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是秋天的象征,是日本天皇的家徽;刀則是日本武士身份的象征,是拼殺的利器。日本人既好斗又溫和、既尚武又愛美、既粗暴又講禮貌、既克板又善變通、既溫順又叛逆、既粗俗又顯高貴,這種矛盾的特性結(jié)合在一起不正像菊與刀嗎?
作者由此入手,進而分析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度及有關習俗,并指出日本幼兒教養(yǎng)和成人教養(yǎng)的不連續(xù)性是形成日本人雙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作者簡介
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 1887-1948),美國人類學家,生于紐約市,是20世紀初為數(shù)不多的女性學者之一。受到法蘭茲·鮑亞士的影響,同愛德華·薩皮爾提出早期的文化形貌論,認為文化如同個人,具有不同的類型與特征。本尼迪克特早年學習英國文學,故其作品文筆高妙,并善于作詩以及細膩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與《菊與刀》為著名。盡管她論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論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問題與關懷,至今仍受到人類學、歷史學等學科的重視與關注。1995年10月20日,美國郵政服務公司為了紀念她的貢獻,發(fā)行了一套印有她頭像圖案的郵票。
推薦1:探究日本獨特民族性格和文化傳統(tǒng),了解日本不得不讀的經(jīng)典著作。
推薦2:日本,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一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島國,一手發(fā)動了一場世界大戰(zhàn),另一手造就了二戰(zhàn)后世界較大的經(jīng)濟奇跡。
推薦3:戰(zhàn)中的日本為什么要扮演令人發(fā)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成為惟一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國家后,又是怎樣迅速復興崛起的?
推薦4:當今經(jīng)濟衰退、政局混亂的日本,是否還秉持大國情懷……所有問題都能在這本《菊與刀》中得到解答。
《菊與刀》是美國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于70多年前,受美國政府和軍方的委托所寫的有關日本傳統(tǒng)文化生活的一份研究報告。日本戰(zhàn)敗后,面對如何管理好一個七千多萬且具有好斗、尚武、粗暴、刻板、叛逆等鮮明性格特征的人口的國家,對于美國來說是一個十分關切和頭疼的問題。這關系到能否鞏固盟軍的勝利成果和成功改造戰(zhàn)敗國的問題。如果有一份能切實反映日本人傳統(tǒng)文化生活習俗以及道德行為準則的資料,無疑對美國來說那是求之不得的。而《菊與刀》就是一本這樣的書。
這本書之所以取名為《菊與刀》正確切地反映出了日本民族性格上的矛盾特征。菊是秋天的象征,是秋天所有花草的代表,是日本天皇的家徽;刀則是日本武士身份的象征,是拼殺的利器。日本人既好斗又溫和、既尚武又愛美、既粗暴又講禮貌、既克板又善變通、既溫順又叛逆、既粗俗又顯高貴,這種矛盾的特性結(jié)合在一起不正像菊與刀嗎?
那么,《菊與刀》對于了解日本人有什么樣的幫助呢?作者下面的這段話可能就是最好的答案:
在戰(zhàn)爭的最后階段,日本人將采取什么行動?我們不進攻日本本土,日本會投降嗎?我們應該轟炸皇宮嗎?我們應如何處置戰(zhàn)犯?我們該如何勸說日本的軍隊、日本國民真誠地丟掉敵對情緒同美國人合作?又該如何教化那些一意頑抗到底的日本人?當和平到來之時,日本還需要永遠的軍事管制來維持秩序嗎?
