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知識大全》是將呂思勉生前發(fā)表的部分作品及其講學底稿編著而成,包括《國學概論》《經(jīng)子解題》《理學綱要》《中國文化史》《歷史研究法》《史學與史籍》《中國史籍讀法》七部分,全面而概括地講述了國學知識,是迄今為止較為全面完整的國學入門經(jīng)典。
★著名國學大師呂思勉帶你領略國學智慧!不可不讀的傳統(tǒng)文化百科全書
★呂思勉國學典藏精校版,一部民國學術巔峰期寫就的大師之作。
讓讀者能夠從一個有深度、有寬度、有高度的層面上了解國學,并通過深入淺出的解讀,快速掌握國學常識。
★翻開本書,定進博大精深的國學長廊,領悟國學的精髓,感受國學的智慧。
國學知識大全/呂思勉
呂思勉是中國近代著名國學大師。他十六歲就自學古史典籍﹐以求系統(tǒng)了解古代政治歷史和政治制度。他一生教書和著書并重,先后在蘇州東吳大學﹑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茖W校、上海私立甲種商業(yè)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光華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任教,曾擔任過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編輯,上海歷史學會理事、江蘇省政協(xié)委員,并在1941年至1945年間隱居鄉(xiāng)下,閉戶專注著書。
呂思勉注重排比史料,分類札記,長于綜合研究和融會貫通,堅持不懈地涉獵古文獻,又廣泛閱讀新出報刊及從西方引進的新文化﹑新思想和研究方法。他著述宏富,治學嚴肅,作風踏實,為人誠樸,謙虛謹慎,在國學方面造詣頗深,對經(jīng)學、文字學、文學有獨到見解,在通史、民族史、思想史、文化史、制度史,以及史學方法方面研究頗有特色。
《國學知識大全》是將呂思勉生前發(fā)表的部分作品以及其講學底稿編著而成,包括《國學概論》《經(jīng)子解題》《理學綱要》《中國文化史》《歷史研究法》《史學與史籍》《中國史籍讀法》七部分,全面而概括地講述了國學知識,是迄今為止較為全面完整的國學入門經(jīng)典。
為了幫助廣大讀者朋友更便捷地了解國學,我們請有關專家編校整理,出版這本《國學知識大全》,與大家分享國學的精華。為尊重原著和保證作品的完整性,呂思勉在著中的一些習慣用語、概念術語等均未改動。
在編校過程中難免會有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諒解并斧正。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今江蘇常州人,與陳垣、陳寅恪、錢穆并稱“史學四大家”。先后曾在常州府中學堂、蘇州東吳大學、江蘇省立師范專修科等校任教,學生中包括后來成為文史大家的錢穆、趙元任、黃永年等人。呂思勉是我國現(xiàn)代史學界早期的一位在通史、斷代史和專史等諸多領域里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的歷史學家。
國學知識大全 / 呂思勉
第yi篇 國學概論
何謂國學
中國學術之分期
先秦諸子之淵源一——古代之宗教哲學
先秦諸子之淵源二——王官之學
先秦諸子之學
秦漢時代學術之新趨勢
魏晉玄學
佛學
宋明理學
清代考據(jù)學
中國近代之思想家
第二篇 經(jīng)子解題
自序
論讀經(jīng)之法
論讀子之法
第三篇 理學綱要
序
緒論
理學之源
理學源流派別
濂溪之學
康節(jié)之學
橫渠之學
明道伊川之學
晦庵之學
象山之學
浙學
宋儒術數(shù)之學
陽明之學
王門諸子
有明諸儒
總論
第四篇 中國文化史
研究歷史之目的
何謂文化
中國文化之起源
歷史年代
三皇五帝事跡
古代之社會組織
社會階級
古代之生業(yè)
古代之道路
古代之用人
先秦諸子學術
秦、漢時之新局勢
此時之政情
漢代學術
漢代兵制變遷
漢代刑法變遷
此時代重要之現(xiàn)象
第五篇 歷史研究法
為什么要研究歷史
歷史的歷史
史學進化的幾個階段
舊時歷史的弊病何在
現(xiàn)代史學家的宗旨
作史的方法
研究歷史的方法
第六篇 史學與史籍
史學定義
史籍溯源
史學緣起
史部大略(上)
史部大略(下)
史家宗旨今昔異同
史材
論搜輯
論考證
論論史事之法
史學演進趨勢
第七篇 中國史籍讀法
弁言
史學之用安在
中國有史學嗎?
