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導讀】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流派,弄清旅游業(yè)與心理學的關系,并重點掌握旅游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任務及研究意義。
【關鍵詞匯】
心理學 旅游心理學 研究對象 研究任務 研究意義
問題導入:為什么售票員不同的請求方式所產(chǎn)生的結果不一樣呢?
在某城市的某一路公共汽車上,一位優(yōu)秀售票員請別人給抱小孩的人讓座有一個非常成功的絕招。她先將抱小孩的人引到一位坐著的年輕小伙或姑娘面前,引導孩子先說:“謝謝叔叔”或“謝謝阿姨”,緊接著再說:“請您給這位抱孩子的讓個座,唉,謝謝!毖芯空吒櫽^察售票員請人讓座的方式,結果發(fā)現(xiàn)這位售票員的方式竟然屢試不爽。而另一些售票員看到抱小孩的人上車后也同情地大聲喊:“請哪位給抱小孩的讓個座!”可真正得到讓座的機會卻不多。
為什么兩種請求方式的效果如此大相徑庭呢?在生活中,當別人對我們做出一個友好的行動,對我們表示接納和支持,我們也往往會感到“應該”對別人報以相應“友好”的回答。這種“應該”的意識會使我們產(chǎn)生一種心理壓力,迫使我們對別人也表示相應的接納行動。否則,我們的行為就是不合理、不適當?shù),就會妨礙自己以某種觀念為基礎的心理平衡。如上述讓座的例子,當人們接受了一聲別人誠懇的“謝謝”時,心里就會產(chǎn)生一種心理壓力,尤其這種壓力是來自天真無邪的孩子,于是人們通常會很情愿地作出讓座的回報。
這種心理規(guī)律同樣也會屢屢發(fā)生在旅游活動中,尤其是發(fā)生在旅游者與旅游服務人員的交往活動中。有時,旅游服務人員如果不懂得這種人際交往的游戲法則,以自我為中心或以自我的工作為中心,忽略客人的心理感受,那么往往就會導致旅游服務的失敗,其結果是自己說破了嘴,對方也不買賬。相反,如果旅游服務人員懂得這樣的人際交往規(guī)則,那么通常就能達到雙贏的結果。
在旅游服務過程中,旅游服務的目的就是要以真誠而恰如其分,熱情而不打擾的服務來吸引客人,服務客人,這就需要我們學習探討一些旅游心理學的知識。
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其自己的心理學,人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學家,只不過有的人是較“好”的心理學家,有的人是較“差”的心理學家。為了做一個“好”的心理學家,我們就應該盡可能地去了解、學習各種各樣的心理學理論,以便把它們有機地結合到具體的旅游實踐中去。
1)心理現(xiàn)象
心理學是一門淵源數(shù)千載而歷史僅百余年的學科,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和古希臘的哲學家、思想家們就開始關注并研究心理現(xiàn)象,但是,他們的心理學思想一般都是滲透在哲學當中,并沒有形成單獨的系統(tǒng)化理論。直到1879年,德國的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并用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主持開展了對感覺、知覺、情感、聯(lián)想等問題的系統(tǒng)研究,至此,心理學才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從哲學中正式脫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