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靈感形成于一個煤礦之中。當時,我身處俄亥俄州地下一百五十多米的地方,乘著一輛沒有車頂只能蹲坐的小礦車,在一片烏漆漆的黑暗中哐哧哐哧向前翻滾。我的屁股墩兒擠壓著旁邊礦工的背,腳踩在別人的腳上。所有人都“低頭哈腰”,免得頭上的安全帽碰到低得不能再低的頂板。帽子上的頭燈照不了多遠,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一些搖搖晃晃的桿子和橫梁,撐著整個地方不至于崩塌。這不是人呆的地方,這不是人呆的地方,這不是人呆的地方,在小礦車磕磕咔咔的響聲和快要跟不上的心跳中,我的腦子里只回蕩著這樣一句話。
提到煤礦,大家想起的都是“下去”,其實,真正讓人驚奇的是,你要“進去”。我們這個人擠人的小分隊沿著礦層隧道越來越深入地球的中心,一英里,兩英里,最后離我們一開始下來的升降機井已經(jīng)六英里①了。小礦車停下來,我們翻身下車,整理了一下自己,然后站直——好吧,只能說勉強站直。頂板離地面不過一米五左右。我們現(xiàn)在真正身臨其境,這里就是礦工們挖煤的地方,每天要像折斷的樹苗一樣,彎著腰,工作整整十個小時。
我本想表現(xiàn)得泰然自若些,就像去拜訪一家不幸住在破爛房屋中的鄰居,或是強忍某個小孩吱吱呀呀拉鋸子一般地拉小提琴。但這不一樣。四周一片漆黑,我們離唯一的安全出口相距整整六英里①,加上周圍的土地正在釋放隨時可能致命的甲烷,稍不注意受到最輕微的刺激,就會爆炸——所有這一切讓我的禮貌與修養(yǎng)蕩然無存!澳闼麐尩脑陂_玩笑吧?”我脫口而出。我將在這個煤礦進進出出長達數(shù)月,最初的幾天這就是我的口頭禪!八麄儜摪秧敯迮唿c!”我大放厥詞,“這下面簡直跟個小城市差不多大了,就他媽不能再修個電梯嗎?”最后,我什么也說不出來了,只會不斷重復:“哥們兒,這也太荒唐了吧!
礦工們用無精打采的厭煩回應我的驚嘆。有的面無表情地看我一眼,有的筋疲力竭地眨眨眼睛。一切盡在不言中。正是這樣的表情傳遞的信息引起了我的共鳴,給我深深的啟示,最終牢牢抓住我的心,讓我開始為期兩年的九段不同的旅程。路上的所見所聞,構(gòu)成了這本書的基本內(nèi)容。相當于九千六百多米!g者
“你這人怎么回事兒?”礦工們臉上的表情好像在說,“你怎么會完全不了解我們、我們的生活以及這個世界呢?”
一邊是煤礦業(yè),一個價值270億美元的產(chǎn)業(yè),這個星球上增長最迅速的能源產(chǎn)業(yè)。另一邊是挖煤的人們。我們每按動一次電燈開關(guān),就燃燒掉一小塊煤。我的日常生活歸根結(jié)底和這些人息息相關(guān),甚至可以說完全離不開他們。然而,在我來煤礦之前,我對這些人和他們的世界一無所知。
真丟臉。說不清為什么,但就是不對。我動筆寫《看不見的美國》,就是想把這種說不清的錯誤說清楚。是這些人讓我的生活正常運轉(zhuǎn),我想把自己的生活與他們聯(lián)系起來。也許,還能更進一步,讓整個美國重新認識自己被遺忘的靈魂。
我們每天吃的蔬菜,是誰來采摘?我們在餐桌上大快朵頤的牛排,是誰在養(yǎng)殖?我們在市場開心采購的東西,是誰運來的?我們?nèi)映鋈サ囊淮,是誰讓它們最終消失不見?更重要的是,為什么回答這些問題變得這么難?在我看來,過去,對于這些維持生活運轉(zhuǎn)的人們,我們還是相當了解的。他們與我們關(guān)系極為密切。高度工業(yè)化之前的美國,小城鎮(zhèn)社會的美國,養(yǎng)奶牛的是查理叔叔,送來一車車稻草的是麥克表弟,提著一籃子青豆的是莎拉阿姨,當然還有人人皆知的送奶人。日常生活用到的原材料和人工,都有著不同的情感和個性,還蘊含著歷史與文化。