再為中國史學訴冤
史權(quán)為統(tǒng)治階級所篡
讀舊史宜注意之點
讀舊史入手的方法
治古史的特殊方法
國學知識大全/呂思勉
史的歷史
任何一件事,非追溯其已往,不能明白其現(xiàn)在;任何一件事,求其原因,都可以追溯到極遠,而又不必把已往的事情全記。這種說法,看似微妙,其實是容易明白的。問題就在:對于已往的事情,要把其使現(xiàn)在成為現(xiàn)在的,挑選出來,而我們現(xiàn)在所挑選的是否得當呢?這話就很難說了。須知歷史,亦只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自然發(fā)生、成長之物,并不是自始即照著理想做的;更不是人類自始就有什么高遠的理想。說到此,則我們不能不一一考究所謂歷史的歷史了。
用普通人的眼光看起來,歷史的起源是很遠的,所以一開卷,就是些荒誕不經(jīng)、渺茫難考的話。其實歷史比起人類的年齡來,是很小的。人類的年齡,假定為五十萬年,則歷史的年齡,大約不過其百分之一;而且比較可靠的,還至少要打一個對折。我們對于已往的知識,自不甘以此為限。所以在沒有歷史的時代,也要想法子把它補作起來。因此,有所謂歷史時代和先史時代。所謂歷史時代,是當時的人,有意把他當時或以前的事,記載下來,傳給后人,而其所傳者,至今還有存留的。所謂先史時代,則這種遺留之物,已無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后人補作出來的。歷史的流傳,原不以語言和文字為限,然由語言或文字流傳的,究居其極大部分。語言和文字,從廣義上說起來,原即一物,文字不過是語言的擴大而已,然語言非借文字,不能傳諸久遠。所以從大體上說,亦可以說:歷史時代,大略和有文字的時代相當;先史時代,則屬于未有文字的時代。
歷史時代所流傳下來的,是些什么東西呢?據(jù)我們所見到的,可以分為下列幾種:(一)國家所設立的記事之官,即所謂史官所記的。其中又分為:(1)記事之史。其書之存于現(xiàn)在者為《春秋》。(2)記言之史。其書之存于現(xiàn)在者為《尚書》。(此系就整部的體例言,若記事、記言之史,零碎材料存于古書之中的,則不可勝舉。又《春秋》為記事之史,《尚書》為記言之史,亦系就其大體言之,其中亦自有不能劃一之處,如《禹貢》即并非記言之體?傊,古書編纂錯亂,體例總不能盡純,不可十分拘泥)(3)古代的法、令、章程之類。其書之存于現(xiàn)在者為《禮》。(小的為一事的儀式,如《儀禮》所記是;大的則可以關涉國家行政機關的組織及法令的全般,古人亦稱為禮,如《周禮》是。后世之《唐六典》,即系仿《周禮》而作的;明、清《會典》又系仿《唐六典》而作的)(4)貴族的世系,古稱為帝系、世本,簡稱為系、世,但世本亦是它的通名。所以《世本》這部書,內(nèi)容亦兼記帝王的統(tǒng)系。系、世的記載,據(jù)《周禮》,系小史之職。(5)古人自記其功勛,或記其先世功勛之作,即所謂金石刻。(金屬的壽命,尤較石為悠久,故古器物存于后世的,以金為尤多)(二)私人所傳述的故事,或偉大人物的言行。以其起于口耳相傳,故其后雖筆之于書,而仍稱為語。傳述一件故事或一個人的言行的,都謂之語。前者如武王克商之事,《禮記?樂記》稱為《牧野之語》是;后者如《國語》,是分國編纂的語。《論語》,論同倫,類也,此書乃孔子及孔門弟子的言行,被分類編纂的!妒酚洝返牧袀,其原本實稱為語,所以在他篇中述及,尚稱之為語,如稱《淮陰侯列傳》曰《淮陰侯語》是。