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館》系列叢書,主要收入近代以來絕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價值的小書,以文史為主,兼及其他。這些“小而可貴的書”,都是以大手筆寫小文章,雖然沒有“大書”那般洋洋灑灑的旁征博引,但見肉見骨的精華,令人受益匪淺。它們不因時間而消逝,歷久彌新,書香滿口,為一般讀者可讀、可懂、可藏。
自首輯出版以來,受到讀者的喜愛和好評,一直居于各大網(wǎng)店圖書暢銷榜。《文言淺說》獲中宣部、中央電視臺、中國圖書評論協(xié)會推選“2015中國好書”,為28種“2015中國好書”之一;《國文趣味》入選2015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圖書;《學(xué)詩淺說》入選鳳凰網(wǎng)周榜榜首圖書、百道好書榜,獲共識網(wǎng)2014年度“十佳好書”,入圍《新京報》2014年度好書提名;《中國政治二千年》入選百道好書榜。
目前已出版21種。
第一輯
《我們怎樣讀書》(范壽康 編)
《書法指南》(俞劍華 著)
《國學(xué)概論講話》(譚正璧 著)
《國文趣味》(姜建邦 編著)
《中國人文小史》(葉鋆生 著)
《中國哲學(xué)小史》(馮友蘭著)
《中國政治二千年》(張純明 著)
《學(xué)詩淺說》(瞿蛻園 周紫宜 著)
《人間詞話講疏》(許文雨 編著)
《曾國藩治學(xué)方法》(胡哲敷 著)
第二輯
《北平雜記》(齊如山 著)
《東坡小品》(陳邇冬 郭雋杰 選注)
《古代風(fēng)俗詩畫》(孫民 選注 王弘力 插圖)
《日本文明小史》(【美】布賴恩 著 健者 譯)
《文言淺說》(瞿蛻園 周紫宜 著)
《猶太民族史》(【英】布拉恩著 倪秀章 譯)
《怎樣學(xué)習(xí)〈說文解字〉》(章季濤 著)
《古漢語入門》(蔣紹愚 李新建 著)
《中國京劇小史》(徐城北 著)
《中國庭院記》(葉廣度 著)
第三輯
《尺牘叢話》(鄭逸梅 著)
寫在前面
先祖喜愛集書札、扇箑、畫幅、書法、書冊、竹刻與墨錠、硯與石、稀幣與銅瓷玉石,等等,而收藏尺牘是先祖一生的愛好。從明代王陽明起有一萬多通。許多尺牘信札別開生面且非常有趣,如:合肥李國松和李伯琦為昆弟行,是先祖的前輩。他們經(jīng)常見面,伯琦告之,國松寫信異常精審,稍不愜意,便廢去重寫,他寫于某名流的信,重寫的廢紙一匣子。他寫于先祖的書信果然工整精到,而伯琦書信極為潦草,先祖收存了兩人書寫風(fēng)格截然不同的尺牘。其他尺牘的作者有《孽海花》主人公的原型、蘇州狀元洪文卿,為賽金花撰墓碑的潘毓桂,廖仲愷的長兄廖懺庵詞人,代黎元洪撰四六文稿的饒漢
祥,蘇州光復(fù)第一任都督程德全。另有汪兆鏞和汪兆銘,一個忠清,一個反清,不同道的昆仲。還有六舟、蓮舟、印光、太虛、弘一、巨贊、弘傘、曼殊等佛教人士,其
作者中書畫家及社會名流無數(shù),難以一一枚舉。
本書于 1940 年 2 月至 12 月間,分 46 輯連載于《自修》雜志。2004 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整理出版。2005 年周退密老先生閱后,在書上又進行了勘誤,以供再版時參考。2015 年當(dāng)代中國出版社計劃將此書收入“小書館”叢書,再版以饗讀者。
本書系統(tǒng)介紹了與尺牘相關(guān)的知識,比如 : 尺牘的起源以及緣由,怎么樣稱呼長輩和親友,不同的季節(jié)用什么敬語,信箋、郵筒、封套等怎樣制作和使用,郵票倒貼會有什么后果,有哪些尺牘范本可供參考,民國流行哪些名人信札,名家尺牘的傳承、收集、裝裱和收藏,古今中外尺牘名篇的風(fēng)情雅趣,等等。涉獵廣泛,考訂精詳,老辣依舊,放筆縱橫,錦繡滿篇。
本書除收錄《尺牘叢話》外,另附載先祖小品隨筆三種。1. 《淞云小語》為寓居滬上之生活小景,勞碌感喟。如云:“壁間日歷,予輒于每晚臨睡前預(yù)撕之,將撕未
撕之頃,乃自計今日服務(wù)之成績,為人為己料理之事凡若干。成績而善,料理而妥,深覺不負此一日,日歷毅然撕去,了不介意 ; 若今日一無所事,消磨過去,則此一頁日歷,撕之良覺不忍,而縮手,而自譴,即睡亦不能安然入夢矣!鳖H有催人奮進、日省吾身之意!坝柚^南人失之柔,不可不睹黃河之奔流 ; 北人失之亢,不可不見吳山之秀美。”而“予初以為硯匣當(dāng)以紫檀、花梨等木為之,則自饒古澤 ; 不意頃閱《硯林拾遺》,謂紫檀、花梨之類香燥不養(yǎng)硯,反不若退光漆木匣為佳”,則尚不知幾人能得此心傳也。
2.《養(yǎng)晦小識》多為詩歌詞章楹聯(lián)之掌故。如追懷鑒湖女俠醉歌有“一首遺詩萬般恨,秋風(fēng)團扇忍重摩”句 ;張叔未行書聯(lián)“何以至今心愈小,只緣已往事皆非”。因誦《老殘游記》,而憶婁江“隆冬之際,天奇寒,湯湯流水,結(jié)為玄冰,厚尺許,舟楫被封,不能往來。于是舟子以巨槌鑿之,沖沖之聲,不絕于耳,然亦隨擊隨凍!逼鋾r未及百年,物候變化,世事冷暖 , 似同昨日。
3. 《綿渺小記》有云:“松花江白魚,清燉之余 ,其嫩無比,佐酒下飯,莫不相宜,勝于松江四鰓鱸多多。則不但長公可笑,即感秋風(fēng)起之張翰,亦徒見其不知味耳”,其古今之知見不同也。林琴南好散財濟世,“我自與君同冷暖,贈袍寧為范睢寒”; 善繪事且系之以詩,“世界已無清白望,山人寫雪自家看”,憤世嫉俗之意氣躍然紙上。近幾年,先祖的各類書籍不斷出版問世,深得讀者的喜愛,也是晚輩繼續(xù)努力的方向與動力!
丁酉元宵多麗居主鄭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