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2021年中國駢文學會主辦、西南交通大學文學院承辦的“駢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七屆中國駢文學會年會”論文集。編者將與會專家學者提交的八十多篇學術論文按照全文收錄、論點摘要及論文存目分三部分加以收錄,并附錄會議綜述,盡量使論文集能夠全面展現(xiàn)本次會議論文的學術價值與本次會議的學術史意義。論文作者涵蓋了海內外老中青三代駢
本書探討和呈現(xiàn)了百年來不同時期漢語新詩言說或命名崇高性的基本狀況,描繪出一個世紀以來詩人不斷尋找詩意發(fā)明依存的基礎、迎向詩意“空白”的卓絕努力。書選擇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象征結構,以點帶面地探討它們的生成演變歷程,盡力勾勒出各代表性的象征結構之間的遞變關系,書中有詩學問題的梳理和辨析,也有文本的闡發(fā)和細讀,揭示了百年漢語
本書采用會話分析的方法,對傳統(tǒng)相聲中可能出現(xiàn)的故意曲解進行了研究,并清楚地解釋說話者和應答者是如何參與故意曲解的全過程,為中國傳統(tǒng)相聲故意曲解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此外,本文是研究中國傳統(tǒng)相聲的新嘗試,尤其在研究中強調了故意曲解的序列位置。本書還有助于我們了解中國人在傳統(tǒng)的中國相聲中是如何故意曲解對方的,對人們在現(xiàn)
本書將書局目前有版權的葉嘉瑩的圖書整體進行包裝規(guī)劃,做成32開精裝,附葉嘉瑩先生講課音頻,以饗讀者。系列包含10種:《葉嘉瑩說初盛唐詩》《葉嘉瑩說中晚唐詩》《葉嘉瑩說杜甫詩》《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葉嘉瑩說阮籍詠懷詩》《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及擬古詩》《葉嘉瑩說詩講稿》《迦陵詩詞稿》《迦陵講賦》《唐詩應該怎樣讀》。
她是學生眼中要眇宜修的湘水女神,也是無數(shù)人通向古典詩詞海洋的擺渡人,她使古老的詩詞獲得再生。她是才情縱橫四海的大家,在顛沛流離中寫下懾人心魂的詩篇。她是深具弱德之美的大家閨秀,堅忍支撐一個家庭。葉嘉瑩先生用詩詞來講述自己坎坷的人生:北平的生離死別、臺灣的白色恐怖、海外的喪女之痛……在多舛的命運中,以詩詞創(chuàng)作、研究蜚聲國
在江蘇省明清小說研究戰(zhàn)略部署中,《鏡花緣》研究被列為連云港市的重點項目。2004年,連云港市《鏡花緣》研究會的研究基地正式落戶于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通過對《鏡花緣》的研究,不僅深入解讀這部文學作品的內涵和價值,還通過開展學術活動和建立研究機構,弘揚傳統(tǒng)文化,保護文化遺產,并通過文化搭臺,大力打造連云港的地方文化名片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紅樓夢》橫空出世之初,作者曹雪芹就深為世人能不能領略該書寄寓的深情厚意而有所擔心,有所懷疑,更有所期待。有道是:曲高和寡,知音難覓。近三百年后的當下,《紅樓夢品鑒》一書含英咀華,融會貫通,立足文本,緊扣現(xiàn)實,聯(lián)系社會,觀照歷史,力求對《紅樓夢》深刻復雜的內涵作出全方
《驛路唐詩邊域書寫研究》是國家社科項目結項成果,該書在界定邊域內涵及書寫范圍的基礎上,探討了驛路唐詩走向安西、安北、安東和安南的邊域書寫內容;考察了驛路唐詩邊域書寫中寫實與想象同在、歷史與現(xiàn)實交融、內地與邊域對比、對風物風情的陌生化書寫等書寫方式;認為驛路唐詩邊域書寫擁有風物描寫的磅礴雄渾之美、文人的書劍精神給詩歌帶來
《詩經》的樂歌屬性已成學界的普遍共識,而傳統(tǒng)的研究多停留在《詩》是否全入樂、風雅頌的音樂屬性、《詩》文本中的音樂性等宏觀問題上。有鑒于此,本書致力于《詩經》儀式屬性、歌唱主體、歌唱方式等歌唱形態(tài)的具體研究,同時,從“歌唱”的角度考察《詩經》頌、雅、風在主題內容、詩樂體式、表現(xiàn)手法上的變遷及其內外動因,進而探討周代歌詩創(chuàng)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因黨爭而屢遭貶謫,一生在政治上不得志,然而蘇軾為人曠達豪邁,在文學、藝術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蘇軾詞突破了晚唐五代婉約綺麗的詞風和詩尊詞卑的傳統(tǒng)觀念,意境開闊,題材多樣,在詞的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書匯集蘇軾生平詞作,分正編、附編編次。正編收錄292首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