大抵士大夫所傳述的,其所關涉之事較大,其說亦較近情理;農(nóng)夫野老所傳述的,則正相反。但要考見當時社會的情況,以及較古的情況,反宜于后者求之,一入士大夫口中,就被其以“言不雅馴”四字刪去了。(四字見《史記?五帝本紀贊》)中國的神話,頗覺貧乏,其原因即由于此(中國神話,惟《山海經(jīng)》及《楚辭》的《離騷》《天問》等篇,包含較多。其見于緯書的,看似豐富,然多出后人偽造,至少曾經(jīng)過改造,不甚可信)。
歷史的緣起,從心理方面說來,可以說:(一)屬于理智方面。因為人類有求知的欲望,所以(1)屬于無可解釋之事,亦要給它一個解釋,神話的起源即如此。(2)要記錄已往之事,以做將來辦事的根據(jù)或參考,國家設立史官的根源,就在于此。(3)要記錄已往的事。以作后人的法戒,其說已如di一章所述。(二)屬于情感方面。不論什么人,都有一個戀舊而不忍忘記之感情,所以要把自己的經(jīng)歷,或他人的事情,是他認為有意義的,傳述下來,留給后人。有這兩種動機,歷史就誕生出來了。但是古人對于主客觀的分別,不甚清楚。所以(一)其所流傳,真正的事實,和自己的意思,往往混合不分,甚至全篇的話,都是以意構(gòu)造的,和現(xiàn)在的小說一般,而亦用記事的形式,流傳下來,此即所謂寓言,zui易使事實淆混。(古代所謂小說,乃謂其出于街談巷議,而不出于士大夫,說見《漢書?藝文志》。事實出于虛構(gòu),如后世之小說者,古人謂之寓言。后世的小說,情節(jié)雖經(jīng)理想化,事實或有根據(jù),然其人名、地名等,則必非真實,故不易與事實相混。古代之寓言,則正相反。情節(jié)出于虛構(gòu),而人、地名則多用真者,如《莊子?盜跖篇》,欲寓其“秀才遇著兵,有理講不成”的理想,乃捏造一孔子欲說服盜跖,反為所大罵,幾至遇禍之事,即其一例)(二)更古的人,則連生物和無生物、人和動植物的區(qū)別,都弄不清楚了,所以又有所謂神話。(三)就是述及制度,也是如此的,孰為當時實有的制度?孰為傳述者的理想?二者并不分開。(記制度者,以儒家之書為很多。儒學分今古文兩派,今文言制度者,以《禮記》的《王制》篇為總匯,古文以《周禮》為大宗,皆系如此)諸子書言制度者,以《管子》為zui多,亦系如此。所以古代的史實特別模糊。這種性質(zhì),大概秦漢之際,是一個界限。在漢朝初年以前,歷史所傳的,如趙高指鹿為馬之事,如流俗所謂鴻門宴的故事。見《史記?秦本紀》及《項羽本紀》。都是說得天花亂墜,極有趣味,而細想一想,就知道其萬無此理的。其可信的程度,決不會超出后世的《三國演義》之上。秦、漢之際,尚且如此,前乎此者,就更不必說了。所以所謂古史,實當別為一科,專門研究。(因為研究的人,各有專長,而古史的研究,有需于特別技術者尤多。至某書或某書的某部分,是否當屬于古史的范圍,則當以其是否具有此種性質(zhì)而定,不能執(zhí)時代為斷)從漢朝統(tǒng)一天下以后,文化發(fā)達,傳述者的程度驟然提高;可靠的材料,流傳下來的亦多(前乎此者,采取不足信的材料,亦不能為其人咎。因為歷史是不能造作的,斷不能以自己推想所信的,作為史實。流傳下來的,只有這樣的材料,自只能照其原樣,傳給后人。而采取它的人,原并不以為可信,所以既采取之,而又加以辨正者亦甚多),歷史便煥然改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