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你是否對學生過度管教?過于關注學生的問題解決?這往往會放大學生的問題,使得本來可能通過引導和陪伴來解決的問題,變成了難以解決的人際沖突和矛盾。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的教學和管理無不通過人際關系來起作用,因此,作為一個教師*為重要的職業(yè)素質就是與人交往的能力。教師的教學與管理的效果的好壞取決于人際關系的好壞。
作為教師,**的武器也許就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就是自己的關系模式。教師的關系能力往往決定了教學的質量,教育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溝通的問題。教育中如果缺乏溝通,學生的“心事”教師永遠也猜不明白,而教師的“柔情’學生永遠不懂。正確的溝通,讓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也讓學生真正理解教師。通過良好的溝通,才能徹底拆除妨礙情感交流的墻,形成良好的教育網(wǎng)絡,促進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都倚;酉盗校簬熒鷾贤ā穪碜杂谧髡邉⑾杵綀F隊多年來教師培訓的實踐,大量運用案例與分析結合的方式,讓教師學會師生溝通的操作過程,并遷移到教學實踐中。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yè),對于從教者本人具有極高的要求。好教師不是簡單學來的,而是一個人的人格和修養(yǎng)長期積累的結果。
作為國家教師培訓項目的專家組成員,我經(jīng)常從事一些教師心理健康培訓的工作。我發(fā)現(xiàn),教師是最容易出現(xiàn)職業(yè)倦怠的群體。由于教師的職業(yè)單調并缺少回報,工作超負荷和扮演角色過多,教師非常容易陷入無熱情、對待受助者冷漠等消極情感狀態(tài),F(xiàn)在,社會要求教育改革的呼聲很高,要求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教師的心理健康和情緒狀態(tài)卻少有人問津。
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從根本上來說,與教師的職業(yè)內容——與人打交道——有關。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凡是與人打交道的職業(yè)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yè)倦怠,職業(yè)倦怠現(xiàn)象嚴重的職業(yè)包括警察、律師、醫(yī)生、導游等。
為什么與人打交道的職業(yè)易出現(xiàn)職業(yè)倦?這是因為這些與人打交道的職業(yè)不僅是為人服務,而且要把控制人和管理人作為職業(yè)要求。也就是說,這些職業(yè)多少都要求從業(yè)者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受助對象,用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為去影響他人。醫(yī)生也許主要靠技術和醫(yī)術來幫助病人,但即使是這樣,從總體上也要把自己治好病人的愿望體現(xiàn)出來,為病人的康復而操心。而作為受助者的人是有其獨立的想法和意志的,不那么容易聽從指揮,更不會總是按照助人者的意圖來行事。醫(yī)生有再強烈的治病動機,病人疾病的發(fā)展也有自身的規(guī)律,不會總是按照醫(yī)生的意愿好轉。同樣,教師有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改變學生的動機,學生有可能還是不愛學習,不求上進,成績沒有任何起色。我們能改變物理現(xiàn)象,如改變一粒沙子的形狀和一杯水的顏色,可有時就是不能改變他人。德國醫(yī)生德魯特的墓志銘說得非常好,“有時能治愈,經(jīng)常能緩解,永遠在安慰”。作為一個醫(yī)生,他清楚地定義了自己的角色和作用的有限性。面對疾病,醫(yī)生或許經(jīng)常是無能為力的,往往不能藥到病除,但永遠能做的是對病人的心理看護和心靈安撫。
然而,教師卻很少有類似的感悟。社會上流行著的永遠是給教師壓力的環(huán)境決定論,體現(xiàn)為這樣一個流傳許久但從未加以證實的格言,即“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這樣不健康的文化和觀念迫使教師付出格外的努力卻得不到有效的結果。如果醫(yī)生過度使用抗生素或者過度治療,往往可能會將病人置于死地。同樣,教師的過度管教和過于關注學生的問題解決,往往會放大學生的問題,使得本來可能通過引導和陪伴來解決的問題,變成了難以解決的人際沖突和矛盾。對于教師來說,解決問題本身往往成為問題。
教師的教學和管理無不通過人際關系來起作用,這一點甚至比醫(yī)生而有過之,因為醫(yī)生的技術和經(jīng)驗還占據(jù)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師最為重要的職業(yè)素質就是與人交往的能力,教師的教學與管理效果的好壞取決于人際關系的好壞。人是情感動物,理智往往服從情感。我們都知道,如果兩人感情非常好,就非常容易溝通和相互影響。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感情時,就會愛聽對方的話,就會出于情感而聽從對方的勸解和意見。如果兩人關系不好,對方的話再正確也只會讓聽者產(chǎn)生抵抗和反感。有研究指出,如果是出于對方的權威而表面服從對方,那么在對方不在場時,一個人就會故意做對方不希望他做的事情,即口服心不服。心不僅不服從,反而對著干。
教師不像醫(yī)生有手術刀和伽馬刀,有處方權。教師唯一·的武器就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就是自己的人際關系模式。教師的關系能力是唯一可用的教育資源,決定著教學的質量,而教師的關系模式則是自己原生家庭的親子關系長期作用的結果。關系模式也構成了教師的性格或人格特征。所以,教師的優(yōu)秀源于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和良好的親子關系。這也應驗了“好教師你不易學會”這句話。
不易學來并不意味著不可能學來,心理學、溝通學和教育學提供了改善師生溝通和師生關系的有關技巧和方法。也許不是專門針對師生關系的,但是有關親子關系、人際關系和溝通的知識與技巧,都可應用于教師的職業(yè)。為此,我們編寫了這樣一部專門針對教師的關系技巧和溝通能力的作品,也可以作為專門的培訓教材。
第一章 教育效能=70%的人際關系+30%說教
第一節(jié) 師生關系決定教師的效能
第二節(jié) 良好的師生關系的特點
第三節(jié) 溝通的人格基礎:自我肯定與尊重他人
第四節(jié) 師生關系的新模式
第二章 教師在師生溝通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
