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是清廷重要的財政收入,涵蓋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本書依托大量的檔案、官書等相關史料,對有清一代的關稅征收問題,做了全面系統(tǒng)的梳理和研究。太平天國運動之前,關稅征收量的變化較為平穩(wěn)。此后,因西方勢力的介入,洋關迅速崛起,并整體帶動關稅飛速增長,雖經利用人口和物價指數(shù)對關稅量進行修正,但并未完全改變這一增長趨勢。清代關稅的變化,成為引領中國傳統(tǒng)財政體制由農業(yè)型財政向工商業(yè)型財政轉變的關鍵因素。中國社會政治和經濟發(fā)展的軌跡,并沒有偏離世界主流道路,不能被看成是一個“例外”。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清代皇帝世系
導論 / 1
第一章 研究方法 / 5
(一)學術史回顧 / 5
(二)數(shù)據(jù)資料 / 6
第二章 清代關稅制度 / 12
(一)傳統(tǒng)中國的關稅制度 / 12
(二)清代常關制度 / 15
(三)政策調整 / 17
(四)稅率和附加稅/ 26
(五)洋關/ 32
第三章 邊疆邊貿各關 / 36
(一)山海關/ 36
(二)張家口/ 40
(三)殺虎口/ 44
(四)歸化城/ 46
(五)打箭爐/ 48
(六)鳳凰城中江 / 50
(七)奉天牛馬稅/ 52
(八)梧廠、潯廠/ 52
(九)直隸潘桃口/ 54
(十)其他稅關 / 56
(十一)本章小結 / 59
第四章 運河長江沿線各關 / 61
(一)崇文門/ 61
(二)左、右翼/ 64
(三)坐糧廳/ 70
(四)淮安關 / 72
(五)滸墅關/ 79
(六)揚州關/ 82
(七)蕪湖關 / 85
(八)鳳陽關/ 89
(九)龍江西新關/ 92
(十)九江關 / 96
(十一)贛關/ 99
(十二)北新關、南新關/ 102
(十三)臨清關 / 107
(十四)太平關/ 113
(十五)武昌廠/ 115
(十六)荊州關、湖北新關/ 117
(十七)夔關、渝關/ 121
(十八)本章小結 / 124
第五章 沿海各關 / 126
(一)天津關/ 126
(二)天津海關/ 129
(三)江海關/ 131
(四)浙海關/ 135
(五)閩海關/ 139
(六)粵海常關(1861—1911年)/ 143
(七)東海關/ 145
(八)本章小結 / 145
第六章 洋關/ 148
(一)粵海關(1865—1861年)/ 149
(二)江海洋關(1844—1861年)/ 153
(三)浙海洋關(1844—1861年)/ 154
(四)廈門、福州洋關(1844—1861年)/ 154
(五)1861年之后的洋關/ 155
(六)本章小結 / 160
第七章 關稅和經濟 / 163
(一)常關與洋關/ 163
(二)戶關與工關/ 173
(三)人口增長和通貨膨脹 / 186
第八章 結論 / 201
附錄 / 205
附錄 A-常關征稅表:1723—1910年 / 205
附錄 B-粵海關稅收數(shù)據(jù)表:1723—1860年 / 242
附錄 C-洋關征稅表:1844—1910年 / 243
參考文獻 / 252
索引 / 255
后記 / 260
表目錄
表1.1 1811年和 1812年各關征收額數(shù)表 / 7
表2.1 明代各關收入表 / 14
表2.2 晚清關稅定額表 / 24
表2.3 1686年滸墅關梁頭銀和船只長度關系表 / 27
表2.4 粵海關中國船只梁頭銀 / 28
表2.5 粵海關日本、西洋船只梁頭銀 / 28
表2.6 嘉道時期滸墅關各類平余銀 / 31
表2.7 洋關建立的時間和條約 / 33
表3.1 清代山海關稅額表 / 37
表3.2 清代張家口稅額表 / 41
表3.3 清代殺虎口稅額表 / 45
表3.4 清代歸化城稅額表 / 47
表3.5 清代打箭爐稅額表 / 49
表3.6 清代梧州廠稅額表 / 53
表3.7 清代潯州廠稅額表 / 53
表4.1 清代崇文門稅額表 / 62
表4.2 清代左翼稅額表 / 64
表4.3 清代右翼稅額表 / 67
表4.4 清代坐糧廳稅額表 / 70
表4.5 清代淮安關稅額表 / 73
表4.6 清代滸墅關稅額表 / 79
表4.7 清代揚州關稅額表 / 82
表4.8 清代蕪湖戶關稅額表 / 86
表4.9 清代蕪湖工關稅額表 / 86
表4.10 清代鳳陽關稅額表 / 89
表4.11 清代龍江關稅額表 / 92
表4.12 清代西新關稅額表 / 92
表4.13 清代九江關稅額表 / 96
表4.14 清代贛關稅額表 / 99
表4.15 清代北新關稅額表 / 103
表4.16 清代南新關稅額表 / 106
表4.17 清代臨清戶關稅額表 / 108
表4.18 清代臨清工關稅額表 / 109
表4.19 清代太平關稅額表 / 113
表4.20 清代武昌廠稅額表 / 115
表4.21 順治朝荊州關稅收數(shù)額表 / 118
表4.22 清代荊州關稅額表 / 118
表4.23 清代夔關稅額表 / 121
表5.1 清代天津關稅額表 / 127
表5.2 清代江海關稅額表 / 132
表5.3 清代浙海關稅額表 / 135
表6.1 清代粵海關稅額表 / 149
表6.2 1861—1866年江海洋關稅收數(shù)據(jù)表 / 156
表6.3 江海洋關稅收數(shù)據(jù)表(1873—1875年)/ 156
表6.4 1876年江海洋關稅收數(shù)據(jù)表 / 157
表6.5 1879—1886年江海洋關稅收數(shù)據(jù)表 / 157
表6.6 1861—1910年洋關稅收數(shù)據(jù) / 159
表7.1 清代常關、洋關稅收數(shù)據(jù)表 / 163
