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訓詁研究》以朱熹的《詩集傳 》《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和《周易本義》為 主要研究材料,綜合運用訓詁學、音韻學、文字學、 詞匯學、語法學、修辭學、校勘學等學科的理論,深 入探討了朱熹的訓詁原則和訓詁方法,總結了朱熹的 訓詁成就與不足。文章既在共時的平面上研究朱熹訓 詁的內容及方法,又把朱熹放在訓詁學史的背景中考 察其訓詁得失。對于朱熹的訓詁材料,既從宏觀上總 結其訓詁原則,又從微觀上進行個案的調查與分析。
在理論總結方面,既注重朱熹自身對訓詁的理解與認 識,又結合朱熹的訓詁實踐來與這些觀點相互印證, 全面闡發(fā)了朱熹的訓詁思想。
賈璐,女,漢族,1983年8月出生,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人。2005年畢業(yè)于內蒙古農業(yè)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獲管理學學士學位,專業(yè)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2008年畢業(yè)于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專業(yè)為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2011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專業(yè)為漢語言文字學,F(xiàn)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后,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目前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主持省級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一項,發(fā)表學術論文近二十篇。
緒論
第一節(jié) 朱熹的生平及著作簡介
一 朱熹的生平簡介
二 朱熹的著作簡介
第二節(jié) 本選題的研究現(xiàn)狀
一 關于朱熹某部著作的訓詁的研究
二 針對朱熹訓詁中某一具體內容的研究
三 朱熹的訓詁著作與其他著作的比較研究
第三節(jié) 本選題的意義與研究方法
一 選題意義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朱熹訓詁的原則
第一節(jié) 重視舊注,博采群說的原則
一 重視舊注
二 博采群說
第二節(jié) 實事求是,闕疑處不強作解的原則
一 關于語音
二 關于詞義
三 關于句意
四 關于篇章與經(jīng)傳大意
五 關于名物禮制
第三節(jié) 不墨守成說,自創(chuàng)新解的原則
一 關于朱熹訓詁著作的指導思想
二 朱熹對注釋語言的簡化
三 朱熹對《詩序》的態(tài)度
第四節(jié) 結合文化,以文化通訓詁的原則
一 敘事考史
二 解釋天文地理
三 解釋各種制度
第二章 朱熹對古籍語音的研究
第一節(jié) 朱熹注音的方法
一 直音法
二 比況法
三 反切法
四 別四聲法與標如字法
五 葉音法
第二節(jié) 關于朱熹的葉音說
一 關于葉音說的評價
二 葉音說在音韻學領域的應用價值
第三節(jié) 朱熹在語音訓釋中所體現(xiàn)出的訓詁思想
一 對音轉現(xiàn)象的認識
二 對古音、古韻的朦朧認識
三 以方言證古的思想
第三章 朱熹對古籍詞匯的研究
第一節(jié) 朱熹解釋不同詞類的方式
一 解釋名詞
二 解釋動詞
三 解釋形容詞
第二節(jié) 朱熹解釋詞語的方法
一 形訓
二 聲訓
三 義訓
第三節(jié) 朱熹在詞語訓釋方面的創(chuàng)獲與不足
一 朱熹在詞語訓釋方面的創(chuàng)獲
二 朱熹在詞語訓釋方面的不足
第四節(jié) 朱熹在詞語訓釋中所體現(xiàn)出的訓詁思想
一 區(qū)分詞義的兩種狀態(tài)
二 揭示詞語的受義之由
三 對多義詞、同音詞和同形詞現(xiàn)象的區(qū)分
第四章 朱熹對古籍語法的研究
第一節(jié) 朱熹對語法現(xiàn)象的解釋
一 關于詞類活用
二 關于四聲別義
三 關于語法結構
四 關于被動句
第二節(jié) 朱熹對句讀的分析
一 征引文獻分析句讀
二 根據(jù)上下文意分析句讀
三 根據(jù)語法關系分析句讀
第三節(jié) 朱熹對虛詞的研究
一 對前人研究成果的繼承
二 對虛詞的分類訓釋
三 對前人誤釋為實詞的虛詞的糾正
四 對某些虛詞的考證
第五章 朱熹對古籍修辭的研究
第一節(jié) 朱熹對修辭表達方式的說明
一 互文
二 省文
三 重言
四 謙辭
五 關于協(xié)韻
第二節(jié) 朱熹對《詩經(jīng)》賦、比、興的研究
一 朱熹對賦、比、興的定義
二 《詩集傳》標注賦、比、興的具體情況
三 對《詩經(jīng)》賦、比、興兼用現(xiàn)象的分析
第三節(jié) 朱熹對《楚辭》賦、比、興的研究
一 對《楚辭》賦、比、興獨用現(xiàn)象的分析
二 對《楚辭》賦、比、興兼用現(xiàn)象的分析
第六章 朱熹對古籍的?
第一節(jié) 朱熹校勘古籍的內容
一 校脫文
二 校衍文
三 校倒文
四 校訛文
五 校異文
第二節(jié) 朱熹?惫偶姆椒
一 對校法
二 本校法
三 他校法
四 理校法
五 幾種校勘方法的綜合運用
結 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