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語史上,中古漢語是指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是古代漢語向近代漢語發(fā)展的過渡時期,無論是語法,詞匯還是語音,都發(fā)生了一些顯著變化,是漢語史研究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早期白話文獻十分豐富,《中古漢語讀本》選取了這一時期的重要文獻80余篇,內容涉及佛經、史書、詩歌、雜著、書信、契約等,仔細閱讀這些文獻,對研究這一時期的語法詞匯演變十分重要,同時也能為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情況提供重要的幫助。
序
方一新、王云路兩位同志合著的《中古漢語讀本》即將出版,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編著這部書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也是漢語史研究工作中的新進展。我相信,無論專業(yè)語文工作者或是業(yè)余愛好語文的同志,都可以從這部書里獲益不少。
對于漢語發(fā)展歷史的研究,近幾十年來有了長足的進展,成果相當可觀。如果說,幾十年以前我們對漢語史的理解還比較粗疏,只停留在把漢語簡單地劃分為文言和白話(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兩大塊
這么一個階段,那么,幾十年以后的今天,我們的認識就豐富多了,對漢語的理解也深刻多了,F(xiàn)在,語言學界都承認,在漢語的發(fā)展過程中,除了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這兩個階段以外,還有一個近代漢語時期。這一點是大家的共同認識,盡管在這三個時期的具體劃分上,以及這三個時期之間的關系是鼎足而三還是一分為二(即把現(xiàn)代漢語看成近代漢語的一個階段)等問題上,看法還不完全一致。
看法不一致并不是壞事,它常常是認識更趨深化的起點。由于看法不一致,就促使我們更進一步去占有語言資料,更仔細地觀察語言現(xiàn)象,更深入地探索漢語發(fā)展的特點,F(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學者已經注
意到,漢代以后的漢語比之先秦時期的漢語有許多不同。有的學者指出,從東漢開始,到魏晉南北朝,古代漢語起了質的變化,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詞語和新的句法格式,成為古代漢語向近代漢語過渡的時期。有的學者明確主張把這一個階
段從古代漢語中劃分出來,認為這一個階段應屬漢語史上的中古漢語時期。上古漢語中古漢語近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這樣一種劃分已經越來越得到學者們的注意與承認。
一新、云路兩位的《中古漢語讀本》所處理的語言材料就是上面所說的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古漢語。這一時期最明顯的特點是接近口語的成分開始出現(xiàn),并且呈現(xiàn)由少到多的發(fā)展趨勢。其所以拿東
漢作起點,是因為從東漢開始已經出現(xiàn)了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當時口語的白話材料。本書選錄的漢代樂府和漢譯佛經就是很有力的證明。漢代樂府民歌上承《詩經》十五國風的余緒,比較接近口語,并且影響到一部分文人的詩作,跟同一時期的散文相比,更能反映當時的語言實際。至于漢譯佛經的影響就更大了,正如本書兩位著者所說:
漢譯佛經的出現(xiàn),同樣也是漢語發(fā)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多種原因(諸如為了便于傳教、譯師漢語水平不高、筆受者便于記錄等),東漢以至隋代間為數(shù)眾多的翻譯佛經,其口語成分較之同時代中土固有文獻要大得多,并對當時乃至后世的語言及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些譯經是研究漢語史,尤其是漢魏六朝詞匯史的寶貴材料,應該引起我們的充分注意。(見本書1頁)
正是接近口語的中土固有文獻和因域外傳入佛教而出現(xiàn)的漢譯佛經這兩股力量,影響了東漢以后五六百年的中古漢語。中古漢語雖然還不是純粹的口語,但是比之漢魏以后文人刻意模仿先秦的語言規(guī)范而形成的脫離口語的文言,其面貌已有很大不同。我們要了解這一時期漢語的真實面貌,只能到這一類文獻里去找尋。這類文獻大多不見于高文典冊,而且往往很零碎,需要做一番旁搜博采、披沙揀金的艱苦工作。本書的兩位著者在這方面花了不少精力,把他們搜集到的文獻按照(一)佛經、(二)小說、(三)詩歌、(四)雜著、(五)其他這五類加以排列,舉一隅而以三隅反,讀者可以從中窺見中古漢語的概貌。這項工作過去還沒有人做過,這是著者的一大貢獻,填補了一大塊空白。
