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七講/嘯天說詩》以古體詩入選魯迅文學獎詩歌獎。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周嘯天作品集
識字——詩詞語匯的知識
知人——對于作家的了解
論世——寫作背景的知識
詩法——基本的詩學常識
會意——相應的生活體驗
吟誦——因聲求氣的玩味
奇文共欣賞,
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
孔子說,一定得學詩。
孔子見學生,劈頭就說:“小子何莫學乎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被丶矣謱鹤诱f:“不學詩,無以言!痹娋湍敲粗匾矗
詩不能當飯吃,不能解決就業(yè)問題,也不能指望用詩來改造社會。魯迅說,一首詩趕不走孫傳芳,一炮就把他打跑了。除了少數(shù)時期,新樂府不是評價很高的詩。詩的用處不在那些地方。詩如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填不飽肚子,卻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成為詩性的人。
孔子聽幾個學生談心,時發(fā)一哂,不輕許可。然而,曾點說出一段話:“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日:“吾與點也!”蘇東坡在潁州,一夜,堂前梅花大開,月色鮮霽。夫人王氏日:“春月勝如秋月色,秋月色令人凄慘,春月色令人和悅。何如召趙德麟輩來飲此花下?”先生大喜日:“此真詩家語耳。”
詩教說到底是一種美育。重在教人讀詩、愛詩、懂詩,而并不是要人人都成為詩人。孔子說“小子何莫學乎詩”,不說“小子何莫‘做’乎詩”?鬃硬蛔鲈,孔門弟子也不做詩,但討論起詩歌來,都有很高的見地。他們是一群心智健康的人,是一群詩性的人。高等學府的中文系不把培養(yǎng)作家詩人放進自己的培養(yǎng)目標,并不是一時疏忽大意。列寧豈不偉!他說過“就是砸破我的腦袋,我也寫不出一句詩來”,卻并不妨礙他誦讀普希金,不妨礙他成為一個詩性的人。小平豈不偉!他也不做一首詩,但在他第三次復出前,突然朗吟起“大夢誰先覺”那首詩來,因此,鄧家的孫輩都能背誦那首詩——這事是我聽鄧林(小平的大女兒)親口講的,“自古英雄盡解詩”——錯不了。
與中小學開設音樂課、美術課一樣,詩教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使之有一對慧眼,有一雙音樂的耳,有一顆文心。往小處說,可以更好地欣賞人生,有助于化解人生的痛苦;往大處說,可以按照美的規(guī)律去創(chuàng)造。楊振寧說,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等人的方程有極深層的理論架構(gòu)之美,它們是造物者的詩。誠然,也有極少的人在某一方面天賦超常,在其他方面卻很弱智。假如能夠選擇,我想他們會一千次地選擇做心智健康的常人,而不做“雨人”式的偏才。
判斷一首詩的好壞,有賴于審美直覺。否則如隔靴搔癢。清代有人讀“春江水暖鴨先知”,莫名其妙——“為什么不是‘鵝先知’呢?”對于這樣的人,真是無法可想。你只能告訴他:見鴨,未見鵝也!民國年間,有位北大教授講《贈衛(wèi)八處士》,結(jié)論是,衛(wèi)八處士不夠朋友,用黃米飯、炒韭菜招待杜甫,杜甫當然不滿,所以詩中說“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意思是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后來,胡適接任系主任,就把他解聘了。事見張中行散文。
審美直覺是從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起來的,而解詩則有賴于琢磨和訓練。陶淵明說:“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边@兩句話可簡為四個字——“賞奇析疑”,再簡為兩個字——“賞析”。本書講詩詞賞析的方法,按詩詞欣賞的七個層面,分為七講:識字、知人、論世、詩法、會意、吟誦、比較。初學者必須得法。然而,任何方法運用的極致,又是無法而法。名篇的賞析,是不可窮盡的。賞析之樂,就存在于無法而法與不可窮盡之中。誠如新都寶光寺那副著名的對子所說:
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周嘯天,四川渠縣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中心研究員,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華詩詞研究院《中國詩詞年鑒·西南詩詞》特約主編。
曾獲《詩刊》首屆(2010)年度詩歌獎(后稱“陳子昂詩歌獎”)一名、國家圖書獎一等獎、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第五屆華夏詩詞獎一等獎一名等。
2014年8月,詩詞選《將進茶》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2015年,獲“詩詞中國”杰出貢獻獎。
導言
一 說詩詞
二 說賞析
三 說七講
第一講 識字
一 無一字無來歷
二 因病致妍
三 古今言殊
四 賞析示例
歸園田居(東晉)陶淵明
入朝洛堤步月(唐)上官儀
觀獵(唐)王維
北齊二首(唐)李商隱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宋)周邦彥
水調(diào)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宋)辛棄疾
第二講 知入
一 不知其人可乎
二 風格即其人
三 云鬟玉臂也堪師
四 說本事詩
五 賞析示例
將進酒(唐)李白
趙將軍歌(唐)岑參
致酒行(唐)李賀
贈妓云英(唐)羅隱
菊花(唐)黃巢
滿江紅(宋)岳飛
釵頭鳳(宋)陸游
第三講 論世
一 文變?nèi)竞跏狼?br />二 年代·地理·制度·風俗
三 以史證詩
四 賞析示例
國殤(戰(zhàn)國)屈原
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聽彈琴(唐)劉長卿
賈生(唐)李商隱
秦婦吟(唐)韋莊
關山月(宋)陸游
汶川紀行(現(xiàn)代)于右任
……
第四講 詩法
第五講 會意
第六講 吟誦
第七講 比較
附錄詩心與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