第一節(jié) 學生發(fā)出的常見信息類型
第二節(jié) 無效的師生溝通模式
第三節(jié) 師生溝通中教師的不良心態(tài)與情緒
第四節(jié) 師生溝通中教師的不良習慣
第三章 師生有效溝通的基礎:共惰與尊重
第一節(jié) 共情
第二節(jié) 尊重
第三節(jié) 熱情
第四節(jié) 教師的促進性回應
第五節(jié) 積極傾聽
第六節(jié) 我向信息
第四章 教師如何批評學生
第一節(jié) 九種破壞性的批評方式
第二節(jié) 促進合作的批評方式
第三節(jié) 接納基礎上的獎勵與懲罰
第四節(jié) 寬容
第五章 教師如何表揚學生
第一節(jié) 表揚的神奇魔力
第二節(jié) 幾種不恰當?shù)谋頁P方法
第三節(jié) 具有激勵作用的表揚
第六章 如何有效化解師生沖突
第一節(jié) 什么是師生沖突
第二節(jié) 師生沖突的原因
第三節(jié) 教師的權威與單贏
第四節(jié) 沒有輸家的方法:雙贏策略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小學教師人際關系與溝通訓練的心得體會
共情的力量
聽與說
表達“愛”實屬不易
溝通中的共情
想哭就哭吧
溝通,實現(xiàn)師生和諧雙贏的秘訣
幸福的由來
建設班級“愛”的文化,做幸福班主任
好關系就是好教育
用愛架起溝通的橋梁
增強心靈的力量
附錄二 中學教師人際關系與溝通訓練的心得體會
溝通從心開始
有效溝通讓批評變得如此簡單
共情是溝通的起點
說話的藝術
“有效溝通”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師如何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
上帝給了我們兩只耳朵和一張嘴
情感在先,溝通在后
真心接納,耐心傾聽
他哭了!
《家校互動系列:師生溝通》:
師生沖突是學校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常見現(xiàn)象,紛繁復雜,形式各異。師生在年齡、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很可能發(fā)生沖突。為了將復雜多樣的師生沖突呈現(xiàn)出來,并有利于我們不斷地深入研究、探討,我們將選取教師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典型案例,并結合教師與學生的沖突、分歧,以期對學校師生沖突做一個框架式的描述,來揭示師生沖突影響因素的多元化、復雜化。
沖突的性質、形式以及解決方式隨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目前,隨著社會變革及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師生沖突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學生難教,教師難做,師生之間缺乏親密合作的和諧關系,沖突不斷,教學活動得不到有效開展。這也是當前我們學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問題。師生沖突處理不好,會直接影響師生關系的和諧,不良的師生關系會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
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師生關系是維持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關系。教師與學生在業(yè)務關系、倫理關系、情感關系中會發(fā)生一定的矛盾,如果師生雙方?jīng)]有采取協(xié)商、對話等方法去化解矛盾,而是采取了比較不當?shù)难孕,將會使小矛盾演變成沖突。
在教育教學中,師生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師生發(fā)生沖突也是在所難免的。教師只有在處理好矛盾沖突的時候,才能建立起好的師生關系。新型師生關系構建的理念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互相接納,最終形成真摯的師生情感關系。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的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fā)展。它應該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fā)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只有建立起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才會迸發(fā)出強勁的教育能量,促進教育效果的不斷提高。
第一節(jié)什么是師生沖突
一、師生沖突的概念界定
師生沖突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由于價值觀差異、目標差異、情感差異、權力差異,而產(chǎn)生的潛在或者公開的排斥、妨礙、對抗對方并實現(xiàn)自己目的的互動過程。師生沖突包括多層意思。
第一,師生沖突是一種社會過程,是社會互動方式的一種,是社會教育情景中的表現(xiàn)內容之一。
第二,師生沖突的主體是教師與學生,既可能發(fā)生在教師個體與學生個體之間,也可能發(fā)生在教師群體與學生群體之間,還有可能發(fā)生在教師個體與學生群體或學生個體與教師群體之間。
第三,多數(shù)情況下,師生沖突的發(fā)生由教師和學生在價值觀、地位、目標或利益等方面的差異引起。例如,師生價值觀的不同是師生沖突的一個最深層原因。某班男學生留長發(fā),戴耳釘,校服穿著不規(guī)范。班主任老師對此加以教導,并責令其剪發(fā),規(guī)范儀表,把耳釘摘掉,校服要穿得整潔規(guī)范。但這名男生卻覺得自己的打扮很時尚,能夠彰顯個性,拒不改正,仍然我行我素。這令班主任很生氣,造成師生關系緊張。
第四,教育教學活動使師生有大量的機會進行面對面接觸,因此直接的、公開的沖突很容易發(fā)生。
第五,師生沖突的程度多種多樣,既有頂撞、爭吵等較弱的沖突,也有使用暴力、傷害對方等比較強烈的沖突。
一般而言,在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會因學識、閱歷等不同,從而有著不同的目標、利益和價值觀。這些不同的目標、利益和價值觀,在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就會產(chǎn)生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群體、教師群體與學生群體之間的抵制與對抗,使這些個人或群體相互阻礙對方目標的實現(xiàn),這就是沖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