而今,這一切都成了過去。我們住在大城市,新郊區(qū)。我們忙忙碌碌。我們隨手用電,周圍的氣溫可以隨心所欲地調(diào)節(jié),食物觸手可及,速度日新月異,交通方式也追求最大程度的方便(也就是說不會騎著一匹臭烘烘的老馬慢悠悠來來去去)。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有人會拿走我們的垃圾,進行處理,免除這方面的后顧之憂;商場的貨架上擺滿了需要的商品,讓我們隨來隨取。我們有工作要做,有文件要簽,有按揭要還。我們是文明社會的文明人。我們不需要與牲畜面對面,只要對著它們的肉舞動刀叉;我們不需要知道農(nóng)夫的手掌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只要吃到他們摘下的生菜、桃子或香芹。我們(需求者)和他們(供應者)之間簡直是八竿子打不著。這樣的狀況,這樣的冷漠,說明我們是什么樣的人呢?我想答案會讓所有人赧然。
然而,在《看不見的美國》中,我倡導的并非是所謂的“簡單生活”,所有人自給自足,跑去砍木柴燒自家的爐子,親手殺雞做給孩子們吃,收小麥,種燕麥,彈棉花,剪羊毛。任何家里有現(xiàn)代設(shè)備、有電子屏幕的人都清楚,當下的生活就是有史以來最簡單的生活,我完全支持這個觀點。
我寫作本書的目的,只是想邀請整個美國轉(zhuǎn)移高高在上的目光,窺探一下這些被忽略的世界,觀察那些十分復雜的產(chǎn)業(yè),看看一些不為人知的微小貢獻。和我一起在這些世界中走一走,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你也許對美國所知甚多: 歷史、政治、經(jīng)濟等風向標說明的風險和機遇,共和黨紅州與民主黨藍州之爭……如果你正蜷縮在一個煤礦當中,或是盯著一個同時顯示成千上萬架飛機的雷達屏幕,或是在沙漠的滾滾熱浪和炎炎烈日下放牧五百頭身懷六甲的紅安格斯奶牛,那么,上述知識再博大精深,也毫無用處。
過了些時日,我告別煤礦,來到北極圈以北大概四百多公里的地方。這里是阿拉斯加的一個人工島,短短幾公里外,就是波弗特海的冰海凍浪。此地溫度常年保持在零下四十五度左右。我斜戴著邊緣有一圈皮毛的兜帽,一邊躲避著刺骨寒風的侵襲,一邊聽別人講授如何鉆鉆頭。這人的小胡子已經(jīng)變成一小撇冰條,而他似乎毫不在意。在這片常常數(shù)周乃至數(shù)月人跡罕至的凍原之上,我結(jié)識了一小群工人,他們戲劇化的生活當然反映了整個美國對石油的迫切需求,但我更多感覺到的是一種愛,一種艱難生存環(huán)境催生出的兄弟之情,讓我親眼目睹不為人知的英雄事跡。眾多的英雄事跡串聯(lián)起來,再一次讓我大開眼界,催促我用不一樣的眼光和態(tài)度,去看待現(xiàn)代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便利。
我又去了加州的洛杉磯,在那里我見識了一架巨大的機器,正從“垃圾山”陡峭的懸崖上俯沖下來。這垃圾山的高度幾乎可與俄亥俄州煤礦的深度比肩。我同時也膜拜了一些美國工程師杰出的工作。他們五十年如一日地努力,要征服垃圾這個大難題。他們的努力看上去富有哲學意味: 垃圾是物質(zhì),而物質(zhì)永不消失。你可以改變物質(zhì)的形態(tài),從這里搬運到那里,傾入海中,一把火燒掉,埋進土里,但物質(zhì)永遠與我們同在。于是,在我眼里,管理垃圾的事業(yè),就略有些奇怪地變成了一種關(guān)乎心靈和精神的追求。
一開始,我對于自己的研究對象有個想當然的設(shè)定: 在“看不見的美國”,那些人們希望被外界所知。后來我才知道,這樣的預設(shè)有多么幼稚可笑。我發(fā)現(xiàn),有些人毫不關(guān)心外界知不知道自己和自己的貢獻;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根本就不愿意為外界所知。我在緬因州一個外來勞工營生活了一段時間,每天天還沒亮就跟著工人們來到種滿藍莓的田野中,想了解這些為我們采摘食物的人和他們的生活。這些人來自墨西哥、秘魯、哥倫比亞和南美洲其他更為遙遠的地方。有的人是經(jīng)過合法登記的,有的則不然。大多數(shù)人都生活在一種羞恥感之中,遮遮掩掩,不愿見人。他們一邊違反著法律,一邊耕種土地,采摘莓果。而這些莓果正是我每天早上放入麥片粥或谷物粥增添風味的食物。等到與他們熟識,每天早上我走向餐桌時,心緒變得截然不同。現(xiàn)在,我懷揣著感激、憤怒、沮喪和責任,可謂百感交集。
