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黃榮才是國內(nèi)研究林語堂為數(shù)不多的專家,作者在占有大量一手材料的基礎(chǔ)上,從烙印、通達、情深、痕跡、緣來這5個側(cè)面,生動講述民國大師林語堂與眾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與生活態(tài)度。從中,讀者可以深切感受到大師林語堂獨特的人格魅力,也可以看到普通人林語堂面對常人之煩惱、缺憾時,不同于常人的睿智理解與通達選擇。
撤退者林語堂
人生有時頗感寂寞,或遇到危難之境,人之心靈,卻能發(fā)出妙用,一笑置之,于是又輕松下來。
——《論解嘲》
不少時候,林語堂給人的感覺是撤退者。比如他追求陳錦端沒有結(jié)果,轉(zhuǎn)而和廖翠鳳結(jié)婚;比如他在遭遇到左翼作家批評的時候,選擇應(yīng)賽珍珠之約到美國專事寫作;比如他和廈門大學(xué)劉樹杞不和的時候,選擇到武漢國民政府外交部當(dāng)英文秘書,隨即又辭職到上海寫作等等。這些選擇,可以視為林語堂人生過程中的主動撤離。
林語堂撤退者的形象一直在我的頭腦中盤旋。其實仔細盤點林語堂的人生道路,除了留學(xué)回來之初到北大工作那幾年,林語堂在語絲的陣營里,激昂文字,甚至上街和軍閥的軍警對峙以及為發(fā)明中文打字機而不惜一條道走到黑,以致傾家蕩產(chǎn),林語堂更多的是以平和者的形象存在,甚至數(shù)度出現(xiàn)撤退的舉措。我想,這和林語堂從小的生活環(huán)境有關(guān)。
林語堂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是一個偏遠的山村。一百多年前,平和坂仔絕對是深處大山之內(nèi)。陸路交通的不便,外出唯有依靠小船,到了小溪才得以換乘稍大的船只。10歲到廈門讀書以前,林語堂沒有看過大海,沒有感受過驚濤拍岸,沒有看過浪遏飛舟,沒有目睹過巨浪奔襲礁石,他看到的僅僅是淙淙的花山溪溪水,看到的是在平緩的溪水上打水漂的跳躍,看到的是當(dāng)水流碰到一個花崗巖石時,它便由巖石的旁邊繞過去;當(dāng)水流涌到一片低洼的溪谷時,它便在那邊曲曲折折地流著一會兒。在林語堂的文章中,他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在兒童時代的環(huán)境和思想,和他的一生有很大的關(guān)系!边@句話非常重要,它折射了林語堂之所以閑適、平和,之所以是撤退者的形象。
往深里探究,林語堂在兒時看到的花山溪,并非大海一樣的浩瀚無邊,往往有拐彎,除非暴雨之后發(fā)洪水,水遇到堤岸的時候,并非洶涌地往岸上撲,而是柔順地順著堤岸拐彎。別看這拐彎,既然林語堂能從坂仔青山的巍峨高聳受到啟發(fā),形成高地人生觀,知道人在山下看山,山會逼得人謙遜,人在山上往下看,山會讓人意識到自己的渺小。那么,聰明的林語堂,也會從水的拐彎,頓悟到人必須順勢而行。除了岸,還有石頭,這石頭沒有礁石的連綿交錯,水也就不需要遇石就猛烈地撲擊。溪水遇到石頭的時候,不是蓋過去,而是從兩邊分流,順著石頭的邊上繞過去,這是一種繞道,一種另辟蹊徑。水繞過石頭之后,在另一方又二合一,依然舒緩地往前流淌。河道里的石頭不可能是孤立一塊地存在,許許多多放置在不同路段的石頭,讓水合了又分,分了又合。相同的就是這水的分與合,幾乎都是平和的,沒有什么壯懷激烈,沒有什么浪花飛濺,更沒有粉身碎骨。相信林語堂看著花山溪的水在分分合合之后依然向前的那一瞬間,他肯定是大受啟迪,甚至目瞪口呆。
坂仔青山留給林語堂的高地人生觀,讓林語堂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林語堂也津津樂道,時常在他的筆端中留下痕跡,這讓林語堂活得有骨氣,以偉岸的姿勢站立;ㄉ较乃,除了給林語堂留下曼妙航程的愉悅之外,同樣也給了林語堂莫大的人生啟迪,至于林語堂為什么沒有直接描述,那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沒有寫到,并不意味著不存在。
當(dāng)林語堂越走越遠,也許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家鄉(xiāng)山的硬朗,讓他擁有了強大的內(nèi)心,有了足夠抵御外界風(fēng)雨的鎧甲。而家鄉(xiāng)水的至柔,水的順流、繞道和另辟蹊徑,也肯定給林語堂另外的人生啟迪,讓他不是一棵樹上吊死,讓他在遇到飛越不了的問題的時候,他可以有另外的選擇,他內(nèi)心的愁苦有了另外一個出口,他的人生有了另外一條道路。
誰沒有愁苦和寂寞的時候,盛名如林語堂者,他的人生道路上,困難、問題、愁苦,自然也少不了,他依然會郁悶,會有自己飛越不了的石頭,有人生道路上的障礙。也許,這時候,家鄉(xiāng)的水流起來了,于是他一笑置之,有了另外一種選擇。選擇之后,林語堂從內(nèi)心輕松,行動自如,如花山溪的水,繞過石頭之后,依然歡快向前。
從林語堂身上,可以意識到,人生,許多時候需要拐彎,需要順勢,需要繞道,需要另辟蹊徑,這是人生的大智慧,可以讓我們的人生平和,快樂。撤退者林語堂,就沒有什么狼狽或者倉皇之感,而是一個智者,瀟灑飄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