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戊戌變法》
著名歷史學家戴逸先生,在他主編的《戊戌百日志》前言中,這樣寫道: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關心民族命運的中國人,不管他的國家變化有多大,他都永遠不會忘記一百年前發(fā)生在首都北京的那場驚心動魄而又短命的百日維新;不僅不會忘記,他還會因了時光的流逝,因了中國向富強目標的起步,而更加懷念一百年前的那一百零三天,更加看重那一百零三天的重大歷史價值。
誠然如此。一百多年前的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場意義深遠的社會維新運動,是在由封建專制社會向資產(chǎn)階級民主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這次運動的核心內(nèi)容,是改變封建專制,實行君主立憲。這顯然是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革命?茖W的追求真理精神和民主的以公治天下(《戊戌維新與近代中國的改革戊戌維新一百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第2頁),是戊戌維新志士們的共同追求目標。以此而言,戊戌變法無疑是一次順應歷史發(fā)展的具有政治變革與文化啟蒙意義的進步的社會運動。
重新審視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變法,可以發(fā)現(xiàn),當時的思想政治界,主要存在三大派系,一是以慈禧太后、大學士徐桐等人為首的封建頑固派;一是以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為首的洋務派;一是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人為首的維新派。慈禧對于變法的態(tài)度,并不是完全反對,出于維護大清帝國以及滿族的命運考慮,對于富國強兵的變法措施,她是同意的。但當變法措施危及到她的利益與權(quán)威的時候,她便毫不猶豫地拿起扼殺的屠刀。頑固派如徐桐,堅持主張以封建的忠信為甲胄,禮儀為干櫓,封建綱常均不能絲毫改變。洋務派主張變器而不變道,學習西方的器藝,而不改變封建專制制度。疆吏李鴻章、張之洞輩均屬此類。張之洞在當時被譽為是天下之望的人物,由于他是甲午戰(zhàn)爭的主戰(zhàn)派,他在湖北新政中又做出了可觀的成績,所以對于此人的評價議論紛紜。尤其他的《勸學篇》,是非黑白,議不相同。有人說《勸學篇》及其中體西用的理論是拯亂之良藥(葉昌熾語),維新派則斥之為不特無益于時,然且大累于世(何啟語)。張之洞《勸學篇》的出爐,雖然是在政變前夕,與避嫌保身有關,但也確是他政治思想與學術觀念的真實體現(xiàn)。他在《勸學篇》正權(quán)第六中說:今日憤世嫉俗之士……倡為民權(quán)之議,以求合群而自振,嗟乎,安得此召亂之言哉!民權(quán)之說,無一益而有百害!他說實行民權(quán)是召亂,這種對民主和民權(quán)的否定與敵視的態(tài)度,證明他是與維新派的變法思想根本對立的!秳駥W篇》所以能得到最高封建統(tǒng)治者的贊賞,是理所當然的。戊戌政變之后,有朝臣進言慈禧,說張之洞支持過康、梁,應予懲問。慈禧說:他寫過《勸學篇》,可以免了。由此可見,《勸學篇》的思想實質(zhì)與所起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勸學篇》刊出不久,當時寓居香港的進步學者何啟、胡禮垣,專門寫了《勸學篇書后》一書,逐篇加以駁辯,對張之洞反對民主、敵視民權(quán)的思想給予了尖銳的批判。
在對戊戌變法的研究中,強調(diào)所謂改良主義的消極的一面,而忽視其社會變革的積極意義,是有失片面的。中國是一個五千年封建帝制的國家,封建禮法、封建觀念根深蒂固,欲從根本上改變其制度,其難度可想而知。以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改朝換代者屢矣,而變換體制者未之有也。 所以五千年的中國封建歷史,只有朝代更迭,而沒有根本的體制革命。戊戌變法的志士們,企圖采取自上而下的變革,實是不得已之舉。變法初期,康、梁曾與孫中山的革命派人士有過接觸,對于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做法,康有為曾表示贊同。變法后期,當變法面臨被扼殺的危急時刻,康有為謀劃圍園殺后,企圖借用袁世凱的力量,以革命行動發(fā)動軍事政變,謀劃不遂,慘遭流血。如此事實可以說明,戊戌變法,實際上是從意識形態(tài)到革命實踐的一次社會變革運動?涤袨榈淖兎ㄅc孫中山的革命,目的都是變革封建專制政體為資產(chǎn)階級民主政體,可謂殊途同歸。所不同者,辛亥革命除了民主革命之外,尚有種族革命的色彩,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便是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的政治綱領。而戊戌變法,則是在清帝國的基礎上,試圖實行君主立憲,走日本與西方某些資本主義國家的道路。
封建專制與君主立憲,其含義是涇渭分明的,是根本不同的兩種政治制度。戊戌變法的目的,就是要變封建的君主專制為資產(chǎn)階級的君主立憲制度。
洋務運動不能挽救封建清帝國的命運,其原因,在于它學習引進的是西方的器藝,而非西方先進的法制。正如梁啟超所說,洋務所變的是器,而戊戌所變的是法。這也正是康有為、梁啟超等人與朝廷某些封建官僚在變法思想上的根本不同之處。張之洞、李鴻章等人,在變法維新的大潮中,也有過擁護的姿態(tài),甚至寄予熱情和參與。但是當變法觸及到封建體制的要害,同時引起最高封建統(tǒng)治者慈禧太后不滿的時候,他們便會立即改弦易調(diào),甚至充當變法的剿殺者。這種情形,張之洞可為典型。在光緒帝決意變法、康、梁的名字響遍神州之時,張之洞以總督二品疆吏大員之身,在督署降節(jié)迎候康、梁的造訪,待以殊禮,如同故人。而政變之后,張之洞則成為痛詆和追殺康、梁最為賣力者之一。戊戌變法最后失敗了,但它留給后人的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及其歷史教訓,卻值得記取。
為了國家的富強,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甚至生命,這樣的作為,無論古今,都是會永遠贏得人民的懷念的。我寫《戊戌變法》,便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不辭愚拙,披閱史籍,博采眾說,加以甄別取舍;對于當時人物與事件,探賾稽微,刻畫求真,孜孜八載于斯。至若是非得失,唯由讀者裁之。
2018年農(nóng)歷戊戌正月初五日于濰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