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6 元
叢書名:四川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出版基金資助四川新華文化公益基金會出版資助項目
- 作者:賈佳
- 出版時間:2018/4/1
- ISBN:9787569014945
- 出 版 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S974.12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6開
這是一本討論妝扮、著裝,亦或是時尚的書,但并不是討論穿什么、涂什么、戴什么就好看,而是為什么需要這么穿、這么涂、這么戴。人類的生活簡而言之即衣、食、住、行,而整個人類文化意義也是圍繞于此,符號學既然是研究意義的學科,理應對此負起責任。本書著眼于符號學原理的基本知識,并推演及歷史、文化、文學之中;配有相關對象的圖片,通過視覺化的感知解說打扮在語境之中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
這是一本討論妝扮、著裝抑或時尚的書,但并不是討論穿什么、涂什么、戴什么就好看,而是探究為什么需要這么穿、這么涂、這么戴。人類的生活簡而言之即衣、食、住、行,而整個人類文化意義也是圍繞此而展開的。符號學既然是研究意義的學科,理應對此負起責任。本書著眼于符號學原理的基本知識,推演及歷史、文化、文學,并配有相關對象的圖片,通過視覺化的感知,解說打扮在不同語境之中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
此書中的打扮概念是對人類化妝裝扮易裝等身體附加行為模式的統(tǒng)稱。眾所周知,語言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意義傳播方式之一,但人類社會交際中的絕大部分意義卻通過非語言模式進行傳達。作為一種非言語傳播模式,打扮在社會文化生活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實上,正是由于它無所不在,反而很難讓人聯(lián)想到打扮行為實際上所蘊含的深刻意義。
符號學也被看作意義學,符號恰恰是意義駐扎的唯一場所,是人類意義的表達形式。符號實物背后所代表的意義并非局限于使用性本身,更主要的是實用范圍之外的延伸意義。從特定個體的打扮狀況,不僅可以看出其自我定位、性格內(nèi)涵、心理傾向,而且可以察覺個人的社會地位以及與他者等諸方面的內(nèi)在關系,因此打扮行為可以被視為一種強有力的社會交際言語。
打扮現(xiàn)象伴隨著人類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其表現(xiàn)形式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地變化。因而,打扮現(xiàn)象可以作為研究社會文化的切入口,通過研究人類打扮的演變,探究人類存在的文化意義和生存狀態(tài)。小說和電影文本作為與人類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藝術形式,能夠為該研究提供大量的文本對象。與此同時,伴隨著文學語言學的轉向,對文學文本形式層面的解讀也越發(fā)成為文本分析的一條新的研究支流。這一趨勢豐富了傳統(tǒng)的以文本內(nèi)容為出發(fā)點的文本批評。
賈佳,河北石家莊人,西南交通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士,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碩士,現(xiàn)任教于成都體百學院新聞系。主要從事主體符號學研究。發(fā)表核心論文若干篇,譯文有《普通語義學一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的觀點》。
緒論
第一節(jié) 為何研究打扮
第二節(jié) 打扮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研究思路與內(nèi)容
第四節(jié) 研究方法、重難點及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打扮的概念
第一節(jié) 動物也打扮
第二節(jié) 動物的信號與人類的符號
第三節(jié) 誰在打扮
第二章 打扮的文化概念:藝術與自我想象
第一節(jié) 打扮的歷史與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 藝術化:美化與藝術
第三節(jié) 打扮與文化符號學
第三章 打扮的符號學概念:意義與表達
第一節(jié) 符號學視閾中的打扮
第二節(jié) 誰是打扮主體
第三節(jié) 打扮符號的意指過程
第四節(jié) 打扮的符號學分類
第四章 打扮的文化闡釋:文化與選擇
第一節(jié) 打扮習俗與時尚:符號重復
第二節(jié) 打扮符號的伴隨文本
第三節(jié) 建構規(guī)律:雙軸篩選
第四節(jié) 時空選擇:寬幅與窄幅
第五節(jié) 修辭意義:打扮符號修辭及四體演進
第六節(jié) 去規(guī)約化:打扮符號的理據(jù)性及其滑動
第五章 打扮主體:自我與身份
第一節(jié) 社會性選擇:打扮與身份
第二節(jié) 打扮與自我
第六章 打扮:對身份虛構與真實的一個討論
第一節(jié) 舞臺打扮與身份虛構
第二節(jié) 生活中的多重身份建構
第三節(jié) 打扮的二度區(qū)隔效應
第七章 打扮的標出:性別與易妝
第一節(jié) 標出性與打扮的標出
第二節(jié) 打扮的性別標出
第三節(jié) 性別標出的歷史翻轉
第四節(jié) 易裝與性別選擇
第八章 時代打扮與打扮消費
第一節(jié) 新媒介與虛擬打扮
第二節(jié) 時尚產(chǎn)業(yè)與消費文化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