為人所知與默默無聞;揚名天下與沉默隱匿: 在我為寫作這本書進行調(diào)查研究時,不斷遇到這些截然相反的人生目標。在紐約那瓜迪亞機場,我遇到的人們,甚至把“默默無聞”作為自己最大的工作目標。那是一個專業(yè)技術(shù)過硬的軍人團隊,他們所服務的公眾平時對他們一無所知,但他們的工作對公眾卻至關(guān)重要?刂瓶罩薪煌ǖ娜耍挥性诠ぷ鞒霈F(xiàn)失誤,引起重大事故的時候,才會被注意到。和這本《看不見的美國》中的很多人物一樣,這些人工作得越出色,就越默默無聞。
《看不見的美國》是對這個國家的一次深入探尋和顛覆,我所描寫的對象和以往截然不同。我所要表達的觀點,也和這名利當?shù)赖纳鐣曇詾槌5闹髁饔^點完全不同。我們的耳邊充斥著“上電視!賺大錢!得大獎!”等現(xiàn)代社會鼓吹的價值觀。諸如此類的叫囂彌漫了我們的感官,讓我們忘記還有其他生活方式的存在,還有其他事情在發(fā)生。
我也考慮了“名氣”這東西,想找找這本書中它能不能占據(jù)一席之地。說到名氣就想到娛樂業(yè),這個最大的舞臺,最吸引眼球的行業(yè)。美國橄欖球聯(lián)盟(NFL)每年創(chuàng)收達90億美元。那些“演員”們在球場上跑跑跳跳,你推我撞,把那個橢圓形的球拋來丟去,就能有不菲的收入。與此同時,啦啦隊員們則展露著永恒不變的動人微笑,在球場邊線上揮汗如雨地舞蹈,好像在祈求大家分一點注意力給她們。如果我們暫停狂熱的吶喊助威,也問候一下這些姑娘,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和辛辛那提猛虎隊的啦啦隊員們相處的日子里,我發(fā)現(xiàn)了另一種形式的專屬于女性的默默無聞。她們身穿一模一樣的服裝,嘴唇上涂著一模一樣的橘色唇彩,做著千篇一律的動作,為了做最好的啦啦隊員,她們仿佛變成了同一個人。往深了說,這些啦啦隊員們正好體現(xiàn)了最基礎(chǔ)層面的國民性。每個瘋狂的星期天比賽日,我都會親睹光鮮熱鬧與視若無睹這樣的矛盾在眼前上演,這矛盾也是美利堅的特性之一。
《看不見的美國》中所描寫的姐妹之情和幾乎已經(jīng)成為普世價值的兄弟義氣又有輕微的差別。在很多稱兄道弟的世界里,價值體系最重要的標準就是團隊合作與互相支持。而轉(zhuǎn)到“母性”這個話題,一切又完全不一樣了。一位綽號“噼啪”的卡車司機就在俄亥俄州的某時某地,為我打開了檢驗母性的窗口。我本以為只是和噼啪一同運載拖拉機部件,結(jié)果卻驚奇地發(fā)覺,這是一次自我發(fā)現(xiàn)之旅。
我無意在這本書里表達任何個人的政治觀點,也有意地控制了語氣和內(nèi)容,不代表任何人發(fā)出控訴或是請求。不代表沒有登記的非法移民,不代表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不代表其他的任何利益團體,甚至也不代表得州西部那些因孕酮過剩產(chǎn)下漂亮小牛的奶牛們。然而,美國好像一直在朝不同的政治極端分裂,如果完全忽略這個事實,本書也許不算完整。我怎樣才能解釋清楚這種分裂,同時又讓這些內(nèi)容體現(xiàn)《看不見的美國》的寫作目的呢?于是,我決定重新出發(fā),去探訪另一個“看不見的美國”,我相信,生活在那個特定圈子中的人群,是我最無法理解的,如果不是寫作的契機,我可能一輩子也沒有機會去理解。這個特定的圈子就是槍支持有者。我必須忽略分歧,全力以赴,靜靜守候。無論如何,我想要解答一個問題,美國現(xiàn)在有大約三億支槍和八千萬槍支持有者,一個國家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我這樣設(shè)問沒有任何政治上的指向,甚至也不想探究歷史原因。我只想知道個中的來龍去脈。是什么人把美國武裝了起來?是什么人站在柜臺后面,解釋武器性能,展示武器威力,把武器交給顧客?我來到亞利桑那州的尤馬市,在一個槍支出售店做售貨員,想看個究竟。在出售沖鋒槍、手槍、半自動手槍和左輪手槍的過程中,我聆聽并學會了一種語言,現(xiàn)在我還沒完全想清楚,如何把這種語言翻譯出來,解釋給這個國家“另外一邊”的人聽,那正是我的來處。而我則從“另外一邊”來到槍支的世界。對我來說,在這本書所呈現(xiàn)的種種文化當中,這種文化仍然令人費解,難以言喻,像個深不可測的無底洞。