本書更大的貢獻在于對這些文獻所作的詮釋。詮釋包括對原文的題解和對原文的詞語的注釋。本書題解部分往往能做到要言不煩,只著重介紹原文的性質、主要內容、語言特點以及版本出處,等等。用簡單的話,說清楚要說的
事,這是對題解的一般要求。因為原文畢竟是主體,題解只是輔助而不能代替原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要知道中古漢語究竟是怎么回事,還需要認真閱讀原文。
這些中古文獻都是距離我們一千幾百年的作品。這一千幾百年間,文言變化不大,因為它已經形成固定的模式,而口語的變化肯定是非常之大的。這類文獻越接近當時的口語,今天就越不容易讀懂。本
書對原文的詞語的注釋,跟題解部分不同,可謂不厭其詳。為了說清楚一個詞的確切含義,著者往往要引證幾種、十幾種乃至更多種材料,其功力顯現(xiàn)于此,對讀者幫助最大的也在于此。我們閱讀古籍,最困難的還不在于那些從字面到內容都與今天的用語迥然不同的詞語(這些詞語的意思一般能從字書、辭書、類書中查到),最困難的是與今天的用語字面相同而字義迥異的那些詞語,要是簡單地望文生義,那就非弄錯不可。我讀了這部《中古漢語讀本》,由衷欽佩著者對原文詞語特別是容易與今語相混同的那些詞語的詳盡注釋。這里面有著者本人窮源竟委的努力,也有前人和時賢研究的成果經過著者的消化融會而吸收到本書中來的。吸取現(xiàn)有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其意義絕不低于研究者本人的鉆研。無論做什么研究,社會科學或是自然科學,首先必須知道別人已經對這項課題做過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果可以參考,有哪些彎路應該避免。任何研究工作,只要有人做過,哪怕只有少數(shù)人做過,也不管做得怎么樣,我們接著做,就不是從零開始,就得先看看人家已經走到了哪一步。別人做對了的,我們不必重復;別人弄錯了的,我們要避免:只有這樣,研究的水平才能不斷提高。一新、云路兩位的水平高,因為他們沒有重復無效勞動,他們是站在前人的肩上向前攀登不息的。
我初次結識方一新、王云路伉儷,是1989年。那年秋天,承蔣云從先生的厚意,約我到杭州大學參加幾位博士生的畢業(yè)論文答辯,一新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且是很杰出的一位。他師從蔣先生和故友郭在貽先生,論文是關于《世說新語》的詞匯研究的,研究對象正是屬于中古漢語時期。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前面所說與今天的用語在字面上相同而字義迥異、容易讓人望文生義的那些詞語,他能夠把這些詞語闡釋得清清楚楚。讀了他的博士論文以后再讀《世說新語》,就感覺積滯群疑,渙然冰釋了。
方一新、王云路兩位繼承了他們師輩謹嚴求實的學風,這本著作證明了這一點。郭在貽先生英年早逝,朋輩無不扼腕嘆息,F(xiàn)在讀了一新、云路的新著,我想大家都可以為亡友薪盡火傳、后繼有人而感覺欣慰了。
劉 堅
1992年2月
方一新:1957年10月生。1985年在杭州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獲文學博士學位。1991年晉升為副教授,1995年晉升為教授,1996年批準為博士生導師。現(xiàn)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漢語言研究所所長。主要社會兼職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組成員,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學科規(guī)劃組成員,全國訓詁學會理事,浙江省語言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古漢語詞匯和訓詁學。出版著作有《中古漢語語詞例釋》、《中古漢語讀本》(均與王云路合作)、《東漢魏晉南北朝史書詞語箋釋》等;主編《中古漢語研究》等;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其中專著《中古漢語語詞例釋》(1993)獲第五屆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專著《東漢魏晉南北朝史書詞語箋釋》(2001)、論文《不聽之不允許義的產生年代及成因》(2005)先后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規(guī)劃項目等近十項。曾應邀到美國、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以及香港、臺灣等地的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和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