表7.2 1723—1910年戶關和工關所征關稅表 / 174
表7.3 檔案中記載的常關稅收數(shù)額表 / 179
表7.4 清代人口規(guī)模數(shù)據(jù)表 / 187
表7.5 清代人均關稅額 / 187
表7.6 常關和洋關實際征收關稅額 / 189
表7.7 1840年糧食、棉布、鹽、茶葉的市場價值量估計 / 197
表7.8 清代市場價值量估計 / 198
表7.9 清代人口數(shù)據(jù)調整 / 199
表7.10 清代真實資本和人均商業(yè)市場價值量 / 199
表8.1 清前中期財政收入表 / 201
表8.2 晚清財政收入表 / 203
表A-1 1723—1909年部分常關征稅表 / 205
表A-2 1723—1910年部分常關征稅表 / 210
表A-3 1723—1910年部分常關征稅表 / 216
表A-4 1723—1908年部分常關征稅表 / 221
表A-5 1723—1909年部分常關征稅表 / 226
表A-6 1723—1909年部分常關征稅表 / 231
表A-7 總表 / 237
表B-1 1723—1860年粵海關征稅表 / 242
表C-1 1844—1911年部分洋關征稅表 / 243
表C-2 1863—1910年部分洋關征稅表 / 245
表C-3 1861—1910年部分洋關征稅表 / 246
表C-4 1861—1910年部分洋關征稅表 / 248
表C-5 1861—1910年部分洋關征稅表 / 249
圖目錄
圖3.1 山海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36—1911年)/ 38
圖3.2 張家口稅收趨勢示意圖(1735—1898年)/ 42
圖3.3 殺虎口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911年)/ 45
圖3.4 歸化城稅收趨勢示意圖(1761—1862年)/ 48
圖3.5 打箭爐稅收趨勢示意圖(1735—1911年)/ 50
圖3.6 鳳凰城中江稅收趨勢示意圖(1729—1893年)/ 51
圖3.7 奉天牛馬稅稅收趨勢示意圖(1740—1846年)/ 52
圖3.8 梧州、潯州廠稅收趨勢示意圖(1725—1911年)/ 54
圖3.9 直隸潘桃口稅收趨勢示意圖(1735—1861年)/ 55
圖3.10 邊疆邊貿稅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911年)/ 59
圖4.1 崇文門稅收趨勢示意圖(1735—1911)/ 63
圖4.2 左翼稅收趨勢示意圖(1759—1911年)/ 65
圖4.3 右翼稅收趨勢示意圖(1771—1911年)/ 68
圖4.4 坐糧廳稅收趨勢示意圖(1732—1911年)/ 71
圖4.5 淮安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8—1911年)/ 73
圖4.6 滸墅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5—1860年)/ 80
圖4.7 揚州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9—1911年)/ 83
圖4.8 蕪湖戶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35—1911年)/ 87
圖4.9 蕪湖工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35—1911年)/ 88
圖4.10 鳳陽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7—1911年)/ 90
圖4.11 龍江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5—1852年)/ 93
圖4.12 西新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32—1852年)/ 93
圖4.13 龍江、西新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4—1852年)/ 94
圖4.14 九江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4—1901年)/ 97
圖4.15 贛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30—1911年)/ 101
圖4.16 北新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865年)/ 104
圖4.17 南新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32—1865年)/ 106
圖4.18 臨清戶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6—1911年)/ 109
圖4.19 臨清工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35—1911年)/ 110
圖4.20 太平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4—1911年)/ 114
圖4.21 武昌廠稅收趨勢示意圖(1727—1911年)/ 116
圖4.22 荊州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7—1911年)/ 119
