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隨筆》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政治家培根的經(jīng)典代表作,是他窮其畢生精力所著的一部人生隨感作品。它凝聚了培根思想的精華,嚴密的邏輯思維,精辟有力的辯論,睿智的遠見,筆力的簡潔雋永,飽含哲理的文字等,這些都鑄就了這部書是一部傳世名著,永不褪色。
《大悅讀·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培根隨筆》包括58篇散文隨筆,重在對人性中的某個側(cè)面或人生的某種境遇闡述見解,其中涉及了真理、宗教、信仰、婚姻、愛情、善良、勇敢、貴族、旅行、友誼、強國之道、財富、言談、青年與老年等人生各個方面,涵蓋范圍廣,同時也都進行了透徹的分析。
培根(1561—1626),是英國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學家。培根是近代哲學史上首先提出經(jīng)驗論原則的哲學家,被羅素尊稱為“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qū)”。他一生追求真理,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xiàn)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第一章 論真理[精讀]
第二章 論死亡[精讀]
第三章 論宗教信仰
第四章 論復仇
第五章 論逆境[精讀]
第六章 論韜晦
第七章 論家庭[精讀]
第八章 論婚姻[精讀]
第九章 論嫉妒
第十章 論愛情[精讀]
第十一章 論權(quán)位
第十二章 論勇敢
第十三章 論善良[精讀]
第十四章 論貴族
第十五章 論叛亂
第十六章 論無神論
第十七章 論迷信[精讀]
第十八章 論旅行
第十九章 論帝王
第二十章 論忠告
第二十一章 論拖延[精讀]
第二十二章 論狡猾
第二十三章 論自私
第二十四章 論革新[精讀]
第二十五章 論迅速
第二十六章 論小聰明
第二十七章 論友誼[精讀]
第二十八章 論消費
第二十九章 論強國之道
第三十章 論養(yǎng)生之道
第三十一章 論猜疑[精讀]
第三十二章 論言談¨
第三十三章 論殖民事業(yè)
第三十四章 論財富
第三十五章 論預(yù)言
第三十六章 論野心[精讀]
第三十七章 論宮廷化裝舞會
第三十八章 論天性
第三十九章 論習慣
第四十章 論幸運
第四十一章 論貸款
第四十二章 論青年與老年
第四十三章 論美[精讀]
第四十四章 論殘疾人
第四十五章 論建筑
第四十六章 論園藝
第四十七章 論談判
第四十八章 論仆侍
第四十九章 論律師
第五十章 論讀書[精讀]
第五十一章 論黨派
第五十二章 論禮貌
第五十三章 論稱贊
第五十四章 論虛榮[精讀]
第五十五章 論榮譽[精讀]
第五十六章 論法律
第五十七章 論憤怒
第五十八章 論變遷
附錄
新題預(yù)測
參考答案
