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叢書序 l
前言lll
第一章 從社會整合的角度看社會融合 1
第一節(jié) 引言1
第二節(jié) 社會融合的概念和定義2
第三節(jié) 社會融合的理論視角 4
第四節(jié) 中國社會融合的缺失 6
第五節(jié) 社會融合的空間居住模式 8
第六節(jié) 走向社會融合的動力機制 11
第七節(jié) 實現(xiàn)社會融合的途徑 12
第八節(jié) 小結 13
第二章 社會融合的歷程:從接納、融人到認同 15
第一節(jié) 引言 15
第二節(jié) 西方國家的社會融合理論 16
第三節(jié) 中國語境下社會融合的歷程:接納 17
第四節(jié) 中國語境下社會融合的歷程:融入 19
第五節(jié) 中國語境下社會融合的歷程:認同 21
第六節(jié) 小結 23
第三章 鄰里交往、社會參與和居住穩(wěn)定性 25
第一節(jié) 引言 25
第二節(jié) 社區(qū)鄰里和居民的社會參與 26
第三節(jié) 中國城市的社區(qū) 27
第四節(jié) 研究方法 28
第五節(jié) 鄰里依戀、社會參與和定居意愿 29
第六節(jié) 分析結果 32
第七節(jié) 討論 38
第八節(jié) 小結 39
第四章 居住滿意度與社會融合 42
第一節(jié) 引言 42
第二節(jié) 移民社區(qū)居住滿意度與融合概況 43
第三節(jié) 研究設計 45
第四節(jié) 實證結果 49
第五節(jié) 小結 61
第五章 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 64
第一節(jié) 引言 64
第二節(jié) 研究進展 65
第三節(jié) 數(shù)據收集和研究方法 66
第四節(jié) 分析結果 68
第五節(jié) 新移民定居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 69
第六節(jié) 小結 75
第六章 北京、上海和廣州城中村的社會融合 77
第一節(jié) 引言 77
第二節(jié) 外來人口社會融合理論 78
第三節(jié) 理解中國城市非正規(guī)居住社區(qū)和外來人口社會融合 80
第四節(jié) 北京、上海和廣州的案例研究 84
第五節(jié) 測度外來人口社會融合 85
第六節(jié) 影響外來人口社會融合的因素 86
第七節(jié) 北京、上誨和廣州的差異 89
第八節(jié) 小結 94
第7章 城中村外來人口的生存狀況與社會融合:基于上海的調查 96
第一節(jié) 引言 96
第二節(jié) 理論背景與研究進展 97
第三節(jié) 研究設計與調查方法 99
第四節(jié) 城中村外來人口的生存狀況分析 100
第五節(jié) 城中村外來人口的社會融合測度 106
第六節(jié) 小結 III
第八章 城中村改造與外來人口的社會融人:基于廣州的調查 114
第一節(jié) 引言 114
第二節(jié) 城中村社會空間的形成 115
第三節(jié) 外來人口融人廣州的主要障礙 117
第四節(jié) 廣州城中村改造簡介 118
第五節(jié) 城中村改造的社會影響 119
第六節(jié) 城中村改造對外來人口融人城市的影響 120
第七節(jié) 小結 122
第九章 外來人口的社會融合及其需求:基于福州的調查 123
第一節(jié) 引言 123
第二節(jié) 研究進展 123
第三節(jié) 調查情況 125
第四節(jié) 福州農民T‘的社會融合情況 127
第五節(jié) 小結 131
第十章 居住區(qū)位與社會融合:對上海的實證研究 135
第一節(jié) 引言 135
第=節(jié) 研究進展:居住區(qū)位與外來人口融合 136
第三節(jié) 研究框架:中國城市外來人口的社會空間排斥 137
第四節(jié) 調研與數(shù)據 139
第五節(jié) 居住區(qū)位對外來人口融合的影響 141
第六節(jié) 城市外來人口空間同化的決定因素 145
第七節(jié) 小結 147
第十一章 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城市外來人口的社會融合:挑戰(zhàn)與響應 149
第一節(jié) 引言 149
第二節(jié) 中國城鎮(zhèn)化的三元行為主體 150
第三節(jié) 中國的城鎮(zhèn)化特征與社會融合 155
第四節(jié) 促進外來人口社會融合的策略響應 158
第五節(jié) 小結 163
參考文獻 165
圖目錄
圖4-1北京淵研城中村的空間分布(2010年) 47
圖4-2上海淵研城中村的空間分布(2010年) 47
圖4-3廣州淵研城中村的空間分布(2010年) 48
圖4-4“北上廣”新移民聚居區(qū)的“過密化”模式 50
圖7-1上海城中村外來人口從事行業(yè)與職業(yè)構成 101
圖7-2上海城中村外來人口T作合同類型與更換T作頻率 102
圖10-1上海市轄區(qū)(縣)外來人口的區(qū)位熵 139
圖10-2上海市轄區(qū)(縣)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比例 140
圖11-1 1978-2015年中國城鎮(zhèn)化率的變動 156
圖11-2包容性城市的四個維度 160
表目錄
表31低收入社區(qū)的鄰里依戀強度比例 30
表32受訪居民的社區(qū)參與比例 31
表33低收入社區(qū)居民的定居意愿 31
表34鄰里依戀感 32
表35社區(qū)活動參與 34
表36定居意愿總體模型 35
表37社區(qū)類型和社會群體對定居意愿的影響分析 37
表41居民社會經濟狀況 50
表42住房基本情況 52
表43居民擁有設施情況 53
表44“北上廣”新移民聚居區(qū)的居住滿意度 54
表45新移民聚居區(qū)居民的社區(qū)歸屬感 54
表46居住滿意度線性回歸模型 56
表47東莞江南社區(qū)新移民社會融合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 58
表51六市新移民的基本特征 68
表52新移民對“我愿意在這個城市長久定居”說法的認同程度 69
表53定居者與非定居者特征分析 70
表54新移民定居意愿的邏輯斯蒂回歸分析 72
表61總體樣本的社會融合程度 86
表62“北上廣”社會融合影響因素線性回歸分析 87
表63北京外來人口社會融合影響因素線性回歸分析 90
表64上海外來人口社會融合影響因素線性回歸分析 91
表65廣州外來人口社會融合影響因素線性回歸分析 92
表71城中村外來人口的收入狀況 103
表7-2城中村外來人口的社區(qū)參與狀況 104
表7-3外來人口在城中村居住的鄰里交往狀況 105
表7-4外來人口在城中村居住的社區(qū)歸屬狀況 105
表7-5城中村外來人口學齡兒童的就讀地情況 106
表7-6社會融合指標的描述統(tǒng)計 108
表7-7社會融合維度指標的因子載荷 110
表7-8社會融合及其結構維度因子得分 111
表9-1福州市被調查農民工基本特征描述 126
表9-2社區(qū)歸屬感、社區(qū)參與、居留意愿與城市認可度 128
表9-3計劃在福州居留時間 129
表9-4分戶口類型統(tǒng)計的社區(qū)歸屬感比較 129
表10-1本次調查數(shù)據與2010年人口普查數(shù)據對比 141
表10-2中心城區(qū)與郊區(qū)外來人口的比較 142
表10-3外來人口經濟融合影響因素的最小二乘回歸模型 143
表10-4外來人口社會融合的邏輯斯蒂回歸模型 144
表10-5外來人口空問同化的邏輯斯蒂回歸模型 146
表11-1 2010年各地區(qū)戶口登記地在外鄉(xiāng)鎮(zhèn)街道的人口狀況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