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種植的牙槽嵴骨增量程序:分階段方案》為臨床醫(yī)生提供了關于牙槽嵴骨增量方面新的、基于臨床證據(jù)的技術及相關材料方面的信息。
新的證據(jù)部分事基于2008年斯圖加特、2013年伯爾尼的國際口腔種植學會(ITI)共識研討會上形成的共識性論述,部分是基于當前文獻的綜述。12個病例報告展示了針對不同程度牙槽嵴萎縮、需要進行牙槽嵴重建的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及確定治療原則。
1 導言
2 關于牙槽嵴骨增量的共識性論述及文獻評述
2.1 2008 年國際口腔種植學會(ITI)共識研討會確立的共識性論述和治療指南
2.1.1 共識性論述
2.1.2 臨床治療指南
2.1.3 治療效果
2.2 文獻評述
3 術前評估和治療計劃
3.1 解剖形態(tài)
3.1.1 種植體植入所需的骨量和骨質
3.1.2 上頜和下頜無牙頜的骨吸收類型
3.1.3 鄰牙牙槽骨的情況
3.1.4 鄰牙的牙周狀態(tài)評估
3.1.5 解剖學限制及風險
3.2 系統(tǒng)病史
3.2.1 影響手術和修復治療成功的風險因素
3.2.2 高并發(fā)癥風險的系統(tǒng)性疾病
3.3 臨床檢查和輔助設計
3.3.1 研究模型和診斷蠟型
3.3.2 放射線檢查和治療計劃
3.4 分階段骨增量的替代方案
牙缺失及骨缺損的類型
4 牙槽嵴骨增量的方法
4.1 引導骨再生原則
4.2 牙槽嵴骨增量的翻瓣設計和手術入路
4.3 塊狀自體骨移植的愈合
4.4 口內取骨
4.4.1 下頜支取骨
4.4.2 下頜前部(頦部)取骨
4.5 口外取骨
4.5.1 髂骨
4.5.2 顱骨
4.5.3 其他位點
4.6 骨質和骨量
4.7 生物材料:骨代用品和膜的選擇
4.8 混合骨移植
4.9 用鈦釘和鈦板固定塊狀自體骨
4.10 骨移植成熟前吸收的預防
4.11 同期和分階段骨增量
4.12 美學區(qū)牙槽嵴骨增量的外科設計
4.13 骨增量方案
4.13.1 裂開式骨缺損和開窗式骨缺損
4.13.2 外置法骨移植或水平向牙槽嵴骨增量(分階段方案)
4.13.3 水平向牙槽嵴骨增量的骨劈開
4.13.4 垂直向牙槽嵴骨增量
4.13.5 垂直向骨增量的“貝殼”技術
4.13.6 垂直向骨增量的夾層骨移植
4.13.7 垂直向和水平向骨增量的旋轉夾層骨移植
4.13.8 上頜垂直向骨增量的夾層骨移植(Le Fort Ⅰ型截骨)
4.14 骨增量技術選擇指南
4.15 創(chuàng)口感染的預防和抗生素治療
4.16 用藥和術后護理
4.17 臨時修復體
5 骨增量位點的種植手術和治療效果
5.1 骨增量位點的種植體植入
5.1.1 塊狀自體骨的愈合時間和引導骨再生重建
5.1.2 二次手術和取出植骨固位材料
5.2 種植治療預后
5.2.1 種植體存留率
5.2.2 各種材料和技術進行骨增量的效果
5.2.3 各種材料和技術進行骨增量的并發(fā)癥
6 臨床病例報告
6.1 塊狀自體骨移植和引導骨再生進行上頜前部水平向骨增量
6.2 顆粒狀同種異體骨進行分階段引導骨再生,單顆牙缺失修復
6.3 顆粒狀自體骨和加強型膨體聚四氟乙烯膜聯(lián)合應用進行
引導骨再生聯(lián)合垂直向骨增量,美學區(qū)單顆牙缺失
6.4 塊狀自體骨聯(lián)合引導骨再生進行下頜后部水平向骨增量
6.5 上頜前部髂骨塊狀骨移植及雙側上頜竇底提升,上頜牙列缺失
6.6 車禍患者的牙槽嵴保存、種植體植入和固定修復
6.7 “貝殼”技術行上頜骨水平向和垂直向骨增量修復侵襲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列缺損
6.8 髂骨移植行水平向骨增量治療非綜合征型先天性多顆牙缺失
6.9 超聲骨刀切取塊狀自體骨行雙側水平向牙槽嵴骨增量并行種植固定修復
6.10 髂骨和顱骨塊狀自體骨移植行嚴重萎縮上頜無牙頜外置法骨移植
6.11 髂嵴塊狀自體骨充填上頜前部的垂直向和水平向間隙
6.12 Le Fort I 型夾層骨移植和下頜三明治截骨行重度牙周炎患者頜面部重建
……
7 并發(fā)癥處理
8 結論
9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