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系2016年人民出版社版《汪注老子》的繪圖本。《老子》作為我國道家和道教的經(jīng)典,備受世人關注,對其作注、詮釋者不計其數(sh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這些“仁者”“智者”雖有所見,亦有所偏。該書作者為“得真經(jīng),求真義”,遵循“近古較真”的原則,以考古本郭店簡和帛書《老子》為依據(jù),采用考釋字義的比較文字法對《老子》作出全新
《墨子》一書,《漢書·藝文志》著錄七十一篇。至明正統(tǒng)十年(1445)所刊道藏本,已佚十八篇,僅收五十三篇。原本墨家與儒家于戰(zhàn)國時期同稱“顯學”,秦漢以降,儒學立為教化正宗,而墨學漸次式微,歷時幾兩千年。迄明中葉,習墨之風重啟,至清末民初更盛。為方便研習起見,學者每依墨書內容,分為若干部分,如胡適首倡“五分說”,即《親士
陳景元(1024—1094),北宋建昌南城人,道教學者,宋神宗曾賜號“真靖大師”!独献託v代注疏道德真經(jīng)藏室纂微篇》大致成於北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刊於南宋理宗實枯六年(1258年)!端问罚囄闹尽份d有“陳景元《道德注》二卷”,明代《正統(tǒng)道藏》析其為十卷,收入洞神部玉訣類。歷代注《老子》者稱引此書眾多,足見此
《孔子的故事》是一部通俗讀物,李長之并沒有因此減弱他斟酌史料的嚴肅性,相反,他對史料的取舍揀擇都有根有據(jù),一絲不茍,本書幾乎每一頁都有相關的腳注!犊鬃拥墓适隆凡贿^七萬余字,而腳注多達239條,引書幾十種之多,可稱言必有據(jù),其中凝鑄著作者的史的眼光和不茍的精神。
《子藏·名家部(尹文子卷)(套裝共3冊)》包括《子藏·名家部·尹文子卷1》《子藏·名家部·尹文子卷2》《子藏·名家部·尹文子卷3》共三冊。《子藏·名家部(尹文子卷)(套裝共3冊)》共收書五十八種,整合為精裝十六開本三冊予以出版。本卷收録先秦至民國時期(原則上截止于一九四九年)目前所知有關《尹文子》白文本、節(jié)選本、稿抄本
本書為傳統(tǒng)文化類讀本,作者對《大學》原文進行了詳細解讀,對其蘊含的主要思想進行了闡述,從處世經(jīng)驗和人生勵志的角度出發(fā),并以古今中外的事例加以佐證,內容豐富,有助于讀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深入地思考和有效地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荀子/中華國學經(jīng)典全民閱讀書庫
大學中庸/中華國學經(jīng)典全民閱讀書庫
管子/中華國學經(jīng)典全民閱讀書庫
《墨辯今解》為陳高傭先生遺著,前有陳先生撰《序》和《墨辯作者和成書的年代問題》,后附《墨辯著述考》。本書內容涵蓋《墨子》中的《經(jīng)上、下》、《經(jīng)說上、下》、《大取》、《小取》,合稱為《墨辯》。作者采集諸家之論,參對已有各版本,對原文進行了校勘。在此基礎上,對原文作了逐句逐節(jié)的詳細的解說。這本《今解》,為愛好傳統(tǒng)文化的一般