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地文化與中國西部小說研究(1976-2018)》以邊地文化為研究視角,力圖從地域自然、宗教文化、苦難生存、現(xiàn)代性焦慮等方面,探討西部作家對邊地文化因素的不同敘事策略,以及這種地域文化的文學書寫在新時期以來所呈現(xiàn)出的文學史價值。西部小說的地域特色包含了穩(wěn)定性和動態(tài)性兩個方
《邊地文化與中國西部小說研究(1976-2018)》以中國文學主潮流為評價坐標,總結和反思著西部小說在曲折演進中所呈現(xiàn)出的文學價值和文化啟示,包括時代喧囂中的本土地域堅守、曖昧語境中的藝術立場堅守、消費漩渦中的人性價值堅守、文明等級中的文學民主堅守。
這是一個被文學創(chuàng)作界和文學研究界所邊緣化的領域,而這個文學的“富礦”被冷落,卻是中國當代文學的一種巨大的損失。面對這樣的窘境,我們應該承擔起責任,我以為,只有首先讓文學研究者高度重視起來,指出其文學史的意義和審美意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描寫領域的難題。所以,我要在這里疾呼:請不要忽略中國文學最具表現(xiàn)力的文學場域——在兩萬兩千公里的邊疆區(qū)域內(nèi),“邊地文學”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生長的空間,它將成為中國文學書寫的沃土,也將成為中國文學與現(xiàn)代文明拉開距離的最佳視點,必將成為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高峰。
所謂“邊地”,乃邊疆之謂也,“邊地文化”便隱含著以下幾層意涵:首先,它隱含的是國家地理的內(nèi)涵,在與他國接壤的土地上所產(chǎn)生的文化和文學,必然會帶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化沖突,無論是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分歧,還是國別疆土上的分歧,都會對文化和文學帶來差異性,造成與內(nèi)陸的文化和文學的落差,這也正是文學創(chuàng)作最有“異域情調(diào)”的富礦所在;其次,它隱含著的是民族文化和文學的多元性元素,這種多元文化之間的沖突,當然,也包括宗教文化的差異性效應,都是在多個民族文化的“差序格局”之中各自形成了多圈的漣漪效應,這些層層疊疊漣漪交合,恰恰又是文學最好的審美場域和描寫對象,這也是迥異于內(nèi)陸文學題材和審美異趣之處。緣于此,只要有比較文化審美視野的作家是一定會將它們作為至寶一樣收納其創(chuàng)作寶庫的;再者,其獨特的文明語境為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饒的創(chuàng)作素材,如果拋開人類文明進程的價值優(yōu)劣的進化論觀念,單單從文明的形態(tài)給予文學創(chuàng)作的審美價值來看,竊以為,那種游牧文明和農(nóng)耕文明給文學審美帶來的吸引力則更加巨大和驚艷,因為讀者的審美期待視野是建立在“生活在別處”的,異域的“風景畫”“風俗畫”和“風情畫”是吸引全世界只要有“求異審美”眼光游歷者的文學風景線。鑒于此,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有文化和文學意味的選題,但是如何做好這個大題目,卻是中國新文學百年來最大的困惑和難題,金春平始終想動這塊文學邊緣的奶酪,最終還是吞下了,至于消化得如何,還是大有說法的。
金春平,1983年生,山西太原人,山西財經(jīng)大學副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博士,南京大學博士后,碩士生導師,第六屆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近年來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民族文學研究》《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壇》等國家報紙、CSSCI來源刊物和省級期刊發(fā)表論文近百篇,部分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全文轉(zhuǎn)載?