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天光云影:文化史漫記
20世紀50年代中期,十四五歲的我喜讀魯迅作品,尤鐘情于魯迅雜文。那時家中有毛邊本《墳》、《熱風》、《華蓋集》、《準風月談》、《二心集》、《三閑集》、《且介亭雜文》等,常常隨攜閱覽,竟至如醉如癡。大約在1957年春天,鄰居關先生(一位中專語文老師,無子女)一次見我這個初三學生在讀《準風月談》,他觀賞書本后嘆曰:“難得,是毛邊本!”隨即又問:“這書名是何意思?”我一時語塞,關先生說,當年雜志編輯怕惹事,要作者“多談風月,莫講國是”,魯迅以“準風月談”名書,乃譏刺當年的文化專制。此后,關先生下班、我放學回家,一大一小的兩人常在院子里指天劃地,議論滔滔。記得關先生說,魯迅的隨筆達到中國文學的一個極致,其對時弊的針砭,有些至今猶感真切。又說,魯迅希望自己批評時弊的雜文“速朽”,但時弊難除,魯迅雜文因而“不朽”。關先生的話,我似懂非懂,但也仿佛領略到一點魯迅雜文的奧妙。以后,每讀魯迅書,總想起關先生高大的身軀、慈祥的面容和興致勃勃的宏議,連帶悟到:貌似輕松的隨筆,也往往藏有機鋒,介入生活的力度并不下于鴻篇巨制。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