圖4.23 湖北新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857—1911年)/ 121
圖4.24 夔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6—1911年)/ 122
圖4.25 渝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34—1911年)/ 124
圖4.26 運河長江沿線各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911年)/ 125
圖5.1 天津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35—1911年)/ 127
圖5.2 天津海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807—1911年)/ 130
圖5.3 江海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35—1911年)/ 133
圖5.4 浙海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35—1911年)/ 137
圖5.5 閩海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4—1911年)/ 140
圖5.6 粵海常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861—1911年)/ 144
圖5.7 東海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861—1911年)/ 145
圖5.8 沿海稅關征收國內貨物稅趨勢示意圖(1723—1911年)/ 146
圖5.9 沿海稅關稅收趨勢示意圖(包括粵海關)(1723—1911年)/ 146
圖6.1 粵海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5—1860年)/ 150
圖6.2 江海洋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844—1861年)/ 153
圖6.3 浙海洋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844—1861年)/ 154
圖6.4 廈門、福州洋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844—1861年)/ 155
圖6.5a 洋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860年)/ 162
圖6.5b 洋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861—1911年)/ 162
圖6.5c 洋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911年)/ 162
圖7.1a 常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795年)/ 170
圖7.1b 常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95—1850年)/ 170
圖7.1c 常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851—1911年)/ 170
圖7.1d 常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911年)/ 171
圖7.2 洋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840—1911年)/ 171
圖7.3 常關和洋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911年)/ 172
圖7.4 常關和洋關的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850年)/ 172
圖7.5 常關和洋關稅收趨勢示意圖( 1841—1911年)/ 173
圖7.6 加上估算數(shù)據(jù)后的常關與洋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911年)/ 173
圖7.7 三類常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911年)/ 185
圖7.8 加上粵海關的數(shù)據(jù)后三類常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911年)/ 185
圖7.9 包括推算的缺失數(shù)據(jù)的常關稅收趨勢示意圖(1723—1911年)/ 186
圖7.10 清代人口規(guī)模示意圖 / 187
圖7.11 清代人均關稅額趨勢示意圖(1776—1910年)/ 188
圖7.12 1644—1911年估算物價趨勢示意圖 / 189
圖7.13 關稅真實趨勢示意圖(1723—1795年)/ 195
圖7.14 關稅真實趨勢示意圖(1796—1850年)/ 195
圖7.15 關稅真實趨勢示意圖(1851—1910年)/ 196
圖7.16 關稅真實趨勢示意圖(1723—1910年)/ 197
圖7.17 清代真實人均市場資本價值量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