蒲谐晒@江蘇省委宣傳部第二屆紫金文藝評論獎三等獎、山西省第十次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等。主持完成博士后面上資助項目和省部級項目4項,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作家協(xié)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各1項。
緒論 邊地文化與中國新時期西部小說的文學本體合法性
第一章 西部小說地域自然呈現(xiàn)的隱喻化
第一節(jié) 西部作家自然審美意識的生成
一、闖入型作家對自然唯美雄壯的審美構建
二、本土型作家對自然嚴厲猙獰的審美構建
三、生態(tài)型作家對自然生態(tài)危機的敘事構建
四、西部作家自然意識普遍化的理念成因
第二節(jié) 西部小說自然敘事的隱喻化
一、浪漫型:自然景物敘事的隱喻之美
二、對抗型:自然景物敘事的隱喻之痛
三、西部小說自然景物敘事隱喻化的藝術成因
第三節(jié) 西部小說動物敘事的隱喻化
一、西部小說動物敘事的基本類型
二、西部小說動物敘事現(xiàn)象的地域成因
第四節(jié) 西部小說自然敘事的生態(tài)演變與文化自省
一、生態(tài)小說的敘事語境及其價值裂隙
二、西部生態(tài)小說敘事的類型生成和文學困境
三、西部生態(tài)小說敘事的美學價值和文化啟示
第二章 西部小說民族價值取向的宗教化
第一節(jié) 宗教情懷與民族文學的敘事表征
一、宗教主題在當代文學歷程中的演進流變
二、宗教文化與西部民族作家的宗教情懷
第二節(jié) 西部文學宗教敘事的民族化取向
一、以圣潔修為為本的伊斯蘭文化敘事
二、以天人和諧為本的草原文化敘事
三、以悲禪慧悟為本的藏地文化敘事
四、以幽冥之思為本的神性文化敘事
第三節(jié) 宗教情懷與西部小說的美學精神構建
一、民族化品格的弘揚
二、精神性信仰的重建
三、悲劇性美學的建構
第三章 西部小說生存體驗書寫的苦難化
第一節(jié) 本土化體驗與西部小說的苦難敘事傳統(tǒng)
一、“苦難”的文學性闡釋
二、西部作家苦難主題書寫的本土化成因
第二節(jié) 西部小說的底層苦難與悲情主義
一、日常生活視域下的生存性苦難
二、集體記憶視域下的歷史性苦難
三、存在主義視域下的精神性苦難
第三節(jié) 西部民族精神與苦難境遇的消解
一、剛烈與隱忍:體味苦難與信仰超越
二、善良與單純:詩意消解與苦難審美
第四節(jié) 西部小說苦難敘事的人文關懷精神
第四章 西部小說現(xiàn)代性價值選擇的焦慮
第一節(jié) 邊地文化的多維性與西部小說的現(xiàn)代性焦慮
一、文明形態(tài)轉(zhuǎn)型與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性焦慮
二、邊地文化的多維結構與西部小說的現(xiàn)代性焦慮
第二節(jié) 邊地文化視域中的“身份認同焦慮”
一、個體自由與政治同化的“身份焦慮”
二、啟蒙理性與感性解放的“身份焦慮”三、地域邊緣與話語中心的“身份焦慮”
第三節(jié) 邊地文化視域中的“西部鄉(xiāng)土焦慮”
一、本土化精神:城鄉(xiāng)文化空間的敘事精神構建
二、本土化視野下的鄉(xiāng)土啟蒙與都市批判
三、本土化視野下的鄉(xiāng)土浪漫與城鎮(zhèn)詩意
四、西部小說鄉(xiāng)土焦慮的敘事困境
第四節(jié) 邊地文化視域中的“民族文化焦慮”
一、趨同與自守:民族文化的生存境遇
二、順應與抗拒:意識悖論的文化表征
三、復歸與疏離:身份認同的兩難抉擇
第五章 西部小說的文學性意義及其反思
第一節(jié) 時代喧囂中的本土地域堅守
第二節(jié) 暖昧語境中的藝術立場堅守
第三節(jié) 消費漩渦中的人文價值堅守
第四節(jié) 文明等級中的文學民主堅守
一、文明等級的哲學批判與前現(xiàn)代文明的文學回溯
二、文明空間的跨界體驗與西部小說精神的品格構建
三、西部小說民族性維度的深描與文學史邏輯的拓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