從前有一位幽默家虛擬了一套叢書,其中有一本叫《異端教派的摩爾舞》。也許有讀者會認為,在談?wù)撊绱酥卮髥栴}時援引此例未免不恭。然而它所嘲弄的卻正是異端攻訐者的可笑嘴臉。信仰的一致會給教徒帶來和平。而和平就是幸福,和平樹立信仰,和平培養(yǎng)博愛。這樣,以前浪費于寫爭論文章的精力,現(xiàn)在就可以轉(zhuǎn)移到寫信仰和誠實懺悔的論文上了。至于如何使信仰一致,這也很重要。有兩種極端的看法。對某些激烈分子而言,所有的調(diào)和與妥協(xié)都是可憎的。正如《舊約》中所說:“和平不和平與你何干?使者你轉(zhuǎn)回身去吧!”這一派人是只要宗派不要和平的。與此相反的做法是,有些教派一味追求妥協(xié)折中,甚至不顧信仰的基本原則。這兩種極端的態(tài)度都是應(yīng)當避免的。協(xié)調(diào)信仰的最好原則就是:——“凡是不幫助我們的,就是反對我們!(凡不是我們的朋友者,就是我們的敵人。)——“凡是不反對我們的,就是幫助我們。”(凡不是我們的敵人者,就是我們的朋友。)換句話說,只要在信仰的大前提上沒有分歧,那些觀點、教義和解釋上的差別,就可以求大同存小異,而不應(yīng)為之煽動分裂。在這里我還略有一點小小的見解。大家應(yīng)注意,使宗教信仰分裂的原因,往往是兩種性質(zhì)酌爭論。一種是所爭論的論點本來分歧不大,只是由于爭論的態(tài)度激發(fā)了仇恨。圣奧古斯汀曾這樣說過:“基督的服裝是天衣無縫的,但是教會的衣服卻有許多種顏色。”因此他又說:“可以讓衣袍有多種色彩,但是卻不能將它撕裂!边@就是說,和諧統(tǒng)一與專制劃一并非一回事。另一種爭論本來是關(guān)于本質(zhì)問題的,但愈爭到后來,卻愈陷于詭辯。一個有學識的人,時常會遇到一些無知淺學之輩提出某種表面的異議。他理解他們,因為他們的意思在實質(zhì)上和他并無分歧,雖然他們由于誤解和淺見而在攻訐他。人對人尚能如此,那么全知全能的上帝,難道還不能超越世俗教徒那些表面的紛爭,而洞悉他們信仰的實質(zhì)嗎?所以對此類爭論,圣保羅曾這樣警告我們:“不要濫用新奇的名詞,制造似是而非的新學問。”但事實卻是,某些人專喜歡那些新鮮的名詞術(shù)語,不是讓意義支配辭藻,而是讓辭藻支配意義。信仰的一致,還有兩種虛假的情況。一種是以盲從的愚昧為基礎(chǔ),比如在黑暗之中,所有的貓看起來都是灰色的。另一種是全盤吸收本質(zhì)上互相矛盾的一切觀念和理論,結(jié)果將真理與謬誤攪在一起,就像聽任銅像的盔甲上沾滿污泥一樣。我們要注意真正的信仰一致,應(yīng)當有利于鞏固人類之間的博愛和社會的組織;酵绞种形罩鴥杀鷦Α槐糜陟`魂問題,一柄用于塵世問題。這兩柄劍應(yīng)該各有其用。但是,千萬不要操起那另一把劍——這就是穆罕默德的劍。我講話的意思,就是絕不能以武力、流血的屠殺來強制地推行一種信仰。當然,這并不包括諸如用宗教信仰煽動武裝叛亂那樣的情況。若試圖以武力統(tǒng)一信仰,那是違背天意的,這是用上帝的一種訓諭去否定另一種訓諭。要知道,上帝認為人類不僅是基督徒,而且首先應(yīng)該是人。所以當羅馬詩人盧克萊修⑤看到阿伽門農(nóng)王用親生女兒向女神獻祭時,他嘆息說:“宗教信仰競能使人犯下如此的罪惡!”但如果他能看到法蘭西1572年8月23日巴托羅繆節(jié)之夜的異教徒大屠殺,以及1605年11月5日信徒?怂怪\殺英王和議員的陰謀,他就會更有理由發(fā)出這種感嘆,并且更堅決地反對宗教和主張無神論了!所以塵世之劍,最好不要為宗教信仰問題而揮舞!而如果把宗教之劍交給庸眾去操持,就更荒謬可怕了!這種做法只有魔鬼和那些“再受洗教派”的狂熱迷信分子才會采用。魔鬼說:“我要升臨天堂與上帝并駕齊驅(qū)。”這固然是肆無忌憚的瀆神言論,但是,如果讓上帝化為人身,并讓他說“我將降臨人間與魔鬼一樣可怖”,那不是更肆無忌憚的瀆神之舉嗎?但是,如果以宗教的名義謀殺君王、屠宰人民、顛覆國家和政府,把圣靈的徽識由鴿子變成兀鷹和烏鴉,把普度眾生的慈航變做兇殘的海盜之船,其所作所為不正是這種瀆神之舉嗎?P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