當然,這樣的探索無窮無盡。我思考玉米的問題,棉花的問題,航運港的問題,大橋和高樓的問題,還有那些小小國旗下被埋葬的無名士兵,想聽聽他們在墳墓中的耳語。隨著探究的深入和越來越多的了解,你會發(fā)現(xiàn),“看不見的美國”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
我想,還需要指出很重要的一點,《看不見的美國》和其他所有的書一樣,可能不同的讀者在字里行間會讀出完全不一樣的信息。在2012年的今天,如果說美國在歌唱的話,那么這歌唱的背景音樂可謂震耳欲聾,極不和諧。不同的聲音競相登場,自說自話,不屈不撓,拒絕退讓。
別怪華爾街,別把賬算到大銀行頭上,如果你是個一貧如洗的無業(yè)游民,那得怪你自己!
別再和工人作對!
我們是商業(yè)精英,我們知道如何創(chuàng)造更多就業(yè)機會。給我們個機會,讓我們解釋一下如何把美國引回正軌!
我們是99%的多數(shù)人。
別再給那些就業(yè)機會創(chuàng)造者們增加賦稅負擔!
這些吶喊震耳欲聾,本書已經(jīng)沒有任何需要補充的了,也不會再為99%的多數(shù)人或1%的少數(shù)人進一步發(fā)聲。如果說《看不見的美國》有任何立場的話,那也是來自球場的邊線,來自深邃的地下,來自高遠的天空,或是不為人知的內(nèi)部。這些都是“有利地形”,因為在這些地方,能夠聽到那些安靜而微妙的聲音,被高聲喊叫和響亮口號屏蔽了的聲音,平時聽不到的聲音。“看不見的美國”無心爭論!翱床灰姷拿绹苯钇AΡM!翱床灰姷拿绹睕]有時間去靜坐示威,也抽不出空閑觀看電視上激烈的辯論。“看不見的美國”只想喝杯啤酒,早點睡覺。正是這些人維持著美國的正常運轉(zhuǎn)。如果這些人明天辭職不干,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就會戛然而止。
我也想過,為了寫作本書所做的研究和書里講的那些故事,到底有什么重要?我為什么要在意誰點亮我的燈,誰讓我的食物如此美味,誰幫我的航班順利著陸,誰讓我的牛排入口爽滑,誰讓我安全準時地到達目的地?和別人一樣,我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好像不應該浪費時間想東想西。(畢竟,我們給焚燒爐安上門,給汽車引擎蓋上閃亮的車蓋,這是有原因的。)但我又想到,過去這幾年,我為了這本書走南闖北,調(diào)查研究,好像眼界一下子打開了;而之前那些平靜的“好日子”里,我就像一個緊閉雙眼的無知稚童。到底哪種生活更好呢?
我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個形象,那是一個孩子,從來沒人要她布置飯桌,削土豆或是出去扔垃圾。這個孩子想要新的玩具,馬上就能到手;想要新的手套帽子,馬上就能穿戴起來。她張口要求,東西就自然而然送到手里,于是她的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xù),直到習慣成自然,直到她覺得自己天生就具有這樣的特權(quán),理應獲得如此待遇。但是,如果這個孩子足夠幸運,她最終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衣食住行、娛樂設(shè)施和舒適生活,都是父母辛苦工作換來的。她會更多地了解到一個家庭的功能,了解自己的欲望不過是這個復雜拼圖的一小塊。原來世界比之前想象的更加廣闊豐富,無限無涯,值得她為之奮斗,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想,這樣的事情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不管是作為家庭一員的孩子,還是作為國家一分子的公民,抑或只是正在熟食店買火腿的老顧客。把幕布拉開,看看忙碌無比鬧哄哄的后臺,那里是如何運作的,有多少人在全速開動腦筋,貢獻體力,甚至做出個人犧牲,努力讓這個系統(tǒng)正常運轉(zhuǎn),努力讓你眼前的這臺戲精彩紛呈,奇妙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