《菊與刀》通過對日本民族傳統(tǒng)習俗的剖析和解讀,為很好地解決上述這些問題提供了一份非常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人們知道,當1945年9月14日日本天皇頒布投降詔書時,許多的日本人心里是不服氣的,他們都決心一戰(zhàn)到底。在日本的武士家庭里,男子從5歲起就訓練殺狗,15歲訓練殺死罪者,14、15歲實習斬殺,就是說他們從小帶刀成長,養(yǎng)成斬殺別人而不在乎的習性。
應該說,日本人的這種好斗的個性正是“刀”的象征,而他們的服從意念、愛美的意念也正體現(xiàn)了菊的特性。今天,面對新的中日關系,我們將這本《菊與刀》重新翻譯并介紹給廣大讀者,目的還是只有一個:通過了解日本文化傳統(tǒng),以便更好地了解日本人。
第一章 使命——解讀日本
第二章 處于戰(zhàn)爭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
第四章 明治維新
第五章 看重所受恩惠的人
第六章 報恩于萬一
第七章 最不能承受情理之重
第八章 托舉名譽
第九章 謹遵的人情世故
第十章 兩難的道德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煉
第十二章 關于兒童教育
第十三章 戰(zhàn)敗后的日本人
使命——解讀日本
到現(xiàn)在,美國人突然感覺到,在同自己對決過的所有對手中,日本人是最難以解讀的。在所經(jīng)歷過的戰(zhàn)爭中我們從沒遇到過這樣的勁敵,他們的行為與思維方式與我們相差到不得不加以認真分析研究的地步。我們現(xiàn)在好比1905年的沙俄,面對著一個具有不同文化傳統(tǒng)、但卻擁有強大武裝且訓練有素的民族。日本人顯然不遵守西方世界所公認的基于人性的戰(zhàn)爭慣例。這樣的話,太平洋上的戰(zhàn)斗就不再是簡單的島嶼登陸和后勤保障工作,而面臨著一個更主要的問題——了解對手。保證最終能戰(zhàn)勝對手,了解他當是首要任務。
了解日本是一個很困難的過程。在日本相對封閉的75年間,我們習慣于用“就這樣,但又能怎樣”這樣令人費解的含糊表達來描述日本人,這是我們在描述其他民族時所未曾遇到的情況。一個負責的觀察者在談論到日本以外其他民族時,不會在說他們彬彬有禮后又添上一句“但是他們又倨傲不恭”。同樣他也不會做出下面這樣自相矛盾的結(jié)論:“這個民族冥頑不化,但是他們很善于適應形勢變化;他們性情溫和,但又常常不服從管制;他們忠誠、寬厚,但又有逆反心理,滿懷怨恨;他們生性勇敢,但行動上又謹小慎微;他們依賴于別人的評價而行事,但又說他們具有很強的道德準則;他們在軍隊中的訓練嚴格刻苦,但又經(jīng)常的犯上不服管理;他們既熱衷于西方文化,但又極端保守、固執(zhí),等等。相信一位觀察者不會在一本書中一方面描述一個民族具有很高的審美情趣、并給予藝術家以極高的地位和評價、且熱衷于菊花栽培,而另一方面大肆渲染他們崇尚刀劍和武士的榮譽。
而且,對日本人矛盾性格的表述常見于日本的許多論著中,也是事實。刀與菊正是日本人的雙面性格。日本人有好戰(zhàn)的一面,但又有溫和的一面;窮兵黷武但又具有深厚的審美情操;傲慢不恭但又彬彬有禮;冥頑不靈但又靈活善變;忠誠但又叛逆;勇敢但又怯弱。他們在意別人的目光,但即使別人的目光并沒有觸及自己的劣跡,自己也會陷入罪惡感。他們的軍隊受到嚴格訓練,但士兵們卻具有反抗精神。
既然我們現(xiàn)在要了解日本,那么了解這些矛盾就是不可回避的。我們面臨的困惑一個接一個。日本人的下一步打算會是什么?我們可不可以不進攻他們的本土就迫使他們投降?要不要去轟炸他們的皇宮?通過日軍戰(zhàn)俘我們能得到哪些有用信息?對戰(zhàn)場上的日軍及日本國民進行宣傳時,我們怎樣才能減弱他們拼死一搏的意志?這些問題即使在日本通中也意見不一。當和平來到時,為了維持社會穩(wěn)定,我們是否要對日本實行永久的軍事管制?有無必要還與在日本還未放下武器的頑固分子繼續(xù)戰(zhàn)斗?伴隨著世界的安定,日本是否會發(fā)生一場法國或俄國那樣的革命?誰將成為這場革命的領導者?日本的出路在哪里?這些問題將有許許多多不同的結(jié)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