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科學會有什么樣的發(fā)展,我們可以解決哪些事情,在未來的期待和夢想中,本書給讀者很美妙的答案。
沒人可以預測準確的未來,但我們通過此書可以窺視到科技發(fā)展的趨勢,當我們回首過去,發(fā)現(xiàn)有的實現(xiàn)而有的消逝了,實是一大樂趣。
2018年新版的《*推動叢書》全新設計了版式和封面,簡約個性,提升了閱讀體驗,讓科普給你更多想象。
隨書附贈價值39.6元由汪潔、吳京平掰開揉碎,帶你懂科學好書的《經(jīng)典科普解讀課》6折券。
引言
1999年,我發(fā)表了一篇題為第三文化的文章,我在文章里提出一個觀點:一個新的文化,一個大眾的文化,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它包括那些科學家和經(jīng)驗世界的思想家,他們通過自己的工作和通俗的作品,生動表現(xiàn)了我們生活的更深層的意義,重新界定我們是誰、是什么。他們正在取代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地位。
科學是大新聞,而提出大問題的人正是科學家。科學家通過他們的書和文章而成為新的大眾的知識分子,成為新的大眾文化的領頭人!段磥50年》描繪了這個新文化的若干側面。
展現(xiàn)在這里的文章,并不是站在邊緣來討論舊式的知識文化;這本科學家群體的作品集中討論的是影響我們星球上每個人生活的那些發(fā)展?纯串斀袷澜绲哪切┏霭嫖镌谡f什么吧:干細胞研究、克隆、人類基因序列、人工智能、天體生物學、量子計算……這些話題(還有作品)必然都是跨學科的。在過去的十年里,越來越多的人在讀科學家(包括本書的一些作者)寫的書,原因之一是科學家被逼著用其他學科的同行能懂的語言來寫東西。于是,受過普通教育的讀者也能從中獲益,因為在科學家擔負起我們時代的大問題時,他也能參與進來,站在他們的肩膀上。
在這個文化里,在這本書里,科學家并不是為了迎合大眾才寫得普及的,他們那樣寫,是為了吸引我們時代的論戰(zhàn)中的其他學科的同行們。他們的目標不是科學的普及,而是一種努力的嘗試,為的是不僅讓廣大的讀者理解最新的科學研究,而且在科學本身的意義下把它說得通俗易懂。
換句話講,對于我們日常生活里出現(xiàn)的問題,這些文章的作者并不一定能提出比普通人更好的答案。關鍵的區(qū)別在于他們所提問題的質量。
這25篇原創(chuàng)論文的主題和出發(fā)點是作者各自領域的未來50年。未來半個世紀的科學進步將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如何改變關于我們是誰和是什么的問題?在每一個領域或學科,我們能期待哪些成果?它們又將如何影響和跨越其他學科?哪些期望是不現(xiàn)實的?哪些可能令人驚奇地改變我們的觀念?
本書匯集了一篇篇有思想、有挑戰(zhàn)的文章,一次次理性的歷險。作者是25個一流的科學家,他們常常通過書籍和文章向大眾普及他們的科學。他們是,生物學家Richard
Dawkins,Paul W.Ewald,Brain
Goodwin,Stuart
Kauffman和Robert
M.Sapolsky;化學家Peter Atkins;心理學家Paul
Bloom,Mihaly Csikszentmihalyi,Nancy
Etcoff,Alison
Gopnik,Judith Rich
Harris和Geoffrey
Miller;心理學和計算機專家John
H.Holland;心理學和人工智能專家Roger
C.Schank;神經(jīng)學家Samuel
Barondes,Marc
D.Hauser和Joseph
LeDoux;計算機專家David
Gelernter和Jaron Lanier;MIT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Rodney
Brooks;數(shù)學家Ian Stewart和Steven
Strogatz;天文學家Martin Rees;還有理論物理學家Paul
Davies和Lee Smolin。
第一部分從理論上探索未來。題目有:宇宙學進展,虛擬非現(xiàn)實系統(tǒng)在數(shù)學的應用,復雜性理論新方向,關于活著的意義,關于我們如何學習,如何思想,關于我們意識的本質,關于我們如何感覺,以及我們是否因為是宇宙中惟一的智慧生命而感到孤獨。
第二部分從實踐來看未來。題目包括,DNA排序的未來以及它所能告訴我們的關于我們自身的東西;火星探測與地外生命;我們對物質的控制;我們與機器特別是計算機的密切關系;虛擬空間的未來藍圖,神經(jīng)科學;我們培養(yǎng)孩子的方式;我們不斷進步的身體和精神的幸福前景。
我們正在穿越急劇變化的認識論的海洋。我們手握著威力空前巨大的新工具。正如牛津的生物學家楊(J.Z.Young)在1951年BBC電臺的雷斯演講里說的,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也變成了那些工具。我們現(xiàn)在還缺乏一種能像技術改變我們那樣飛快改變它自身前提的知識文化。
《未來50年》是這個改變的開始的一部分,在這里,經(jīng)驗論與認識論在碰撞,所有的事情都變得不同在這里,我們開始重新思考自身的本質,思考我們生活在怎樣一個世界。那種協(xié)同的作用,存在于本書呈現(xiàn)的思想家們的工作中,也存在于他們?yōu)楸緯鶎懙奈恼吕铩?/p>
約翰·布羅克曼
紐約
200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