云留”句所本/ 167 一四五 雪芹所見之《如意平安圖》/ 168 一四六 孫悟空與賈寶玉/ 169 一四七 雪芹《此中人語》一書之用意/ 170 一四八 《上元縣志》中之《曹璽傳》/ 171 一四九 《江寧府志》所載雪芹家世/ 172 一五〇 雪芹在宗學之一解/ 174 一五一 康熙自談南巡/ 175 一五二 薛素素自繪照/ 176 一五三 出則既明/ 177 一五四 題王岡繪雪芹像諸人/ 178 一五五 裕瑞之《萋香軒文稿》/ 180 一五六 弘曉《過白家疃》詩/ 183 一五七 永瑢之《重謁龍?zhí)端煊未笥X寺》詩/ 184 一五八 麻廷惠傳說之《紅樓夢夯歌》/ 185 一五九 《紅樓夢》中之民主思想/ 188 一六〇 曹雪芹的啟蒙思想/ 190 一六一 曹雪芹談飛鳶之起源/ 192 一六二 杏齋非松齋/ 193 一六三 《斯園膏脂摘錄》/ 194 一六四 曹雪芹論光與畫/ 195 一六五 曹雪芹之兩書箱/ 196 一六六 曹雪芹《題敦誠之琵琶行傳奇一折》之全詩/ 197 一六七 書諴《詩瓢》之發(fā)現(xiàn)/ 200 一六八 曹雪芹筆下之閶門/ 201 一六九 錢牧齋詞中之十二金釵/ 202 一七〇 曹雪芹與蘇州之泥人工藝/ 203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